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03-18 00:14:11宝鸡文理学院
成才 2022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德育教材

■ 宝鸡文理学院 毛 妍

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体现

1.1 公式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课本中数学公式所占比例较大,尤其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所学的数学公式更是相对重要且数量较多的,比如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图形计算公式、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等。这些公式中都不乏德育思想的渗透。就加法、乘法的结合律而言,就蕴含着探索、归纳、逻辑、总结等德育思想。这些结合律都是之前未曾出现的,是数学家在基本的加减乘除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才得以形成的一系列推理公式。

1.2 数学家的德育思想渗透

探索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提到一位数学家——祖冲之。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所做的贡献非常大,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他对数学的研究非常早,在当时极为艰难的社会环境与固化的人类思想下,祖冲之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汗水,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研究圆周率最成功的数学家。从祖冲之的奋斗史不难看出,他成功的背后充满着自身顽强的意志力与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他又富有强烈的信念感和执着追求,因此在自身不断努力奋斗下才能在数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3 计算中的德育渗透

计算中的德育思想更是体现在课本知识的方方面面。以小学四年级数学课本中每节知识的练习题中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数学一直体现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德育思想,在进行数字的排列组合练习中,也深刻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德育思想。在练习题中进行图形的面积、体积比较时,也体现出与同学的相处要尊重对方的差异,接纳对方的缺点的德育思想。此外,仍存在很多类似的练习题有着的与思想的渗透。

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德育思想渗透的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所决定,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目的上一切都以围绕学习成绩的提高进行的教学安排。因此绝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四年级数学教学时将德育教育作为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式进行教学渗透。四年级作为小学数学阶段的关键转折点,四年级教师对于数学教学的德育思想严重认识不足,他们仅仅将数学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并将德育思想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影响了德育思想在数学知识中的作用发挥。

2.2 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德育思想渗透的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四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思想渗透的时,采用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为我国的教育体系的原因,我国教育体系中学生考试成绩几乎为全部考核标准,因此导致教师对与考试内容过多关注。其次,我国四年级数学教师融入方式过于单一,多为讲授法,语言文字的讲授方式过于单一,像情境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由于花费时间较长,而课堂时间有相对较少,为此大部分教师不会采纳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现状的影响因素

3.1 教材层面

3.1.1 四年级教材难度提升对教学的影响

四年级属于小学数学知识难度的转折点,在四年级及以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将会大大提升,因此导致学生学习发生一定困难。此外,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自己内心已经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自我考虑,竞争与合作意识已初具模型,且教材难度的提升使得学生的学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同时,由于教材难度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处理与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量的时间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做练习,留给学生拓展和德育渗透的时间少之又少。

3.1.2 教学内容比重设置相对不均匀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知识框架中,可以分为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统计和概率以及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在进行四个部分与思想渗透调查中发现其中所占德育思想的比重存在较大的差异。由高到低分别是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后两种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图形与几何中,德育思想渗透效果最好,不仅有显性的图形方面的表现,也存在隐性的渗透,让老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往往可以充分发挥德育思想的效果与作用,进而感化学生。

3.2 教师层面

3.2.1 教师难以树立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理念

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设置,导致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过分重视考试的成绩。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教师难以将很多精力分出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教学,因此大部分教师未形成正确的德育渗透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内在要求,没有正确合理的理念支持,教师的教学行为自然也难以存在德育知识的渗透。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思想渗透目标,表明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明确数学成绩的重要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道德品质。为此教师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理念,以此实现新课标的全新目标。

3.2.2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方法单一

在我国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绝大部分数学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德育思想的教学,使教学内容无趣又枯燥,渗透效果微乎其微。另外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明显发现仅在课本知识内容体系设置中蕴含德育思想,但是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德育思想的讲授素材非常之少,或者德育思想渗透方法刻板单一,使得学生对部分的学习毫无兴趣。而且在课本体系中对德育思想的设置上,也仅仅是规定了一个大的范围框架,并无主要教学方向,这也是导致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原因之一。

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渗透问题的改进方式

4.1 教材层面

4.1.1 难度设置均等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从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小学四年级数学教育各部分德育思想渗透难度不一。为此要明确各部分的内容设置,是德育思想能够均等的分配到每一部分的教学体系当中。因此在教材设置时要明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深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内容的填充与设置。在教材编制时不仅要涵盖基本的数学内容,更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开始通过有趣的内容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同时引入一些奇闻趣事、名人名言、名人奋斗过程等,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4.1.2 德育内容渗透方式多样化,深挖德育素材

教材是德育思想渗透的基本要求。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德育思想渗透的重要性,为此需要在教材中明确德育思想的渗透素材,仅仅依靠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思想的实践与体验。在教材设置中,要注意每一章节习题设置,利用数学广角等发散性的数学问题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要加强对于新教材的研究能力,明确新教材内涵的德育思想与素材,这样才能在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中将德育思想传授的清楚明白,最大限度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4.2 教师层面

4.2.1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德育渗透意识

作为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教师缺乏德育渗透理念,致使课堂缺少该部分知识的讲解,学生较少接受德育思想的渗透。为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德育渗透意识,将教学目标放的长远些。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要明确教书为了育人的思想,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兴趣与爱好。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提升德育素养,多关注社会上德育的社会新闻,阅读数学文学等方面的书籍,以此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念,树立长远的德育渗透目标。

4.2.2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扩大渗透范围

教师要明确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致力于做教育的推动者而非发起者。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在学校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教师要利用一切素材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合理又生动地情境,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5 结语

本文就小学四年级阶段数学教学德育思想的渗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通过文献调查和相关的实地考察明确了现阶段我国小学四年级教学与思想渗透存在的问题,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调查范围较小,因此在数据上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并且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研究的深度较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今后将继续深入观察四年级数学教学德育思想渗透问题,以此为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与思想渗透问题方面的研究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东西。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