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刘文琪
(安徽三联学院外语学院,合肥 230601)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日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175.38亿美元。①很多日本企业积极到中国开拓事业,对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创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同时中国企业到日本的投资最近也受到较大的关注。中日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深化,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由此,对日语专业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
安徽省内大中型中日合资企业或日资企业超过120余家,由此形成的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日资企业管理、对日贸易等方面工作对具有扎实语言基础、良好应用技能实践能力的日语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就业现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与办学理念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相差甚远。面对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笔者不得不考虑毕业生是否缺乏竞争力,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对中日交流市场需求进行了定量调查,探索应用型日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本次调查采用访谈和问卷两种方法,访谈形式为面谈、电话、网络平台,调查对象有华东地区江浙沪皖的部分高校日语专业和安徽部分企业单位。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的受访对象包括华东地区综合性大学16所,新建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24所;受访用人单位共58家,包括中日合资企业、日资企业、政府职能部门、旅行社、翻译公司。问卷调查发放105份,回收90份,有效问卷90份。通过访谈获悉这些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和用人单位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岗位数量、类型需求、人才职责需求以及应用型高校日语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等。
调查发现,不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本身存在缺陷。综合性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平均总课时②约2955.6,平均专业课③课时约2156.6,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平均总课时约2432.5,平均专业课课时约1684.5,分别占综合性大学的82.3%和78.1%。较前相比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平均总课时少523.1,占比21.5%,平均专业课课时少472.1,占比28.0%。统计数据反映了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总课时与专业课课时均大大少于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原因有: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来看,综合性大学日语专业开设的日本文学、文学评论等课程占据一定课时,而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总课时虽在教育部规定之内,但采取“就低不就高”策略,同时过于压缩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导致总课时和专业课课时与之差距过大;从实际课程设置执行情况来看,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味追求符合应用型定位,忽视语言教学课时的基本保障,导致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先天性不足。
数据分析还发现日语人才就业率未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调查的40所院校的平均人才初次就业率约为81.6%。其中综合性大学日语专业人才初次就业率超过九成,约为90.3%,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初次就业率不及六成,约为59.8%,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差距显著。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相关岗位职责定位不够准确;二是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误区,导致日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高质量语言应用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偏差。高校在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语言理论与实践脱节,高规格、高质量人才紧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语言知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问题存在巨大差距,一直以来是造成毕业生缺乏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专业集中实践模块或课内外实践课程的执行存在“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强调“产学”一体化,但实际上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习的机会仍然较少,提前训练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关的实践十分有限。
其次,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人才培养同质化。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日语专业对社会需求缺乏系统认识,导致对应用型定位不准,各自具有特色的培养方向不明确。部分高校日语语言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相互背离,研究型培养方向与应用型方向无明显区分度,部分应用型高校外语专业课课时无法保障基本知识传授,专业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同时,多数高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专业特色无明显区分,同化现象较为严重。
再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双师型”“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瓶颈,尤其是应用型学科方向的师资普遍滞后于实际需求。大部分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与行业企业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其自身对语言新趋势的了解与语言应用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须结合教学研究成果,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综合应用实践能力。
最后,在教学语料更新不及时。教材编写、教学案例等教学内容更新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教学内容的更新要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基础上,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技术、新应用发展的新趋势,通过适当地补充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加强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偏差,是导致毕业生“学难以致用”的要素之一。若要缩小差距,就要结合各高校自身情况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切实进行社会市场调研。尤其可通过实证调研,考察往届毕业生的市场需求调研、用人单位调研、在校生需求调研、同类高校课程设置调研等多种途径,尽最大可能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
从涉及领域分布情况看,日语专业需求呈现多元态势。根据日本《海外进出口企业总揽》的统计,长三角地区是日本投资中国的首选地区,其中安徽、江苏等对日的综合吸引投资环境方面较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急需日语专业人才。通过大量调研和走访驻皖日资企业,日语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语外贸业务相关的营业销售、跨境电商等日语商贸类人才,简称商务型人才;第二类是先期侧重日语翻译后期步入企业文秘管理相关的日语翻译管理类专业人才,简称翻译型人才;第三类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日语电子信息、日语软件开发工程和日语网络技术为主的日语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简称信息技术型人才。此三类人才要求重视实践教育的具体应用,呈现的共同特点是侧重“日语+方向”的实践应用,这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市场需求的新变化。
高校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各类活动和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变革。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知,目前安徽省日语人才就业分布所体现出来的人才培养类型主要分为商务日语型人才、日语管理型人才和日语信息技术型人才。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这三类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素质和能力要求不应停留于日语基础语言教学层面,更多的是需要结合当代经济社会特点。为此,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敏锐捕捉时代变化的信息,及时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如何变革课程体系极为关键。如何变革应以上述调查数据为启示,具体策略为:课程体系变革思路应以根据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大数据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夯实日语语言应用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掌握经济管理等外资企业必备能力,同时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唯有如此,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才能与时俱进,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才能得以实现。
根据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类型分布及其对培养人才的启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三类人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以“工学一体”相结合为手段,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境等各个环节,创新培养“日语+方向”的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图1)。
图1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商务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日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和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利用电子商务系统开展各类外事外贸商务活动,具有创新意识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商务型方向人才培养以外贸销售模式、商务管理理念实施商务活动为主,通过与特定的行业领域相结合,将跨文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各种商务活动中,其知识结构以日语语言文化、外贸业务、商务知识为主;能力结构方面要区别于财经类、经济类学院专业人才,首要任务是掌握信息经济环境下外贸、商务活动的各种应用模式,并能综合运用日语综合知识将外贸模式、商务管理的新理念相结合;素质结构方面在于能够结合日语语言和商务方向知识的应用创新。从就业角度分析,可从事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外贸业务、经济管理、商务应用与服务领域,能够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展各类业务,包括国际贸易、商务营销、网络信息搜索采集等,广泛对接于中小微日资企业的商务、外贸及跨境电商的日语商务型人才。
在日语商务型人才课程建设体系(图2)中,必修课程以日语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选修课程以外贸商务知识为延伸、以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为手段,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现有的电子商务系统开展商务活动,掌握商务运行和管理。因此,商务管理类课程要求专业化、深入化,意在培养学生商务系统运作、商务管理等认知的理念,同时结合日语语言性质,强化翻译信息与商务应用教学。在商务型人才应用教学中,可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数据基础、管理信息以及结合专业特色的商务日语导论等课程。通过以上课程的设计,要求商务型人才掌握运用日语语言并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商务贸易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开展专业领域中的商务活动,如能够利用网站为企业开拓网上业务、客户服务、日本市场国际贸易等网络营销业务;能够为虚拟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推动商务系统应用。
图2 商务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翻译型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备综合运用的语言基础、跨文化交际素养、较高的职业道德,[1]了解中日企业文化,掌握多种文体笔译、一定的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技能,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翻译运作情况,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胜任多个领域的一般难度的文本翻译、涉外翻译工作等的日语应用型人才。翻译型方向人才培养以翻译能力为主。[2]通过承接企业翻译、建立翻译社团等活动强化训练翻译实践能力。[3]其人才规格中知识结构方面以日语语言文化、不同文体知识为主;能力结构方面以中日双语转换能力、[4]翻译工具运用能力、翻译技术能力为主,包括“机器翻译+机辅工具+译后编辑”技术能力;素质结构方面侧重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从就业角度分析,毕业生可从事的行业呈现多元态势,包括汽车、电子、服装、旅游等中日文化交流、日企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
在翻译型人才课程建设体系(图3)中,必修课程以日语语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智力型课程模块为基础,选修课程以非智力课程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实践课程为支撑,以翻译工具、翻译技术为手段,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翻译工具及技术开展各种翻译活动。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翻译能力、译者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来设置课程体系,在翻译型人才应用教学中,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行业知识课程,拓展学生的翻译应用视野。[5]翻译能力需要通过视译课程、交替口译课程等多项实践课程来提高并予以实现。通过以上课程的设计,要求翻译型人才具备系列多层次、可变化的非语言能力,包括交际能力、专业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其中转换能力至关重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基于本土的企业翻译实务教学,翻译实践教学可参与暑期社会翻译实践,以社会需求检验与反拨翻译人才的培养。
图3 翻译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对于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而言,旨在培养具有包括翻译技术在内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才。[6]信息技术型人才侧重信息技术应用,其知识结构侧重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需要同时掌握语言综合运用和信息工程技术,能够结合日语语言与应用领域进行各种信息搜集及系统开发设计。[7]此外要求了解网上商务业务流程、规划管理以及市场与客户关系,能够针对现实需求对信息处理、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从就业角度来看,可从事的主要行业为日语与商务相关的系统管理、系统维护应用等。
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体系(图4)以信息技术管理为主,在开设日语语言基础课程基础上,通过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检索与管理等必修基础课程,以及应用型、实践型课程的选修课程,逐步培养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区别于翻译型人才培养,其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信息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结构、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动画、日语软件开发等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有助于毕业生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结合日语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其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日语信息管理、日语软件开发工程以及日语网络技术等语言翻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得以实现,毕业生文本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得以保证,从而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
图4 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上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结构上,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由培养单纯外语人才的旧有模式转向培养“外语+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重点探讨了日语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需要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始终结合现实需要、推动创新。
注释:
①引自2012年2月10日人民网。张帆,张丽玮.2021.中国贸易稳定增长[OL]。
②按照学分计算的个别学校以每学分16课时计算。
③均按照除去通识教育平台以外课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