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
在当前的我国教育改革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在丰富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供给: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满足学生娱乐性、健身性和多元文化的需求;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促进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学生体育文化自信,增进学生非遗保护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和运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学校体育课程合理定位,克服课程教学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建构校本特色体育课程,为学校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导向和实践探索。这既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本选题的意义即在于此。
校本特色课程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2004年教育部在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全面部署并加快推进教育课程改革,随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2010-2020)》中鼓励各校以国家课程相关方案为基础,结合自身定位和地方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建设符合培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1]它是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课程建设的结合,即“学校、资源、品牌、育人”四位一体,齐头并进,整合资源、激发学生个性、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1.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要遵循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要发展,理念是先导,办学理念是“办怎样的学校”、“办什么特色学校”的成熟且系统的理性思考,集中反映了学校教育丰富的哲学思想,它是学校发展之魂和治校之本。[2]
2.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要挖掘学校优势资源。学校资源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学校的发展历程、教师素养、学生素质、软硬件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等都属于学校资源。充分了解学校的各种资源,将优势资源有机融入校本特色课程中,既能充实校本特色课程的内容,又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3.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要注重打造品牌。品牌作为学校的一种符号结构,既是特色的象征,也是文化形态的综合体现。打造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放大课程的价值、延续课程意义、形成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3]
4.校本特色课程建设要坚持育人导向。我国教书育人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和课程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因此,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是校本特色课程的基础和核心。
1.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可知,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4]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标志着传统文化复兴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这是我国初次通过中央文件以专题形式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5]民族传统体育源于农耕文明,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和传承,从以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逐渐演化为当下以参与者身心健康为主的活动,其蕴含的悠久民族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不容忽视的。民族传统体育相比现代体育而言,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质方面更具优势。它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身体运动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基本纽带,无疑是传统文化和身体体验的最佳组合。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交互渗透,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课程体悟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既有利于贴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际语境去明晰具体技术背后的各种文化内涵,又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清晰认知。[6]在感受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以自身为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经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现已挖掘整理出1000多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城镇化的建设等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民族传统体育主体的四处迁徙和外出流通,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主体;同时国际化日渐突出,西方体育文化思潮强势汇入、“西学”舆论的指引以及我国经济手段的调节等因素,在中西体育对峙中,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逐步被压缩,部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勉强传承,而有些部分面临传承乏力甚至消失的危机。
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有着几乎一致的理念,部分项目还有助于学校体育课程实现“健康”“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等目标。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竞技精神,被赋予了鲜明的伦理学和民族学色彩,透露出与西方竞技运动项目不同的本质,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首先对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还能有效改善学校体育课程中单一化西方竞技运动的现状,同时更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快速丰富和健康发展,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聚焦于当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语境,坚持守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努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多元融合,促进其创造性转化的同时能适应新时代的创新性传承,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大有裨益,而学校体育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最佳渠道。
3.打造特色课程的必然选择。当前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多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多地注重学生外在的技能运用和身体素质的变化,容易忽视体育的育人、文化素养等功能;[7]同时由于开展模式、培养目标、内容设置等类似,导致各校体育课程趋同。纵观学校体育相关的研究,了解到作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必要途径,学校体育课程将会朝多元化、特色化等趋势发展;[8]从学校体育课程角度打造特色,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是最佳选择。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这些内容蕴含着56个民族的价值观、民族情感,浓缩着56个民族的尚礼崇德等朴实品质和尊重个体价值等人文精神,这些正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缺失的。
因此,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结合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打造特色课程,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下已有不少学校着手实践,逐渐挖掘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课程。吉首大学将高脚马、蹴球等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学生不仅热衷学习,还逐渐加深对生命的认识、促进同伴间的友好关系、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等。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在体育课程中设有花样跳绳、珍珠球、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倍受学生喜爱。[9]
1.以技立德:民族传统体育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特色发展的点睛之笔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各民族创造的为增强体质、身心娱乐而进行的竞技、娱乐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集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身体活动。[10]《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到,我国截至1990年搜集整理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76项,汉族民间体育项目有301项,其丰富的形式和庞大的数量堪称世界之最;正如周伟良教授所称赞的,对于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和发展人类所共有体育事业的价值,无论怎样评价民族传统体育都不为过。[11]根据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民族传统体育可分为竞技实战、传统表演、娱乐休闲、养生保健四类,[10]每一类都包含多种项目,且每种项目都有其自身缘起、文化成因和相对明确的规则,简单易学、便于传播的同时还各有特色。2019年9月于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旨在让更多群众饱览繁荣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感受中国经验和中国启示,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以重视自然之道、身心愉悦、人际和谐等为特征的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据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最深、规模最大、传承发展有巨大成就的一次展览。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拥有的无价之宝。
民族传统体育萌芽于生产劳动和原始战争、产生于原始教育、发展于秦汉三国,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与教育一直联系密切。[12]早期文字还未出现时,民族传统体育以舞蹈、游戏等娱乐性的身体活动来传授知识;随后从西周、战国时期至唐朝、宋代,武术、射艺等内容被列入教育的范畴;直至现代,诸如骑竹马、跳山羊、五禽戏等更多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它们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果敢的精神。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多元融合,通过技术的学习,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团结、谦让等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发展学校特色体育课程,建立专门的体育类校本特色课程。
2.以文树人:学校体育课程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最佳路径
21世纪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为四支柱,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而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有着极长开设年限并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课程之一,是通过教学促进体育文化传承、以体育文化促进体育项目发展的核心载体。因此,课程内容能否满足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特色人才是学校体育课程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以史为鉴知兴替,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直处于借鉴、学习、模仿西方现代体育的过程之中,[14]国际性特征突出,课程内容长期以体操、田径、球类等为主,武术占少许空间,鲜少有其他民族性体育项目的身影,以致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中民族性严重缺乏。面对此种态势,梳理整合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结合学校体育课程的相关要求优化民族传统体育,在尽可能保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校本特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丰富内涵和多样形式的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契机之下,加大向学校体育课程中输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力度,使其在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加强民族自尊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学校体育这一重要载体对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15]一方面能补充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能有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发展。
当前,众多学者从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项目特点、传承价值等方面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如孙永梅等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着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最佳渠道是学校教育,且通过学校教育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形成适应当下文化潮流的科学发展模式;且二者理念相契合,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从而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16]也有大量学者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融合的实践,直观检验二者融合的效果,如曹丹等通过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具体教学实践,了解到与其他常规体育项目比较,民族传统体育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各民族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个体需求。[17]由此可见,学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是切实可行的。
依据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理念,对民族传统体育和学校体育课程多元融合进行必要性分析和共生性定位后,提出“132”体育课程体系,为二者的多元融合提供可行性路径。其中“1”是指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即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体育课程中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体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是指打造三个资源丰富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类型,即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2”是指构建两种以人为本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形态,即认知性体育课程和情意性体育课程,技术与文化并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图1)。
图1 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多元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图
1.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校本化体育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组合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结构,同时有着开放性的知识、经验和能力;[18]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特点,对体育课程的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实现育人目的;主要包括体育课程目标要素、体育课程内容要素和体育课程过程要素,其中体育课程过程要素又分为实施和评价两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目标要素的设置要根据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要适应当地社会环境和习俗文化,结合体育学科“以体育人、体教融合”的教育使命。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内容要素的确定要与学校所在地、学校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相结合,选择有意义、能开展、可实施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体育课程过程要素中,实施可通过学校常规的体育教学活动、校外体育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评价可以将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达成结合。
2.打造三个资源丰富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类型。体育课程类型是以运行特征、组织教法、内容选择为标准,通过针对性设计对特定内容选择合适的组织,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根据各自的主要作用可将其分为竞技实战类、传统表演类、娱乐休闲类、养生保健类;其中竞技实战类包括摔跤、押加、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武术、抢花炮、毽球、蹴球、珍珠球、木球等,传统表演类包括舞龙、舞狮、跳鼓、跳竹竿、秧歌、陀螺等,娱乐休闲类包括秋千、风筝、跳绳、拔河、射弩等,养生保健类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根据这些内容的特点,可将其整合成基础性体育课程、拓展性体育课程和个性化体育课程。基础性体育课程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因此内容多是娱乐休闲类项目和基础的竞技实战类项目;前者简单易学、便于掌握,后者能激发学习者的征服欲,部分项目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拓展性体育课程以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发展意志品质为主,故内容是相对复杂的竞技实战类项目,在体悟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这些项目需要的耐心和毅力。个性化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主,所以内容是传统表演类项目和养生保健类项目,从而适应地域差异和学生需求差异。
3.构建两种以人为本的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形态。体育课程形态是基于一定条件下体育课程内容的各种表现形式,受社会文化背景、哲学认识论、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的影响。[19]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学习者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形态分为认知性体育课程和情意性体育课程。人的认知能力分为概念认知、感觉认知和运动认知,认知性体育课程便属于第三种认知,主要通过人体本体感觉形成的认知:这种体育课程形态强调学习者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感受上,体会身体各部位对技术的认知,如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武术套路时,明确技术动作的形态、路线和重心转移等。情意性体育课程则关注的是个体主观世界活动的体验在一系列情感意志冲突中的不断升华,即在进行运动性认知的过程中涉及的大量情感、情绪、态度、价值等变化。这种体育课程形态强调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情绪情感的反应,比如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武术套路,这时更多的是了解技术动作的形成和演变、所蕴含的攻防含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