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2022-03-18 05:15
广西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症候通络

耿 健

(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急重症之一,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壁上附着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糜烂或破裂出血,在血小板参与下形成血栓,顺血流而行堵塞血管,进而使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导致心肌缺血[1]。常规西医治疗主要为控制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中医药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医常规方案联合益气通络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8 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就诊的58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 11 例;年龄 50~93(72.66±11.91)岁;病程1~20[2(1,6.5)]年。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44~86(68.69±13.02)岁,病程 1~21[3(1,8.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中对于冠心病UA 的诊断标准:心绞痛频繁发作、程度严重和持续时间延长,心电图出现ST-T 段改变,入院24 h 内肌钙蛋白(cTnI 和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特异性升高。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3]中胸痹的诊断标准:①胸部憋闷疼痛,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可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②无其他器官严重并发症;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表示愿意接收治疗;④药敏试验合格。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疾病者;②严重的心脏功能、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慢性炎性反应疾病者;④血压控制不良者: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Hg;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⑥过敏体质者;⑦依从性差、不能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 次;β 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缓释片(商品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95 mg,每日1次;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次20 mg,每日1次。

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汤口服治疗,中药处方:黄芪30 g,党参15 g,丹参20 g,当归20 g,红花15 g,牡丹皮20 g,地龙10 g,水蛭3 g,五味子 10 g,酸枣仁 20 g,每日1 付,水煎 400 ml,分早晚服用。

两组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选取胸痹症候中主要症候量化评分,包括胸痛、胸闷、气短、心悸,采用4级评分,按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分别计为 0 分、2 分、4 分、6 分。②观察记录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和发作持续时间(分钟/次)。③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④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PCV)及纤维蛋白原(Fg)。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描述,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症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分,M(P25,P7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每周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M(P25,P7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脂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n 29对照组29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 4.57±1.13 2.79±0.84①②4.44±1.20 3.60±0.77①TG 2.62±1.02 1.18±0.63①②2.69±1.14 1.43±0.40①HDL-C 0.89±0.20 1.41±0.26①②0.96±0.23 1.13±0.27①LDL-C 2.67±0.84 1.28±0.27①②2.50±1.02 1.92±0.64①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PCV、F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V、Fg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PCV、F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观察组n 29对照组29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CV(%)40.24±5.14 33.40±4.57①②39.97±4.81 37.21±5.42①Fg(g/L)3.78±0.82 2.60±0.64①②3.84±0.80 2.94±0.56①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有言:“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难经》将其分为“五脏气相干”的“厥心痛”与“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的“真心痛”。而“胸痹”一名,最早由汉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提出,归纳其病机主要为“阳微阴弦”。隋朝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胸痹进行了区分,分为“真心痛”“久心痛”,并细分为“脾心痛”“胃心痛”“肾心痛”。

近代医家认为老年人气血虚弱,气虚运血无力,瘀血留滞于脉内,以致阻塞心脉,不通则痛。现代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证型有心血瘀阻证(16.85%)、心气亏虚证(14.27%)、气虚血瘀证(9.83%)和瘀阻心脉证(8.54%);排名前十的证型中,实证5个,虚证4 个,虚实夹杂证1 个,这与中医学普遍认为冠心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的观点相符,同时,血瘀是实证中最常见的证候,气虚是虚证中最常见的证候[5],由此可见益气活血法是中医用药的主要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益气通络汤,黄芪为君药,补中益气,补气以生血、补血以行血;党参为臣药,辅助黄芪补益脾胃之气,气旺则血生,合用丹参、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6];佐使当归、牡丹皮,长于养血活血以通络,化瘀而不伤血,地龙、水蛭等虫类药药性峻猛,破血逐瘀[7-8],酸枣仁、五味子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本方以补气药为主,辅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药,使补气生血、益气行血以治本,活血化瘀、逐瘀通络以治标,益气而不壅滞,化瘀而不伤正。全方合用,旨在起到气旺、血行、瘀消、络通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下调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血管中血脂含量,从而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红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使纤维蛋白溶解而抗凝,促进血栓溶解,改善心肌缺血[9]。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血脂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TC、TG、LDL-C水平较高,HDL-C 水平较低,脂质留滞于脉管中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闭塞,甚至引发心肌缺血[10]。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发病机制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后冠状动脉中的不稳定斑块破裂,血小板发生粘附和聚集,释放血小板和激活凝血系统,形成活动性血栓,堵塞下段血管。纤溶凝血系统异常可导致血栓形成,Fg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不溶于水的纤维蛋白,与其他血细胞凝固成为血栓。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显示,Fg是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阻塞疾病密切相关,且Fg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也呈正相关[11]。PCV 升高,血液黏度升高,增加了外周阻力并减少心输出量,同时也反映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红细胞聚集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12]。故血脂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脂类代谢情况,Fg可作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早期危险性评估指标,PCV 则与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液流变学关系密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积分更低(P<0.05),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更少,发作持续时间更短(P<0.05),TC、TG、LDL-C、HDL-C、PCV、Fg指标改善均更显著(P<0.05)。提示益气通络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血脂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症候通络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