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组稿之二:基于初高中教学衔接优化的生活化命题情境

2022-03-18 09:21徐玲华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高中命题试题

徐玲华

不论什么类型的试题,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试题设计的过程,即是这三个要素的构筑和呈现过程。[1]随着2017版高中新课标的颁布,广东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者在引导初高中教学衔接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多年来初高中的试题在立意、情境和设问三方面均存在不同。知识是抽象的,情境是形象的,知识在情境中生成与显现,优化生活化命题情境以适应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目标。本文拟以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33题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素养立意主导情境化命题

从我国近30年考试命题的发展来看,试题立意体现了由知识、能力到素养的转变。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试题较多地以知识立意命制,缺乏情境化,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所学历史知识不能活用。高中新課标出台后,高考命题以素养立意为主,几乎是“无情境不命题”,这就倒逼了初中教学的改进。近两年教育部多次强调各省中考命题要坚持跨学科、开放探究的方向,突出学科能力考查和核心素养的测评,体现了初高中培育目标的一致性。

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2017年版课标认为历史学科考试命题所创设的“新情境”主要包括: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类型。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2]高考是中考命题的风向标。近年来,中考命题试图通过情境化创设引导初高中教学衔接,力求初中毕业生水平接近高一学生水平,力争达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一。这样,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历史思维才不会出现断层现象。2016年之前的广东省中考题较多简单陈述式题干,以知识立意为主。学生只要找到题目的关键词就可以,背多分式也可拿高分。同年,国家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第二年又颁布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中考命题仅以知识立意不能适应新时代素养立意的趋势,无法满足素养考查的要求。2016年中考,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第3题“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创设了学习情境,竟然没有直接考查知识点。也正是以这道题为分水岭,命题释放出的信号让初中历史教学更加关注史学方法、试题新情境和核心素养。

2020年第31题创设学术情境评价袁崇焕,像给中考题里抛了块巨石,荡起层层涟漪。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既是学科的课程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特有的公民教育性质。此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历史人物评价,考查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3]这是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素养立意命题的进一步尝试,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正向引导作用。

诚然,情境是沟通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为促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由素养立意主导命题的情境化,情境的生活化,将不断提高命题质量,使考试评价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策略优化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历史学科的生活情境是指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4]《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认为,不同学科的情境活动不同,同一类型的情境也存在层级差异。基于情境的复杂程度,情境活动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简单的情境活动,主要对应考查的“基础性”要求。第二层是复杂的情境活动,主要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5]回顾历年中考题,创设社会情境居多,鲜有生动、形象、感性的生活情境。2021年33题最大的特点是创设了城市博物馆的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应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的综合素质。素养立意下创设新情境是新中考命题趋势,基于初高中教学衔接优化生活化情境创设,凸显情境活动的鲜活性和复杂性,实现学科素养综合测评。

1.通过命题素材结构化,优化生活化情境

2021年33题围绕“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迹和历史记忆,堪称一座博物馆”这一主题,以生活实践创设新情境,凸显素养导向、价值引领的评价理念。试题选取教材中的万神殿和罗马大竞技场、佛罗伦萨远眺和但丁像、柏林燃烧中的国会大厦和柏林墙资源,图片形象直观地见证历史的演变。创设从古代到近现代,从西方到东方全球视野下的典型城市复杂情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堪称博物馆的理由,探索巴黎第一批博物馆的起源,探究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建构尊重与包容的文化素养,考查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的发展。在理解和尊重城市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中,培养学生发现、欣赏、评价美的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

以“城市”为话题,用社会生活素材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生活实践情境为载体测评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材料一文字与图片互证,创设城市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罗马、佛罗伦萨、柏林3座城市代表文明的起源、资本主义萌芽和法西斯势力,从思想、经济到政治方面的发展历程。学生想象建筑的环境,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城市堪称博物馆的理由。试题创设观看影视剧、外出旅行时遇到的生活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学科能力以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从不同时空看欧洲城市,从长时段看城市的记忆。命题通过素材结构化优化试题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实践思维。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以多项相互关联的组合型结构呈现,突出与“城市”内容的关联性,建构复杂生活情境活动,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

2.通过调动学生经验,优化生活化情境

学生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答题思维活动的起点。信息化时代学生除了实地旅行,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看世界的梦想。本题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参观罗马、佛罗伦萨、柏林、巴黎、西安这些世界著名旅游景点。体验遇到的问题,对教材知识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正是应用性的体现。

巴黎的博物馆的诞生源起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革命导致大量皇室、贵族、僧侣阶层的珍藏艺术品、文物被国家征收。巴黎的第一批5家博物馆的出现均与此有关,如表1所示,1789年大革命之后,于1792年在皇家宫殿卢浮宫成立了卢浮宫博物馆。[6]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打倒了王权,打击了神权。传播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有利于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法国大革命又称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建造博物馆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二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指向教材知识点。秉承批判质疑的精神,我看到表格内容思忖皇室馆舍类型和宗教馆舍类型的命题用意。查到材料出自黄辉的地理学科论文《“文化性”空间组织力量及其认知在城市内部空间的演变》。前年夏天,我们参观过卢浮宫、凡尔赛宫、枫丹白露宫等地,当时一直疑惑“皇家宫殿”。研读黄教授文章后恍然大悟,博物馆原来是征收后为民所用,人们才得以观瞻。浪漫、时装、历史等特点决定了巴黎是人们赴欧旅行的首选之地。该题以巴黎的第一批博物馆诞生为切入点,以游览名胜古迹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多视角理解历史和关照现实问题。试题不仅考察初中学生从表格中提取归纳有效信息,还涉及高中学生整合历史信息建构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初高中命题衔接的理念。阅读黄教授的跨学科论文,知道并不是法国大革命自由、民主、平等观念传播,皇室、宗教就自愿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当时征收的皇室和教会的建筑成为公共建筑,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有限。直到工业革命完成,特别是受世博会的影响,博物馆才逐渐成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空间。个人认为,该题还可以从自由平等思想与国家征收艺术品角度设计冲突性问题,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情境创设只有高度契合课标要求和评价理念,贴近学生的实践生活,符合学生的理解程度,才能更真实、更准确测评学业水平。博物馆情境既是生活实践情境,也是学习探索情境。创设的新情境互有交集,又互为补充。少一点宏大的社会情境,多一点人间烟火的生活情境。优化生活化情境,使试题情境的建构更鲜活,体现了考查的应用性。

3.通过开放探究的设问,优化生活化情境

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着立意实现的程度。[7]不同的设问方式,呈现不同的情境活动。开放性、创新性设问是复杂情境活动的最高层级,体现试题情境的价值和立意实现的程度。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初中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育人目标的内涵。初中历史课程突出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课程重在梳理发展脉络。基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视角,高考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逻辑推理、观点论证等能力,在近年中考试题中也有尝试。去年33题(1)举史实论证,试卷上给了模仿示例,体现初高中试题衔接的过渡性。今年33题(3)是对西安遗址、旧址等历史背景进行考查,学生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从群星璀璨的百家争鸣到近代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同时期赋予西安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自拟主题论证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分析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学生学会概括归纳单元特征,把握单元主题可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支点。这一设问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权,学生发现素材的规律进行整合归类、自拟主题并说明。考查学生在综合情境中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体现了考查的创新性。同时,设问的开放性、创新性需考虑学情和循序渐进。如果设问过于开放,片面重视能力,那初中教学也难以落地。命题多使用学生熟悉的本土资源,优化生活化情境,使设问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探究性,答案指向更明确,那考查的效果就更真实。

综上所述,通过素材的结构化、调动学生经验、开放探究的设问三大策略,优化生活化命题情境的创设,适应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目标,凸显了素养立意。命题情境的生活化构建了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情感、生命相接的过程,也让试题变得更鲜活,让知识更具有生命力。

【注释】

[1][7]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38页.

[2][4]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98—199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1页.

[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6—38页.

[6]黄辉:《“文化性”空间组织力量及其认知在城市内部空间的演变》,《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第3期,第142页。

3813500559530

猜你喜欢
初高中命题试题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