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组稿之一: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

2022-03-18 09:21陈甜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区分度批判性开放性

陈甜

编者按

广东省楼卫琴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将批判性思维介入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探索将批判性思维介入命题的立意、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的原创实践,尝试通过对中考、高考真题的评价例析,寻找提升试题区分度和信度,促进服务选才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本期所选文章是其研究之部分成果,以期抛砖引玉。

中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对人才水平的区分要求较高,而“批判性思维影响着历史学科能力测量的精准度”[1],因此,在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开放性试题设计中,批判性思维自然是不能缺位的。本文拟结合广东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33题(以下简称“试题33”),具体阐述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设计的几个关键环节,以增强区分度,优化选拔功能。

一、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设计的必要性

理查德·保罗提出: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2]它是一种理性的、反省的高阶思维,可用于分析各种论争,识别各种谬误和偏见,根据证据和理性推导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3]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设计,至少满足以下两个必要性:

(一)适应《体系》及说明中“服务选才”的要求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提出:高考必须坚持服务选才。[4]作为为高中选拔人才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亦需如此。为促进人才合理分流、配置,中考试题设计要保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适宜的考试区分度。《体系》明确:“四翼”考查要求是落实“服务选才”功能的着力点。[5]所谓 “四翼”,指的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维度。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综合性强调横向、纵向融会贯通;应用性要求学以致用;创新性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中,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思维品质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开放性试题主要对应考查 “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注理由”、关注逻辑与关联,强调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优秀高阶思维,在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上的实现上有特有的优势,因此,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设计,是落实分层目标,服务选才的要求。

(二)符合开放性试题设计的开放性考查要求

开放性试题呈现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观点、设问、评价等方面,更多表现为对思维的考查而非对知识的检测。例如,开放性试题常常融合学术主流观点打破教材中的单一结论,这就需要学生基于证据大胆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更新原有的认知,进行合理地判断。设问引导学生具备思维的勇气、推理的信心等思维品质,评价多元鼓励学生思维自主。由此可见,开放性试题设计的开放性考查要求更主要的是对批判性思维特质的考查。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试题设计是开放性考查的要求。

二、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关键环节

(一)优化试题立意

试题立意指向的是要选拔什么样的人,是试题命制的“魂”,决定着试题命制的高度。批判性思维介入,需要在掌握充分信息,结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以“独立思考,善于质疑”的思维品质构思试题立意。

就试题33来看,命题者以“城市堪称一座博物馆”为主线,选取古罗马、佛罗伦萨、柏林、巴黎和西安五座城市建构新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关注证据、重视联系、勇于推理、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试题通过构建三组学习探究情境——“城市堪称博物馆的理由”、“博物馆诞生的原因”、“城市博物馆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来凸显这一立意。

那么,该立意是否表现了足够质疑的勇气呢?试题立意与情境建构是否相辅相成呢?以批判性思维介入重构立意:五座城市建构出的新情境表明了不同的城市被称为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原因,博物馆的价值在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价值,重构后的立意,使看似零散的情境将拥有不散的“魂”,考查考生从动态发展上认识城市与博物馆两者间的关联,区分度较之前提高。

(二)优化素材选择

素材承载着考试内容的检测和能力的测量。批判性思维介入选材,尤其注重换位思考、价值判断、包容异见、小心求证,要求被选取的资源尽量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基础性、真实性、冲突性、相关性。[6]以试题33为例,命题者从多角度选材,所选择的图片、文字、表格等素材大多跳脱教材,意在营造出一种陌生感。通过融合学术成果创设认知冲突,测量考生是否具备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思维品质。法国大革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命题者从考生的认知起点出发,选取了与教材中不一样的素材:

——摘编自黄辉《“文化性”空间组织力量及其认知在城市内部空间的演变》

教材从宏大的政治史背景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意义,而材料二把法国大革命与巴黎第一批博物馆的诞生相联系,通过探究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丰富考生对法国大革命意义的认识。本题解答需要学生基于不同的史料,根据证据和理性推导作出独立的判断,这有助于对高阶思维及素养水平层级的测量,也促成了对教材观点有利的补充,体现着很好的区分度。

然而,本该区分度较好的题,作答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在于素材过于学术化,学生出现了阅读障碍,求证的过程无法顺利实施。批判性思维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在尽可能全面占有信息的条件下进行理性判断,而材料二摘自《世界地理研究》中黄辉的论文《“文化性”空间组织力量及其认知在城市内部空间的演变》,学术性强,初中生仅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一些认知,对于巴黎博物馆诞生的背景所知甚少,单从表格中的“成立时间、名称、馆舍及馆舍类型”等信息一时难以建构起二者的联系。加之材料二又缺乏必要的背景鋪垫:新成立的博物馆继续保留“不对公众开放”的传统,这一时期博物馆的功能就是“储存、保管文物”。[7]初中生因知识水平、个人阅历的限制,不少人面对材料二时感到“一头雾水”,这就使得原本想要引发学生灵动思维、大胆质疑与推理的考查意图无法实现。

(三)优化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命题的核心环节,影响着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8]批判性思维介入问题设计,需要关注设计的问题是否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真问题,发散性如何?是否与核心素养水平层级能力相适应?

试题33依据三则材料设计了如下问题链: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座城市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其堪称博物馆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国大革命对巴黎第一批博物馆诞生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源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述问题的设置,呈现出开放性设问的多种形式:第(1)问“说明理由”,限定了结论,开放条件,要求考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探寻与结论相关的答案;第(2)问是给出了条件和结论,开放过程,要求考生通过合理的推理与判断,探究法国大革命与巴黎第一批博物馆诞生之间的因果联系;第(3)问则是条件、过程、结论全方位开放,要求考生“自拟主题”后,再围绕主题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价值”,较第(1)、(2)问的开放程度更高。

问题的设计,应以《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技能,或者学生基本的生活经验为已知条件。从评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来说,作为已知条件的知识必须是大多数考生都能熟悉的。[9]反观试题33的问题设计,三个设问的行为动词依次为“说明——分析作用(因果关联)——自拟主题、说明价值”,体现思维层次、能力要求的逐层加深。然而,第(2)问巴黎博物馆诞生的背景是解题的必要条件,素材中却缺乏这方面的交代和铺垫。第(3)问“任选资源”、“自拟主题”后,围绕主题“说明价值”,实际上是要求考生从一堆的信息中,根据一定的标准提炼主题,再依据相关史实对主题进行解释。这种能力层级已远远超出初中课标中关于“以材料为依据解释历史”的要求,而是上升至高中历史解释2—3层的要求: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或系列史事作出解释。因此,该问题设计体现了难度,但却没有较好的区分度。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介入开放性问题设计优化选拔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优化试题立意,使试题立意与情境建构相辅相成,凸显核心价值;优化素材选择,选材注重创设认知冲突,关注素材与内容间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实现综合性、应用性要求;优化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符合学段能力层级要求,以问题链的形式承载多种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实现创新性要求。

【注释】

[1][3][8]楼卫琴:《历史学科能力测量中的“批判性思维”及价值》,《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第8期,第25、23、26頁。

[2][美]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第19页。

[4][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1、8页。

[6]楼卫琴:《批判性思维介入复杂问题情境创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第4期,第28—29页。

[7]黄辉:《 “文化性”空间组织力量及其认知在城市内部空间的演变》,《世界地理研究》2015年第1期,第142页。

[9]赵士祥:《历史开放性试题研究》,《历史教学》2011年第3期,第51页。

3421500559512

猜你喜欢
区分度批判性开放性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生物统计》的试卷分析与解读
浅观一道题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