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文明交往

2022-03-18 16:30李燕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主动性

李燕玲

【摘要】文明交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有特色的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把握角色游戏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契机,增强幼儿文明交往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文明交往的利他性,提升幼儿在角色游戏文明交往语言的运用能力,并注重在角色游戏中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幼儿文明交往行为。

【关键词】角色游戏;主动性;利他性;文明语言;文明交往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作为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文明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的重要规范,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交往是指交往要讲文明礼貌。文明交往有利于形成安宁、和睦的社会环境,也体现着个人的知识和修养,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幼儿期是幼儿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礼仪行为的关键时期,更是他们养成文明交往等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角色游戏通过幼儿的扮演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契机,有利于促进幼儿文明交往能力的发展。

一、在角色游戏中增强幼儿文明交往的主动性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有特色的游戏,高度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角色游戏模拟的“小社会”中,适宜、丰富的交往情境能使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更加多元和主动。幼儿从游戏初选择角色、游戏主题中的角色分配,需要与同伴互动协商。如幼儿都想扮演同一角色,则需要运用文明的交往技巧进行解决,谦让或猜拳决定,幼儿发挥自身积极能动性,用礼貌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了争执、冲突。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以物代物,充满想象创造,道具的使用与材料分配也为幼儿搭建了文明交流的平台。比如,“饺子店”“旅行团”等游戏开展后的材料布摆,幼儿忙碌而有序:铺桌布、摆碗筷、端蒸笼……还不时进行对话:“这桌还差茶壶和杯子,麻烦你摆放一下!”“你们用绿色泥团做菠菜饺,那我们组用橘色做萝卜饺。”“你戴上旅游帽了,可忘戴相机了,给你。”“呵呵,你把厨师帽戴反了,我帮帮你。”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情境中,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更积极主动、放松自然。

二、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文明交往的利他性

交往利他性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体现了文明交往的本质。角色游戏使幼儿在游戏氛围中了解彼此的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合作,这是对幼儿利他意识的启蒙,也是促进幼儿利他行为养成的有效途径。幼儿通过对社会角色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境,在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了解和学习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行为准则和交往技能,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比如,游戏中,“饺子店”里扮演迎宾员、服务员的幼儿热情有礼招呼客人:“欢迎光临,请坐!”“您好!请问要吃点什么?”“好的,您稍等,一会儿就送上。”“这是您的饺子和汤,请慢用!”“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幼儿在模仿与扮演中学习尊重别人,体验了帮助、服务他人的快乐。而在“娃娃家”中,幼儿扮演着不同的家庭成员,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彼此间互相照顾、融洽相处,“幼辈”对“长辈”尊敬、礼让,“长辈”对“幼辈”关心、爱护。教师作为客人来到娃娃家,引发了幼儿学习如何招待客人,有助幼儿利他意识及行为的形成。

角色游戏中特有的游戏情境与规则,一方面能引发幼儿主动与他人交往的行为策略和情感倾向,讓幼儿为了游戏需要,调节自我、约束行为,克服任性、娇气等不良习性,产生利他行为和态度,学会协调合作、互助包容;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幼儿构建起自身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和领悟,有利于强化幼儿文明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让幼儿以正面角色为榜样,习得奉献自己、关爱他人等品质及交往过程中的文明礼仪。

三、在角色游戏中提升幼儿文明交往语言的运用

在不同主题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处的模拟社会环境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谈,开展角色之间的对话。学会文明用语,能促使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关系融洽,满足儿童被尊重的需要,感受彼此尊重的愉悦,为塑造幼儿健康人格,学会文明交往奠定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角色游戏的表征性、情境性、故事性,幼儿在游戏中爱模仿、乐参与的主动积极性与愉悦性,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游戏条件和语言环境,鼓励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身份,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体验社交情感,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倾听表达能力及运用文明语言进行交往的社交能力。

比如,在教师正面引导和榜样作用下,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逐渐能掌握不同场合对“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的使用;逐步学会运用“我可以……吗?”“要不,我们这样吧……”“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没关系,你下次要小心点哦。”等句式友好沟通,协商化解相处中出现的摩擦纠纷。

四、在角色游戏中实施有效指导策略,巩固幼儿文明交往行为的养成

教师应树立正确儿童观和教育观,贯彻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精神,注重指导策略实施的有效性。如教师应做好角色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提高问题意识与判断能力,科学分析幼儿行为表现,洞察幼儿内心世界,根据游戏情境的差异性和幼儿交往水平的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选择最适合身份做到适时指导、准确介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幼儿行为展开指导。

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出现指示性语言,要善用建议性及鼓励性语言。如游戏结束整理材料时,幼儿因能力不同速度有快有慢,此时教师的建议:“你把自己的物品收好后,也可以互相帮助,但要经过别人同意哦。”让幼儿之间有了互助的言行——“我来帮你收好吗?”“好的,谢谢!”或“不用了,我自己可以的。”孩子们遵循内心意愿,合作互助或独立完成,井然有序地进行材料整理归类。

又如,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也蕴含促进幼儿友好交流、文明互动的契机。教师可鼓励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的游戏表现或感想收获,此时教师应安静倾听,并用积极关注的态度回应幼儿的发言。当教师把平板中拍录的照片视频同步到教学一体机大屏幕上,幼儿直观察觉到自身表现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展开更为具体的自评与互评,鼓励幼儿就某一细节、现象或事件各抒己见,有序发言。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激励手段的运用,对幼儿在游戏交往中的文明行为,如遵守规则、和睦相处、礼貌待人、谦和礼让、互助共享、友好协商等正确行为表现,都应给予及时且必要的支持、肯定、赞赏,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与喜悦的成就感,唤起幼儿内在的自尊、自信,促进幼儿良好文明交往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并逐步巩固形成习惯。

总之,幼儿良好文明交往行为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把握角色游戏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及契机,并依据幼儿品德形成发展特点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游戏条件和文明交往环境,常抓不懈地开展下去,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发展幼儿的观察理解、语言表达、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文明交往,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意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647501908274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主动性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