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卫星 蔡旖天
引用朱旭东教授对“个人”的理解,他指出:“个人是指持有独立、自主的态度和立场,体现个体行动,而具有自由倾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或行为状态的存在”。现今,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采取自由选择性的学习模式,对所学内容和形式会根据自我情感导向而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多数大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固有印象,认为其传递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是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不具备能够激发个人自主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的特点,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还未开展之际就丧失了学生的部分粘性度,学生在正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时,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甚至抵触情绪。这往往是高校思想政治课难开展、低效率的根本所在,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认知是思政课高效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个体在群体中,受群体影响较大,群体心理往往会导致个体在情感、认知等方面发生从众选择。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一般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的传授,群体性学习成了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模式。大学生往往会根据群体的需要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适应群体需要,寻求心理平衡和归属感。因此,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或班级要求的情况下,往往因为群体效应,选择盲目或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带着抵触情绪接受思政课所传递的知识。这不仅让思政课的开展变得毫无意义,也让高校思政课无法促进高校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理论认知,无法让大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熟练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应对这种群体学习中的认知偏差现状,我们要牢牢把握群体对个体的作用,积极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做针对性调整和改进,引导群体向积极健康的认知方向发展,来促进个体在思政课认知上的转变。
从小学到大学,思政课程教学都在坚持以课本知识为主体,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等主要的思政课价值体系。思政课教师的固化式教学,让不断成长的教育对象对固化教学内容麻木,在新的教学阶段难以提起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和喜爱。另外,小学到大学的思政课衔接不到位,各阶段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分工不明确,导致重复性的知识体系不断出现,使思政课堂丧失活力和吸引力。经历过小初高三个阶段的大学生,在步入正式且系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之前便产生了对思政课程的不重视现象,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难以在学生内心产生共鸣,难以达到真正思政课需要传递的价值体系,以树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正确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针对性的具体体现,一般通过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后,将所形成的思想政治观点外化为某种行为的程度来衡量。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是传授思政课教育最主要力量,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识到思政课价值,主要来源于传授思政课教育的教师。现今,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思政课理论知识丰富,但大多缺乏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当教师进行无差别教学时,对于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而言,学生的自身专业与思政课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产生共鸣,难以启发到他们对自己相应专业的思想政治观点,更加无法外化为相对应的价值导向去产生有利于各专业发展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最终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不深刻和不到位。而思政课在各类专业中的实效性,关系着国家未来各行各业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才培育问题,解决好教育者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是各专业学生扭转对思政课错误认知的关键。
从教育对象的个性和成长规律入手,根据其特点和问题,确定阶段性的层次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不同的成长阶段,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周遭环境等因素都会有所差别,因此对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接受程度不同。首先,应大力推进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学应像语数外教学模式,拥有递进上升式教学模式。其次,在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应根据不同学年进行阶段性学习。第一学年应对其开展关于规划和心理教育类的思政课程。第二学年,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使命感培育型思政课。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在接近尾声的大学课堂里,思政课所传递的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类的教育。
高校的各专业都有其各自特点,思政课教师应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思政课教师应将教育重点放置所教专业的行业热点问题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带领学生去分析和探究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所在专业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共鸣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粘性,让学生可以更好从中发掘思政课的价值所在。思政课教师需先了解各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才能传授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同学,告知其行业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各专业同学在思政课堂上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其对自身专业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各专业学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