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璞,卢小雨,李金虎
安徽理工大学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0
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在此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多次进行阐发,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讲话和精深论述,全面回答了这一根本性问题。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理工科院校中不断探索和推进,产生一些好的经验及做法,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和挑战。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事实上,科学技术的深远影响远不止此,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科技领域的人才,则是国家最大的希望。当然,这需要植根于教育培养,近年来,理工科高校培育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为国家、地方的发展给予了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持,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作用不言而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的西方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必须不断在育才先育人上下功夫,使得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提升育人实效。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2]。理工科高校在科学研究、技术传授的主业上砥砺前行,贡献突出,在建设目标与方向上当然也不能偏离航向,必须要认清,我国有着不同于国外的历史、文化、国情,大学建设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好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校[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最为重要的法宝,它能保证大学既扎根中国大地,又能以开放的胸怀吸收国外文明的优秀成果,聚焦时代,面对未来,毫不动摇地走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光明大道上。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境况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依靠思政课程已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理工科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的敏感度以及理解力等方面,相比其他学科的学生来说,相对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与思政课程一道并驾齐驱,以显隐相结合的方式牢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理工科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达成民族复兴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场接力跑[4],现在已进入最为关键的最后一棒,愈接近成功愈要慎其终始,这就要求接棒者务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者,务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务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信仰者,务必是愿意将所学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赤诚奋斗者。理工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棒者中的生力军,做好他们的培养教育尤为重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思政教育,是培养合格接棒者的重要途径,具有时间分布、表现形式、方法载体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启发学生将所学转化为内涵修养和德行,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解答他们思想以及价值困惑,激励其为国家、民族学习的热诚,以实现成才又成人的目标,接续奋斗伟大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求贤若渴,理工科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了一批批吃苦耐劳、专业技能牢靠的人才,他们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不凡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国家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5]。与此相对应,社会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自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仅具备专业技能,而没有宽泛知识和宏阔视野的“瘸腿”人才无法长远地走下去,这就要求包括理工科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据统计,在教育部公布的14大学科门类中,从学生规模、开设院校等各方面来说,理工科均占据主体地位。这么大主体的大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弄潮儿,传统思政课程已无法达到要求,需要借助课程思政资源及元素的宽泛性、浸透性,帮助学生增加对国家、社会的相通领悟,打破课程间的知识壁垒。与此同时,也使得专业技能的学习获得了“有源之水”,一举两全。
学校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主体,自课程思政实施以来,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高校大都召开了专题研究、部署、推进等相关会议,但有些环节还存在跟不上、慢半拍的现象,相较其他类型的院校,理工科高校仍有以科研与教学为立身之本、强校之道,轻视课程思政的错误想法,在认识上和责任意识上仍需加强。
学院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主体,是连接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纽带。但往往因为工作内容繁杂、教学任务重,对学校的要求理解不透彻,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情况。在理工科高校中,理工科背景的学院占绝对多数,与马院、人文等学院缺乏沟通交流,尚未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过多依靠思政课,认为专业课上的思政教育仅仅是协助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主体,是课程思政的主角,直接面向教育对象。在理工科的课程中,公式、代码、演绎推理等内容就足以挤满整个课堂,部分老师也因为教学和科研的压力,存在懈怠思想,索性就象征性讲讲科学背景,还有一部分老师存在畏难情绪,因为他们在学生时代还没有课程思政的概念,对于属于新鲜事物的课程思政,“摸着石头过河”确实需要探索,并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课程思政体系是指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各类要素相辅相成、相互贯通而形成的结构组合[6]。纵观理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直接导致了课程思政推进缓慢、效果不佳。
目标体系建设用以解决“为谁培养人”,内容体系建设用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方法体系建设用以解决“怎么培养人”。这些体系框架在高校中也或多或少地搭建了起来,但在内容上不够充实,就好比一棵光秃秃、没有支脉和树叶的“大树”。与此同时,能给“大树”施加合适“肥料”的也不多,没有很好地结合多年来理工科发展的自身特色,在不同的背景和资源下,只给这棵“大树”施以“通用肥料”,那么这棵树就很难发展壮大;还有的则是施肥过多,急于求成,事实上极容易造成违背教育规律、育人规律的后果。
在体系建设过程中,还有两大体系是确保课程思政这棵“大树”健康成长的关键,那就是评价以及保障体系,评价体系能够反馈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用以修正完善三大体系,保障体系包括培训保障、激励保障、经费保障等内容,确保高校课程思政科学高效开展。但从目前来看,因为面广量大线长,找到一个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和适合自身的方案确实值得摸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做好课程思政,不能缺少一支政治倾向“红”、业务能力“精”、育人本领“高”的教师队伍。在理工科院校中,绝大多数老师是理工科出身,在他们成长中所接受的教育,除了思政课程,其他课程所突出的思政元素并不多,当他们成为老师后,无法从前辈那里获得有益的经验,部分老师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理工科应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理论学习不多、理解不够,导致无法理直气壮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当然,教师的言行举止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身教重于言教,部分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但却缺乏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关心不足,只是完成课程教学的“本职工作”,教育没有了感召力,课程思政就无从谈起。
此外,教师在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上也有短板,要么在课程中丝毫看不出除了知识、技能之外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的内容,要么就是非常突兀地植入某些自认为的“思政元素”,没有做到将育人之“盐”有机地融入教学之“汤”中。另外,还存在融入素材非常相似的现象,当“卡脖子技术”等内容在多门专业课程中反反复复讲,学生久而久之产生疲倦,使本来应当丰富多彩的专业课缺乏了个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7]显然,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为此自上而下研究、制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却忽略了受教育者本身的作用,理工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自主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育原本就是指激发潜能,是启蒙,是激发,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只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理工科学生的政史哲储备知识比较欠缺,对一些基本概念、史实并没有深入了解甚至模糊不清,但他们逻辑思维强,善于运用抽象思维,尊重科学,作风严谨,所以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比较直观,当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时,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并且契合他们所认知的逻辑后,会展现出积极地态度,主动参与并支持,不然就会将其拒之千里。同时,理工科的学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认为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其他对将来的工作、生活没有作用,所以从心理上存在排斥或者抵触。另外,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探求未知劲头足、喜爱接受新生事物、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渴望被关注这些特点[8],也为唤醒他们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性提供了改善的条件。
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理论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更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9],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站在新时代,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接千载、守正出新、统揽全局,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贯通整个社会生活,正合适于塑造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品行。如它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就是科学探索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有利于解开科学技术上的难题。再如,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层面上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学生抵御错误思想的腐蚀,避免在科学研究中出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对于理工科教师而言,学好弄懂新思想,不仅能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还可在课程思政中有道可循、有理有据。当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富含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各门课程要结合理工科课程特点和实际,会用、善用、活用这个经过了社会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把它作为课程思政的“源头活水”,不断把课程思政建设推向前进。
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的绝对领导,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发展建设时期,有了党的领导,就有了主心骨,加快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步伐,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也是如此。首先,党的领导对理工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具有把舵定向的作用,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责任意识,有效提升工作的执行力。从校级党组织层面来说,要肩负起“统帅”的角色担当,发挥组织优势,打造党委统筹调度、党政齐心协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学院落实推进的工作生态,努力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科学统筹,合理调配资源,结合学校理工科发展特色,建立健全相关体系。在二级学院的党组织层面,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层“指挥官”,压实建设责任,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做实做细,并依据学院具体所设专业特性和学术专长,制定具体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师党支部层面,通过政治学习,将课程思政理念传达到每一个老师,可以通过联谊马院教师党支部集体备课等方式,学习共鉴、优势互补,从而在整个系室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教学氛围,把党支部的教师这一群体打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战斗堡垒。
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必然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0]教师具备课程思政的“强磁场”,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认同属于我们的价值理念。首先,解决好教师的思想问题,通过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方式,使教师认识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信任与责任,以此不断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另外,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水平也至关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这种能力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怀质抱真”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其次,教学能力,在理工科专业教师中,其在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要达到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还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达到深学、弄懂和活用的水准。学校可以通过跨学院、多层次、立体化等方式,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专题培训,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开展典型经验交流、专题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课教师程思政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找准切入点,掌握好时机,通过学生喜闻乐道的话语方式,运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让课堂形成“强大磁场”。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证明,懂得汲取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能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找到出路。对于多数理工科教师来说,课程思政也是他们要学习的一门新课,如果有一套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料”可以参考,则功必倍之。建立课程思政资源“蓄水池”,能够有效解决专业课教师素材挖掘困难、思政内容选取欠佳、思政元素融入僵硬、课程思政资源获取渠道少等问题,从而开拓育人思路,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资源“蓄水池”应包括思政元素、示范案例、名师课程、研究中心、实践平台等范畴,秉持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理念,根据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理工学科专业特点来建设,从而以点带面,逐渐推进,形成效果可固化、经验能推广的“理工品牌”。同时,结合新形势、时代要求以及学生学情的反馈,不断更新和补充资源库的内容。此外,思政资源“蓄水池”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教室空间中可讲出来的内容,要注重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大课堂能直观形象地展示世情、国情、党情,将枯燥的理论赋予鲜活生动的演绎;要充分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好人馆、科技馆、工厂企业等社会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拓宽课程思政资源。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1]从而可见,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思政课程的支撑,对于思政底子相对薄弱的理工科高校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政课程是“红花”,课程思政就是“绿叶”,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在“立德树人”目标上的一致性,使得两者完全可以形成“大合唱”,在教法、内容、形式等方面的不同恰恰能发挥浸润与渗透的融合效应。课程具有边界属性,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调育人,一方面,要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而非消除各自的特点,在各自课程无法涵盖或彰显的方面,相互补充。另一方面,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创新融合,对本校理工特色学科进行深入分析,对学校所有课程等统筹把握,做好角色定位,从不同层面划分主次、突显专长,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实现力量集聚和成效集聚。同时,还要结合第二课堂、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第三课堂,延伸课堂范围,提升育人效果。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教育对象,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深刻认识和有效参与是推进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以往学校更多是主导这场教育领域的革命,却未过多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事实上,在理工科学生有着许多普遍的共性值得去深入研究,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思想行为是积极向上的,比如他们爱党爱国,喜欢探索未知领域,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等,这些特质都能成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既然是做人的工作,就要多关心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入调查了解,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回应学生,运用通透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使用客观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学生的内在需求得到关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便会自愿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最后,从课程思政的内容上来讲,任课教师要结合所教授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来科学布局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使得教学具有针对性、感染力,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并建构意义,使学生愿学会学。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善用启发、讨论、激励、体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完成内化认知和精神成长。
课程思政作为教育领域的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赋予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新的内涵。虽然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事实上,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只要坚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生命,把“立德”作为教育的灵魂,以潜移默化引导思想理念,以专业共鸣激发价值认同,以同向同行提升教育实效,通过深入挖掘理工科课程思政精粹,把理工科有关课程的潜力和后劲激发出来,就一定能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