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旅游文本中文化元素的英译策略研究

2022-03-17 20:26隋丽爽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音译徽州英译

方 梅,隋丽爽

(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吸引来自海外的各国游客,旅游业因而逐渐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之一。皖南古徽州文化在历史形成过程中为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而又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引起了一批国外专家学者的兴趣。因而加强徽州文化对外的翻译和推介、展开积极的徽州文化译介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翻译活动的推动和助力。高质量的旅游文本译文对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着关键性作用。旅游文本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外国游客的游览兴致,而且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传播推广影响深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的徽州文化旅游文本英译本的质量并不理想,很多文化元素缺乏有效的译文,有的甚至错误百出,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对外传播,如“鲍灿孝子坊”被译为“Bao Canxiao Archway”,“东南邹鲁”被译为“southeast Zou Lu”。徽州文化旅游文本英译本中过多的音译使得游客迷惑不解,无法知晓它们所包含的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更有一些文化元素的误译甚至严重地扭曲了文化内涵,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输出,如“龙”被译为“dragon”;“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被译为“People walking in a clear mirror, while birds flying in a folding screen”;“马头墙”则被译成了“wharf wall”。

除了过多的音译和文化误译外,徽州文化旅游文本的英译本中还存在另一种阻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现状,那就是对译入语文化给予过分的强调。比如很多学者认为在对旅游文本中的人名、年代、历史事件或典故等进行英译处理时,应该运用类比方法,即在英语语言中找出类似的概念或说法加以替代[1],于是出现了将“济公”译成“Chinese Robin Hood”,将“七夕”译成“Chinese Valentine’s Day”,将“中元节”译成“Chinese Halloween”等现象。然而现实中中国的济公和西方的Robin Hood、七夕与情人节、中元节和万圣节差别较大。跨文化交流应建立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如此在翻译中滥用西方文化来肤浅地定义中国文化的做法,实质上使中华文化从某种角度上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属品”,既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也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徽州文化旅游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元素英译失误的现象使旅游景点中独特的文化魅力大打折扣,这样的现状急需改善。

一、理论依据

目的论为旅游文本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目的论的构想由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之后其学生汉斯·J.弗米尔(Hans J. Vemeer)于20 世纪80 年代创立了目的论(Skopostheorie)。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行为,其中最重要的法则为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2]。依据此法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译文预期交际目的的实现作为出发点,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进行音译、直译、改译或意译。要实现译文预期的交际目的,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那就是译文的目标受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对译文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相关信息作详尽的了解,这样才能提供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译文,从而较为理想地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

旅游文本翻译是目的性极强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旨在通过译文帮助外国游客获取景点信息以及旅游地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实现旅游文本传递信息、宣传文化、诱导读者等功能[3]。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主要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译文应在使目标受众读懂的基础上传达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实现其传递信息、引导旅游行为、传播地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预期交际目的。徽州文化旅游文本译文的目标受众主要为外国游客,他们年龄各异,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来到旅游景点参观,都是带着了解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愿望,对中国文化和徽州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大多数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文化、地理、历史等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因而译者应在努力保留中国文化韵味的同时,兼顾目标受众的期待以及他们相关背景知识缺失的事实,适当地对译文进行补偿性的操作,必要时对一些文化元素做解释性翻译或添加相关注解等,以确保重要的文化信息不被遗漏[3]33-34。同时,译者还必须考虑旅游文本的特殊性质:旅游文本的传播媒介多为景区的景点标识牌和旅游公司印发的旅游小册子以及宣传网页,译文篇幅受限,不宜长篇大论,且作为辅助游客的应用型文本,旅游文本的文字应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做到简洁、生动、明了,避免使用生僻词汇,这也为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文化元素的英译策略

由于以往在英译过程中对文化元素的不当处理,造成了徽州文化旅游文本中许多文化元素的漏译和误译,严重影响了徽州旅游资源的外宣和徽州文化的对外传播。根据目的法则,为了有效传达徽州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文本的英译可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直译或直译加注、移译、释义等方法,以实现预期的传递信息、引导旅游行为、传播文化的交际目的。

(一)音译或音译加注

所谓音译,即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将原语中的词语表达出来。凡是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独有的概念大多宜采用音译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的韵味和民族语言的风格[4]。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会有一些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有词汇。然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很多词汇逐渐发展成世界普遍使用的通用型词汇,以音译的形式被其他民族的语言体系接纳吸收,如中国的饺子(jiaozi)、美国的爵士(jazz)和日本的榻榻米(tatami)。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的语言文化亦越来越多地为外国游客所了解,大量文化负载词只需使用音译的方法便能被理解和接受,如阴(yin)、阳(yang)、风水(fengshui)、叩头(kowtow)、太极(taiji)、龙(loong)、功夫(kongfu)、秧歌(yangge)等。音译看起来似乎缺乏主观能动性,其实并非如此。音译词虽然什么也没具体说,但其实什么涵义都包括了,这就是音译词特有的语义涵盖量[5]。音译的翻译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语言风格,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中的本土文化信息,给予游客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音译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真正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交际目的。

在处理那些尚不能广为外国游客所熟知的文化概念时,单纯的音译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要准确传递原文的指称信息和文化内涵,译者需要在音译之后加上注解。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指出,对那些尚未在其他民族广为人知的文化专有项,最恰当的翻译方法便是音译加上注解。他还指出,当这些文化专有项渐渐被他国文化理解和接受之后,其音译词便可被目的语纳入其词汇体系中而不再需要加注。他认为音译加上注解的翻译方法亦是对他国文化的尊重。[6]鉴于旅游文本时效性和篇幅的限制,这些注解应尽量简短。如“麒麟”可译为“Kylin(an auspicious legendary animal)”,“马头墙”可译为“Matouqiang(horse-head shaped wall)”,“观音菩萨”可译为“Guanyin(the Buddhist deity of mercy)”,“如意”可译为“Ruyi(S-shaped jade ornament symbolizing good luck)”,“斗拱”可译为“Dougong(bracket set)”,“明清时期”可译为“in the Ming(1368—1644)and Qing(1644—1912)dynasties”。这样的译法可以保留源语的文化信息和语言风格,消除文化障碍,帮助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文化词汇的内涵,使译文达到传递信息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在徽州文化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需要用到音译或音译加注的策略,如英译中国的朝代、地名、人名、菜名、景点名称以及一些古建筑术语等。

(二)直译或直译加注

直译是指在不违反目的语语言规范的前提下,既保留源语文本的内容,同时又不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能够尽可能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信息内涵,满足目标读者体验异域文化的期待。例如徽州三雕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可分别译为“brick carving”“stone carving”和“wood carving”,“手炉”可译为“hand brazier”,“官窑”可译为“imperial kilns”,“儒 生”可 译 为“Confucious scholar”,“供桌”可译为“sacrifice table”。这些译文不仅最大程度地传递了原文所含的指称信息,同时又较好地保留了文化韵味。

同样地,如果直译的方法不能充分展现该文化元素中的文化内涵,则需要添加适当的注解以确保信息和意义的完整。如将“文房四宝”译为 four treasures of a study(i.e. paper, brush, ink stick and ink stone slab);将“状元”译为“the champion(in an imperial examination)”;将“五四运动”译为“the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against domestic feudalism and foreign imperialism)”;将“重阳节”译为“Double Ninth Festival(a traditional festival also known as Senior’s Day, which falls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9thlunar month)”。

当直译或直译加注解的方法可以表现出原文化元素中的大部分指称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不会产生歧义时,译者可以大胆采用此方法,以保证在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文化负载词中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和语言风格,有效地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

(三)移译

移译是指借用目的语中相对应或基本对应的词语,即借用英语文化中已有的词来转译徽州文化旅游文本中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7]。一些共性或类似的概念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会有不同的称谓。如果在翻译中能将目的语和源语中的这些概念一一对应,那么既能够解释清楚源语中的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指称信息和文化内涵,又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如徽州古建筑、家具以及其他器械的建造中,经常用到榫卯结构,在英译这个结构时便可直接借用西方建筑中相应的表达,译为“mortise and tenon construction”。同样徽派建筑装饰中常用到的雕刻方法“阳刻”和“阴刻”也能在西方建筑装饰中找到对应的技艺。采用移译的译法,可将“阳刻”译为“relief”,将“阴刻”译为“intaglio”。古建筑中的构件“梁”“柱”和“柱础”则可以借用西方古建筑中对应的结构分别译为“beam”“column”和“plinth”。如此译法能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同样的交际效果,实现传递信息的目的。类似地“谱牒”可译为“genealogy”;“宗族制”则可借用“clan”一词的变形形式,译为“clanism”;“铜钱”可译为“copper cent”;“银元”可译为“silver dollar”。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能在西方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概念,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来表述,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拿来主义”策略。

(四)释义

在某些情况下,当音译加注解、直译加注解或移译的翻译方法都不能使译文的交际功能得以实现时,要准确传递原语文化元素中所含的信息,则必须要用释义(paraphrasing)的方法解释原文的内涵。如明清时期在徽州地区流行着一句俗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形象地描述了徽州历史上的从商习俗。由于古徽州山地众多而田地极少,男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就会离乡做学徒或经商谋求活路。这是徽商的起源,也揭示了“无徽不成镇”的鼎盛之势形成的本质。在英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其所包含的意思将其意译为“Those born in Huizhou must have not done enough good in their previous lives;they were forced to leave home as young as thirteen or fourteen”。译文体现出了徽州商人年纪尚浅就需离乡谋生的无奈。又如,在介绍徽派建筑时经常会用到“面阔……间”这样的字眼,来表明建筑物的宽度。在中国古建筑中,“间”指的是“开间”,两根柱子之间为一开间,三根柱子之间即为两开间,以此类推,因而“间”可意译为“beams of width/length”[3]101,“厅堂面阔三间”则可英译为“The hall is three beams in width”。类似地“小脚妇人”可译为“women with bound feet”,“bound”一词让我们看到“小脚”的成因,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封建社会女性受到的摧残和压迫;“黄道吉日”可译为“the most auspicious day”;“八仙桌”可译为“an old fashioned square table for eight people”。释义的方法能使外国游客在读懂译文的基础上,了解源语文化元素中的指称含义和文化内涵,从而使译文的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结 语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向全世界推介徽州文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旅游文本的恰当翻译对徽州文化的对外传播至关重要,而翻译中的难点则在于文化的传达。目的论中翻译目的至上的原则恰巧体现了旅游翻译等应用翻译的宗旨。在徽州文化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充分分析译文的预期交际目的和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同时结合旅游文本的特征,灵活地运用音译、直译、移译以及释义等翻译策略,准确、生动地再现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使译文实现其预期功能,实现中国文化和徽州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

猜你喜欢
音译徽州英译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摘要英译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摘要英译
徽州绿荫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