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建设研究

2022-08-05 00:55奚雅云翟广艳
黄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料语言学语料库

奚雅云,翟广艳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一、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简称EL)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早在1971年,美国学者豪根便在《语言生态学》(The Ecology of Language)一书中提出了“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的概念,这里的“生态”是一种隐喻,语言生态旨在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其所在的族群、地理、社会、文化、政治等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状态”[1]。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生态危机的加重促使语言学家思考语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人类通过语言来参与现实和构建现实[2],而人类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类的语言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这种范式下,“生态”是非隐喻的,即从生物生态学角度理解的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语言学在各国备受关注,各地涌现出众多研究生态语言学的组织、网站、论文、专题研讨,推进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众多学者对“生态哲学观”“生态话语分析”等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2001 年,菲尔等人著《生态语言学读本:语言、生态与环境》一书,确立了生态语言学两大主要研究范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获得了学界的大致认可。[3]2015年,英国生态语言学教授斯提比从生态视角解释生态“故事”,并将话语分为有益性话语(beneficial)、破坏性话语(destructive)和模糊性话语(ambivalent),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责任是重塑生态“故事”,呼吁人们尊重、爱护自然生态,对破坏生态的行为坚决抵制[4]。

国内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早已有之。李国正、范俊军、黄国文、辛志英、何伟等学者都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理论阐发。就研究对象而言,国内的一些学者在生态语言学的本土化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突破,黄国文从生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5],何伟等从功能语言学的及物系统出发,分析了国际生态话语[6],徐佳以生态语言学为框架研究了中国的濒危语言[7],赵蕊华进行了汉语“野生动物”一词的生态研究[8],黄国文认为中国的生态建设不同于西方模式,应当构建自己的和谐话语分析[9],还有学者对国内的小说、诗歌、民歌、旅游推介词等进行了生态话语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以2001—2020 年长三角生态建设的英文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对外媒体构建的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建设进程;(2)在生态语言学的框架下,政府官网对外传递出的长三角的生态建设情况。

(二)语料收集

从《中国日报》英文版China Daily选取有关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新闻报道语料。在网站搜索栏进行高级检索,从2001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2 月18日,包含“Yangtze River Delta”所有词和“eco/ecological/green”任意词的文章共计161 篇,人工筛选除去与长三角非直接相关的46 篇,得到115 篇,组成“长三角生态语料库”。语料库共115 个文本,76610 个形符(word tokens), 7284 个类符(word types),采用语料库软件Ant Conc3.5.8、BFSU Collocator1.0 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统计,提取高频词和索引行,研究长三角的生态进程以及对外新闻报道中生态建设的语言特点。表1 是用Ant Conc3.5.8 搜索“eco/ecological/green”得到的各自高频搭配。

表1 “eco/ecological/green”的搭配词分析

(三)语料分析

Sinclair认为高频词能够体现语料库里语料的话语主题[10]。表1显示长三角生态建设涉及的主题,如green algae(绿藻治理)、eco-friendly environment(生态友好环境)、eco-tourism(生态旅游)、eco education(生态教育)、ecological civilization(生态文明)等。

图1 长三角生态建设的区域和时间分布

进一步整理该语料库语料可知长三角生态建设的区域和时间分布(图1),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涉及生态语篇最多的是江苏省,共45篇;其次是上海市,共32 篇;再次是浙江省,共25篇;与安徽省相关的最少,只有10篇。从年份来看,近三年涉及篇幅大幅度增加,2001—2020 年的生态报道总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报道主题来看,从早期的生态污染、生态治理到后来的生态产业、生态文明建设再到近年来的生态意识、生态旅游和生态技术、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关注远超于对包含生态因素的经济的关注。

三、生态信息和语言构建特点

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全国近1/4、人口数量占全国的1/6,“中国官方媒体对长三角的构建紧紧围绕‘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聚焦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创新、环保、开放、协调和可持续”[11]。而长三角的生态建设既具有地域特色,又是中国生态建设的缩影,能够代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

(一)长三角生态建设进程

据“长三角生态语料库”文本显示,China Daily涉及长三角生态建设的报道最早出现在2001年,该年度长江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中国也面临雾霾等污染问题,长三角的生态治理难度大、任务重,被视为“长征”。到了2010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长江城市群的污染治理也以此为契机迎来拐点,生态治理从“大写意”阶段跨入“工笔画”阶段。2018 年,有赖于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氢能与燃料电池助力新能源汽车得到普及,创新技术也因此被称作“灯塔”,2021 年中国在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长江见证了“绿色复兴”,证明中国正在践行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1)A team of Chinese experts will kick off an environmental“long march”... rais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acute pollution in the river.(Long march along Yangtze aims to highlight pollution,2004.6.7)

(2)A business incubation center in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s making giant strides in increasing... in new energy vehicles. Innovation center shines as beacon for Yangtze River Delta.(Innovation center shines as beacon for Yangtze River Delta,2018.12.28)

(3)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Yangtze has begun to witness a green renaissance.(Yangtze Witnesses a green renaissance,2021.1.5)

“long march”“beacon”“renaissance”这三个隐喻揭示出近20年来长三角生态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10年前后)为“直面污染问题与污染治理”阶段,体现出人在污染治理方面的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步觉醒;第二阶段(2011—2018年前后)为“厘清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阶段,前期强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后期提出把生态置于最优先发展的位置,探索生态旅游和生态技术创新,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是生态建设加速发展、探索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增绿降耗,打造更优质的生态空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和水、空气、植被、动物等其他生态因素一样,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从太湖蓝藻污染治理依靠外资技术到实现生态科技自主创新,从上海落实迪士尼项目实行居民搬迁把生态放在重要位置,到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兴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从上海最早实现垃圾分类到2018年全国拒绝接受“洋垃圾”,从浙江莫干山农家乐的民宿使用框架钢结构、华为在青浦区建立研发中心、北斗技术落户上海虹桥商务中心到南通建立生态医疗基地,长三角的生态建设正在一步步践行着中国的生态之路,从中也可窥见中国近20 年的生态建设,展现了长三角绿色、开放、创新的区域形象。

(二)语言构建特点

系统语法理论指出,英语语法是由词素、词汇、词组、子句和句子依次排列构成的级阶(rank scale)[12]。对China Daily涉及长三角生态建设的报道将基于“长三角生态语料库”从词汇类别、小句类型等方面进行考察。

1.词汇类别

在语料库里检索“eco/ecological/green”等词,可得到与生态主题相搭配的词汇,结合不同的时间节点捕捉长三角生态构建三个阶段不同的用词倾向。第一阶段长三角流域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如过度捕捞(over-fishing)、蓝藻泛滥(algae bloom)、水污染(water pollution)、水土流失(water loss and soil erosion)等,此阶段重点提出要进行污染整治和环境保护“ecological compensation/conservation/preservation”,人们的环保意识(ecological awareness)初步唤醒,这一阶段突出人类行为在修复生态中所起的关键作用,突出了人在生态治理方面的能动性。这一阶段用词出现的语境以有益性话语和模糊性话语为主。

第二阶段中关于生态的治理落入实处,与此相关的词汇有二氧化碳减排(carbon dioxide reduction)、废弃物处理(garbage disposal)、垃圾分类(waste sorting)、季 节 性 禁 渔(seasonal fishing bans)、濒危生物保护(endangered species protection)等,人们对生态的理解从为经济效益服务到把生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体现出生态的理念逐渐渗入到社会的其他行业,相关的词汇有eco

friendly economy、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logical tourism、green manufacturing 等,以及跟人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如eco-friendly food、green restaurant、ecological agritainment、ecological healthcare systems 等。这一阶段的报道用词结合其语境属于有益性话语,构建了积极负责的区域形象。

第三阶段生态保护取得了巨大成果,生物更加多样性(biodiversity),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而有韧性(livable and resilient)。一方面格外侧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紧扣《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的2030 年前达到碳峰值和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人们精神层面的生态关注越来越多,通过生态教育(ecological education)和观看生态主题的影视、话剧作品(eco-themed ancient opera)培养人们良好的生态习惯,提倡绿色生活方式(green lifestyle)。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语言逐渐摆脱“人本位”,开始转向“自然本位”,植被、动物等其他生态因素越来越多地成为语料主题,这些词汇在语境中表达积极,这一阶段的语言构建与新时代的中国生态建设一致。

2.小句类型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许多系统组成的系统(a system of systems),其中一个是及物性系统(transitivity systems),用来表示某种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与环境、参与者的活动之间存在的关系。及物性系统包括6 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长三角的生态话语主要涉及其中3种过程:物质过程,即表示做某事的过程,过程本身由动作动词来表示;心理过程,即表示感觉、反应、认知等心理活动;关系过程,即主语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归属某种类型。语言的及物性系统能够展现出语篇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4)The city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integrate resources both on land and at sea to restructure industries while improving the ec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residents.(Nantong builds for new economy,2014.5.26)

该句反映的是物质过程,动词“plan”的宾语是动词不定式“to integrate resources”,后用对等的小句“while improving...”强调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取向积极。

(5)Enterpris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relatively rich natural resources.(Effects made to boost rural incomes,2001.4.30)

该句反映的同样是物质过程,但是动词“take advantage of”的直接宾语是“natural resources”,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生态取向消极,具有破坏性。

(6)Building sponge cities is a basic requirement to avoid urban flooding. (“Sponge Cities”Absorb Urban Flooding Woes,2020.9.15)

该句反映的是关系过程,归属类关系是指主语具有的某种属性,主语“建造海绵城市”(building sponge cities)是避免城市内涝的基本要求,这里探索了城市建设的生态途径,展现出建造海绵城市对生态的重要意义,生态取向积极。

语言的另一个系统是主位系统(theme systems),分为标记性主位(unmarked system)和非标记性主位(unmarked system)。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主位是信息的出发点,通常句子的第一位置是主位,这种位置正常的句子被称为“非标记性主位句”,如果某个句子成分占了不寻常的位置,它的地位就会凸显,这种句子被称为“标记性主位句”。

(7)We(感知者)see(心理过程)an astonishing achievement in the biggest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 (Lighting giants switched on to major prospects,2019.7.19)

该句是非标记性主位,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生态取向积极偏向模糊,具有中性的生态意义。

(8)The new-energy auto industry should see(心理过程) an explosive growth soon. (Cities put brakes on new licenses,2014.1.6)

(9)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aiming for(物质过程)greener development and closer integration of its cities. (New blueprint details greater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cities,2019.11.20)

例(8)、例(9)不再将人作为感知者,将“The newenergy auto industry”和“The Yangtze River Delta”分别放在突出重要的主位,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四、结 语

生态语言学作为当代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主要包括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考察语言的生态因素以及语言和生态的关系。以韩礼德的生态语言学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2001—2020年China Daily涉及长三角生态建设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工具,客观地呈现出不同时期官方媒体报道的语言建构特点,从而传递出长三角生态建设情况。

猜你喜欢
语料语言学语料库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