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2-03-17 20:29叶兰兰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杜威劳动儿童

叶兰兰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美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教育理论,否定了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将教育的内涵外拓到社会生活中,这些教育理念对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劳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2020年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但是,近年来,劳动教育的价值被忽视,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边缘化,“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劳动”,劳动的必要性被弱化;在学校教育中被异化,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异化为惩罚手段或者娱乐活动,使劳动教育的价值被曲解;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将劳动等同于简单劳动、看轻劳动、不愿意劳动等困境。有鉴于此,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等主体的合力,为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1 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他的教学论,其中“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是其思想的核心。杜威将教育与生活看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注重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并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这种民主式教育思想对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无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劳动教育中采用民主式的劳动教育方式更易于使学生接受。

1.1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教育思想之一,指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是统一体。这一命题是基于当时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教育未能融入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教育即生活”,首先强调的是教育要具有生活的意义,要注重教育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从杜威的“经验论”与实用主义教育观来看,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中蕴含着学习的内容,学习不可脱离生活。劳动教育亦是如此,教育者往往忽视了进行劳动是为了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从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教育》中所提到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1],那么也可以说,劳动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其次,杜威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对复杂生活的简单化,在生活的经验中不断学习。教育应该将烦琐的社会生活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又不能将其置于复杂的社会生活于不顾,而要加以引导,使儿童在日常生活背景中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在经验中学会生活。因而,“教育即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改造社会生活的意义。劳动与教育一样,都是生活的需要,不可将劳动与生活脱离,亦不可将劳动教育简单地看成一种学习过程,而应将劳动生活化,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2 从实践中探索真知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是指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学问,其中的“做”指“参加社会生活”,“学”是指求得学问、知识。他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儿童天然具有社交、表现、制作等能力,学校应该营造出完全社会化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杜威主张将“知”和“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没有“行”就没有“知”,“知”从“行”来,从“做”中得到的“知”才是“真知”。“从做中学”就是“知行统一”的过程,该方法指的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事的过程中求得真学问。而劳动教育正是践行杜威“从做中学”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劳动的关键在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于“做”,在“做”中学习劳动技能与生活技能,在“做”与“学”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其次,杜威强调要将“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2],这一教学方法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杜威此观点是指不能将“从做中学”局限于简单的实践活动课程中,而是要贯穿于儿童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儿童无论使学习还是生活都能从实践中获得知识与经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劳动教育的重中之重亦是提高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主动性,将劳动寓于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步,使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劳动。

1.3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是指在学校教学和课程体系中儿童是处于中心地位的,要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充分挖掘儿童的智慧和能力,不断激发儿童的潜能。“儿童中心论”是杜威对现代社会教育中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儿童不被重视、对儿童进行消极管理等现象的猛烈批判。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消极对待儿童、缺乏针对性的简单粗暴式教育等,这种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利于促进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他认为,学校管理的一切,包括教室的安排、书本的编排等都是为儿童的学习准备的,学校的管理要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需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能力。此外,杜威还认为,学校需要以尊重、保护和重视儿童为前提,依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为其创造有利于儿童自身发展的有益环境,恰到好处地给予儿童引导和帮助,使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重视,自然就成了教育的中心。目前,在我国劳动教育中以“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贯彻的不到位,还存在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教育者在劳动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负责布置劳动“作业”,缺少亲身示范;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学校以及教师安排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不清楚劳动的方法与技巧,盲目地完成劳动任务,最终必然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明显。

2 我国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取代了“人工劳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在此社会潮流下,家长以及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劳动在家庭以及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劳动教育被异化、淡化和边缘化等问题普遍存在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劳动教育之中。

2.1 社会劳动教育边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3]一直以来,劳动教育都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社会劳动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关键一环,社会大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劳动教育效果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劳动价值观的确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社会中的有效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倾向严重。

一是学生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岗位的供应存在着矛盾。无论是学生自身对劳动的渴求,还是“迫于”学业或者就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劳动岗位的需求。但就学校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却未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与场地,同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社会的有效资源与学生的需求不能合理配置,使得劳动岗位供应不足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劳动岗位不匹配;二是“键盘上”的劳动逐渐取代体力劳动。“当下不少劳动已经或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4],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多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运用,此外,受传统轻视体力劳动观念的影响,劳动被看作是一种无须智力参与的活动,靠知识“吃饭”“挣钱”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三是一些错误的劳动观念在整个社会中传播。辛勤劳动、热爱劳动等中华传统美德慢慢被淡化,“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思想在社会中有所蔓延,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人们的劳动价值观产生了偏差。

2.2 学校劳动教育异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的同时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视不足,甚至产生了异化现象。

一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一种惩罚手段。部分中小学校甚至高校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当学生犯错误时,会惩罚其打扫卫生,将劳动异化成为“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不是培育孩子的劳动价值观,而是已经蜕变成为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手段(孩子犯了错误似乎就要用劳动赎罪)”[6],这就致使部分青少年对劳动教育产生曲解,片面地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变相”的惩罚措施,进而导致青少年对劳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劳动本身是十分美妙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关联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二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一种娱乐,在学习之余组织学生参与某项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活动”“放松”。现在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以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开展的,比如在学期期末带学生去工厂、果园或者农村去开展一次“劳动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散散心”“解解乏”,舒缓紧张的学习压力。其实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就是带学生“活动”一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教育,这种“活动”式的劳动教育没有真正让学生动手、出汗,最终也是收效甚微。三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一种技能培训,把劳动教育看成是学习某项技能的过程。劳动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劳动技能的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经验,但是多数学校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如某些工科院校将“金工实习”代替了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将劳动教育异化成为技能的学习过程有违劳动教育的实质和目的,这种教育方式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劳动的主动性。

2.3 家庭劳动教育淡化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家长普遍奉行“唯成绩论”,以成绩高低来标榜孩子的优异,而注重对孩子劳动能力培养的家长微乎其微,甚至在有些家庭中孩子被“保护”起来,家长不让其参加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对于青少年来说相对匮乏,家庭劳动教育逐渐淡化。

一是传统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士”“金榜题名”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坚持“学习第一位”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孩子将时间“浪费”在家务劳动上,这就致使部分学生从小缺乏劳动锻炼,没有培养良好的劳动的习惯,家长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导致家庭劳动教育淡化。二是在家长的长期“保护”之下,青少年不会劳动。很多青少年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与溺爱之下,很少参与家务劳动,甚至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现在很多的青少年都难以上手。即使孩子主动提出要做家务时,家长也会以“你不会”“越帮越忙”等理由打消孩子的劳动热情,也使孩子逐渐丧失了劳动的兴趣,因此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基本上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三是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长大的青少年不愿意劳动,劳动意识淡化。如今,当代的学生大都缺乏独立生活的锻炼,自理能力较差,仍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7]。他们未从小培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意识,缺乏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也就导致了部分青少年劳动意识淡化的现象。

3 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

当前,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影响,我国在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将劳动教育异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面临瓶颈之时,需要吸收杜威教育思想中积极先进的成分,加以借鉴,提高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

3.1 立足社会生活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人生也靠劳动缔造。没有离开劳动的生活,也没有离开生活的劳动,劳动与人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开展劳动教育,正如杜威先生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必须和生活相融合,要寓教于生活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杜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论,同样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相统一的重要性,必须要把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统一起来,使青少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体验社会生活。

首先,要回归体力劳动教育,增强青少年劳动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当前的人们普遍存在着重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怪象,而体力劳动作为“透视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理论工具”[8]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回归体力劳动教育是首要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长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孩子学习之余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学校可以开展自我服务劳动、班务与校务劳动、工艺劳动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城镇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相关劳动活动,农村学校可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参加农事生产等活动,让学生在田间地头干农活、辩农物。其次,社会有关单位和机构要为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为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和场所。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全面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资源,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学生共青团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农事活动、工业生产、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具体劳动实践。最后,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应该将尊重劳动践行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尊重每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劳动是生命的底色,青少年应将劳动付诸社会实践,热爱每一份工作,珍惜每一次劳动过程,在劳动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2 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

杜威先生的“儿童中心论”就是指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当作教育的中心内容,而当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忽视了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在大多数学校中缺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不重视,部分学校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由此就导致了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目标,未能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的中心。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向学生传播正确的劳动观,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其在劳动中不断磨炼意志,增强本领。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出发,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师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白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一环,要将劳动教育寓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除了学校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外,教师并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注重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如教师可以为喜爱手工的学生组织班级手工活动、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举办创新大赛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劳动积极性。最后,教师要传播正确的劳动观。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劳而获、快挣钱的错误思想,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导,传播正确的劳动观。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一切物品都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的,光荣属于劳动者。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们每日的生活物品是如何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出来,让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中产生劳动光荣的认同,发自内心地产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此外,教师还要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3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知识只有从实践中获得。青少年劳动技能的提升应该是“从做中学”,只有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动手能力,使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逐步懂得美好的生活在于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价值。

首先,“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启蒙性、情感性和生活性作用”[9],家庭是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的最好场所,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教会孩子学会日常的家务劳动,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动手探索。比如,当孩子对某一项家务产生兴趣时,家长不要打消其好奇心,此时应该给予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后让孩子大胆尝试,无论其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对于一些不愿意劳动的孩子,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每日必须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每周参与一次家庭大扫除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劳动,如做一次家务活增加零花钱或者奖励一份期盼已久的礼物等,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劳动主动性,只要是恰当的能够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劳动意义的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其次,“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生活”[10],学校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劳动实践,让学生清扫教室、搞好宿舍卫生等。教育者还应依据学生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适度的劳动任务,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农村、工厂、食堂给学生上一堂劳动实践课,让学生动动手、出出汗,在亲手实践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一方面使他们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为人处事,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此外,需要结合“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劳动,以促进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增强公共服务意识[11]。将优秀的劳模事迹、先进的劳模精神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光荣”,在敬佩与感动中主动劳动,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4 结 语

综上所述,自杜威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陶行知、蔡元培、胡适等人的研究及传播,在中国本土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并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劳动在教育体系中面临着异化、边缘化的现实境况,同时,学生存在的劳动价值观取向功利化、劳动娱乐化、劳动技能水平弱化等突出问题,亟须通过教育来解决。以学校劳动教育为着力点,以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为重要支撑,全方位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劳动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劳动中不断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杜威劳动儿童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让我们摇起橹来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杜威传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