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颖,王善虎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皖北文化集淮河文化、老庄文化和楚汉文化为一体,是安徽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之一,久负盛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具有兼容性、独立性、地域性、过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而皖北民歌是皖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说唱文化,具有粗犷朴实、色彩明快的特点。如皖北的宿州、阜阳等地在文化、语言等方面具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同时渗透楚、吴文化,民歌风格粗犷豪迈、节奏平稳、旋律起伏。代表作有《摘石榴》《地上黄河几道弯》等在全国家喻户晓的民歌。皖北民歌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实质是传统民俗文化与文化环境的融合问题。一方面,通过皖北民歌传承发展策略的探索,以此为案例探索皖北传统民歌说唱文化在当下文化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和传承之路;另一方面,传承和发展皖北民歌的过程实质是皖北民歌体系化、规范化,自我规范、自我创新、自我升华的过程,有利于促进皖北民歌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昌盛。
皖北民歌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人文为创作背景,吸引众多高校将皖北民歌纳入声乐教学中。皖北民歌作为安徽民歌体系的重要部分,是皖北人民生活艺术的结晶。言词朴实、题材生动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皖北人民真实生活状态[1]。纵观现有的文献,对于皖北民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于皖北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民俗文化特征为研究出发点,重点阐述皖北民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如《基于皖北民歌中的地域民俗文化研究》一文中,阐述了皖北民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通过对皖北民歌进行民俗风尚的精神解读、民俗文化探析以及民歌地域民俗文化的传承思考对了解皖北民歌及地域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基于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与当下教育结合为研究出发点,重点以某一皖北民歌类型入手,探索教育领域对皖北民歌传承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并探讨其教育模式。例如,史航旗等[2]撰写的《皖北非遗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研究——以凤阳民歌为例》《地方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皖北地区五河民歌为例》两篇论文中,分别以凤阳民歌和五河民歌为例,从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歌教学来看,皖北民歌作为我国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在我国民歌文化中独具特色,高校声乐教学是新时代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编写特色声乐教材,培养本土意识,同本地民歌传承人合作等途径把皖北民歌引入高校声乐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解决声乐教学模式,而且在高校教学中皖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三是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讨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特定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成就了皖北民歌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荣蓉[3]的《安徽民歌的审美特征与文化传承》一文中,从安徽民歌的色彩美、形式美以及时代美三个方面探讨安徽民歌的审美特征。又如袁茵[4]的《皖北民歌的文化传承策略》一文,通过皖北民歌的题材类型为切入点,真实地反映出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了皖北民歌的发展。
皖北民歌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皖北民歌背后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的皖北文化是古淮河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北民歌自由奔放、质朴豪爽、侉腔侉调,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5]。可以说,对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探究,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
首先,皖北民歌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皖北民歌的内容并发扬光大,能够让优秀的文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不仅对于皖北民歌自身的发展、保存、传承有十分有益的作用,也有利于为皖北地域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栩栩如生的理论和实践素材。
其次,研究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有益探索[6]。我国历史悠久,各类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可谓纷繁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文化产业的形成,都使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现状和亟须解决的论题,即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之中,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如何在当前的文化大环境下展示自身的魅力与风采,皖北民歌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皖北地区民俗民风的生动展现形式,在这一论题上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对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下文化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探索,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皖北民歌自身的发展。
最后,探索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是我国当前倡导文化自信、提供优良文化环境的迫切需求。我国当前纷繁复杂的文化形势,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只有包括皖北民歌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通过传承、发展与加工融入当今新时代的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改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文化环境,不断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具有悠久历史的新鲜血液,在当下文化浪潮中熠熠生辉,绽放出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因而从这意义而言,探讨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也是我国当前文化环境的客观需求,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不仅能够促进皖北民歌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代表了其背后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下的融合,以及当前我国文化大环境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渴求。
皖北民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皖北文化之一,是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代表,必须发挥其文化的独特优势,整合皖北民歌自身的文化特点,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皖北民歌的内容并在当下进行发扬与传承,能够让优秀的文化资源在当下具有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7]。因此,充分挖掘皖北民歌资源,对优秀的文化应予以重视和传承,让世世代代都熟知皖北优秀的民歌特点和唱法,并世代传唱,从而保留难得且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充分挖掘皖北民歌资源、整合皖北民歌体系特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分挖掘皖北民歌资源,整合皖北民歌体系特点,是当下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收集、整理、挖掘的皖北民歌资源越丰富,抽象出的特征更鲜明,才能越有效地发挥其自身的传承力与影响力。皖北地区存在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类型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浓郁地方特色,还蕴含传统文化内涵。诸如皖北民歌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传承。否则巧妇难下无米之炊。但在实践中,皖北民歌的内在资源有一大部分尚未有效保护、发掘和利用的。因此,在探究当下皖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着重落实优秀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工作。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传承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网络、信息技术甚至录音摄影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口述、笔录是仅有的传承保存形式,而对于民歌艺术而言,笔录的形式几乎停留在曲谱、歌词、描述上,无法形象记录其核心特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笔录内容大多已经失传,因此,一代代民歌传承人就成了皖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活化石。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融媒传播手段,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文化及其非遗项目具有教育的天然目的,它能够熏陶人、教育人、提升人,为此,我们开展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于像皖北民歌等优秀的非遗项目认知程度不高,而且皖北地方缺乏有效保护与传承措施,导致诸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严峻问题[8]。如皖北民歌《摘石榴》,它是一首流传广泛的皖北民歌。相传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从五河地区流传到安徽、山东、江苏、河南等十几个县市省以及全国各地[9]。首先就是通过最原始的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在田间、巷尾被劳动人民演唱,数百年间,由于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频繁交流,受到五河《摘石榴》的影响,相似的方言、相似的文化、相似的表达方式,使《摘石榴》在这些地区很容易为民众所接受、理解与传播。要广泛遍访、充分尊重、深入调研各皖北民歌传承人,通过有效采集、组织、调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承人队伍,定期组织传承人研讨这样一支传承人队伍便于未来皖北民歌的发展传承,再创造和再创新。
在口头传播的过程中,民间文学的结构和套路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此过程中,民歌的典型结构和特定的韵律总会被不断重复,核心的情节和母本则不会被改变,它是主题的传承延续。但即使是同一位歌手演唱的同一首歌曲,在每次演唱的时候,都是一次新的创作过程。在这种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歌手会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环境来演绎这首作品。但这种演唱模式相对稳定,因为听众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已经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文化教育,习惯于接受耳熟能详的传统模式,熟悉的韵律和主题给听众带来了固有的期待感同时又能获得改编后带来的新鲜感。从这个角度看,五河民歌《摘石榴》的传承与发展的并存的,在传统模式上传承,在传承上发展和创新。
如前所述,皖北民歌这一优秀的非遗文化遗产必须在保护中传承,在保护中发展。只有保护好这些优秀的皖北民歌,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才能得以发展。一方面,这种创新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人是推动历史进步的社会人,人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推动诸如皖北民歌等非遗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让其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民歌的土壤始终在民间,在社会大众中间,专业的皖北民歌传承人是皖北民歌的集大成者,大量的民歌内容还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这与方言的研究同理,语言学家是方言的集大成者,但大量的方言在民间仍然广泛使用,当地人,尤其是老者,是皖北民歌潜在的传承人和使用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主体。因此,皖北民歌要想充分挖掘其内容,认真剖析其特征,应从皖北人民群众中寻找和拯救失传的民歌,让其重见天日,焕然一新。同时,通过寻访古籍、书籍、期刊等媒介传播,如民间有许多《摘石榴》小调手抄歌本流传便是最好的例证。1950年,霍锦堂改编的三人小戏剧本应该是《摘石榴》书面传播的开始。195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民歌选集》,这是《摘石榴》真正意义通过书刊进行正式发布和传播,也使得这首民歌开始广泛流传[10]。利用不同传播手段,深入民间调研、采集,利用有效方法提高群众积极性,鼓励当地人民群众提供相关素材,都不失为梳理皖北民歌内容的有效手段。
此外,将民歌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有效的传播也是一种创新发展。比如,改编成器乐曲。2014年,由毕长城、贾延飞主编的《中国民歌钢琴曲集·汉族卷》,收录有赵德轩编配的《摘石榴》钢琴曲[11]。充分挖掘皖北民歌资源、整合皖北民歌体系,这是皖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其他各项工作才有抓手、有依托。还可以将民歌改编成舞蹈作品进行传播,如孙叶莉根据《摘石榴》编排的花鼓灯舞蹈,不同地区的花灯舞又接受了不同地域的曲种、剧种或民歌的影响,进行了改编,又成为民歌传播的另一种方式。还有将《摘石榴》内容编为广场舞动作,如阿娜的《摘石榴》广场舞。或者用民歌作为广场舞的背景音乐,都被人民大众所喜爱,也促使了民歌的广泛流传[12]。
谈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发展,我们避不开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教育。一方面,当下皖北民歌的发展与传承,在现代融媒传播手段的使用上需要通过技术的传播,只有运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创新传承和发展皖北等优秀的非遗文化遗产。基于此,运用当今发达的5G、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融媒技术手段和方法创新发展皖北民歌。即是充分挖掘皖北民歌的特色和亮点,在保留其原始风味的基础上,包装加工成符合当下各类融媒平台特征的宣传品,如短视频、vlog、图文攻略、访谈日志等,保留皖北民歌的精髓与特点,并在表达上赋予其一定的冲击力,充分利用各大融媒平台进行推广传播,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热爱皖北民歌,甚至参与到皖北民歌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去。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教育的手段和功能,创新发展皖北民歌。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作用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践课堂设置在皖北大地上,邀请传承人和讲述者深入课堂进行交流,定期组织教师队伍与传承人队伍进行交流研讨,不断丰富教材和教学方法,打造非遗民歌教学基地。将课堂打造成为皖北民歌传承者与发展者的培养基地,将学生打造成优秀民歌艺术的鉴赏者、保护者、传承者、宣讲者、表演者和创新者。诚然,从高校皖北民歌音乐教学实践看,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以皖北民歌中的凤阳民歌为例,对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皖北非遗民歌存在教材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保障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这不利于皖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鉴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文化自信,皖北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以高科技为载体的融媒技术和教育中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功能的充分运用才能创新发展皖北民歌,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综上,皖北民歌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深入挖掘皖北民歌资源、整合皖北民歌体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等融媒传播手段,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功能,推进皖北民歌与当下文化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在发展中创新,在互融中传承,是当下皖北民歌传承与发展有效的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