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及对策

2022-03-17 18:34胡雯雯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母体逆向

胡雯雯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在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时空场域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而紧密,推动多元文化交融,实现全球经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深刻指出:“全球化时代最重要、最危险的冲突是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事实上,由于不同的人文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文化多样性由此产生。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常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如此,便产生文化冲突现象。文化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或者是一种文化经过消化吸收融合之后形成另一种文化模式。[2]在我国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受西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生成对西方文化接受和认同,显示出强烈的逆向文化冲击倾向,消解了中国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对于我国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故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应对逆向文化冲击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顺畅开展以及提高交际者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逆向文化冲击的概述

“逆向文化冲击”亦称“反向文化冲击”,由“文化冲击”演变而来。逆向文化冲击的定义与文化冲击的定义非常相似。[3]“文化冲击”一词由美国人类学家欧贝格(Kalervo Oberg)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4]文化冲击是跨文化交往视角下个体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文化冲击主要指向于那些身处异文化环境的个体,并关注其产生的焦虑、挫败、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而“逆向文化冲击”即那些在客体文化中遭受冲击的个体,在复归母体文化之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症,进而引发心理和社会压力。一般而言,“逆向文化冲击”普遍存在于脱离母体文化较长时间的本国人员。研究显示,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脱离母体文化的本国人员也同样存在“逆向文化冲击”现象。毕竟“逆向文化冲击”表现为一种心理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面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在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此消彼长”的倾向,即对本国传统文化兴趣逐渐消减,对外来文化兴趣逐渐增强。这就导致交际个体对母语文化身份产生迷失,甚至是焦虑。“逆向文化冲击”的心理过程类似于一种“情绪过山车”的过程,基本表现为: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适应阶段的模式,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5]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处于“逆向文化冲击”的个体才能实现文化适应,情绪最终得到恢复。

二、跨文化交际中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逆向文化冲击的原因主要归类为两个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均对交际个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逆向文化冲击因人而异,不同人具有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此个体因素(性别、年龄、性格、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是逆向文化冲击产生的重要因素。但是,包括思想准备、文化认同、母体文化熟悉度等环境因素亦是产生逆向文化冲击的重要原因。

(一)个体因素是逆向文化冲击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考察跨文化交际中逆向文化冲击现象时发现,包括性别、年龄、个性、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均对逆向文化冲击产生影响。从性别来看,女性由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虽然其具备语言学习上的优势,但在逆向文化冲击中表现得比男性更为明显。究其原因,在于男性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女性则在适应了一定的文化类型之后,再重新适应母体文化则比男性更为困难。从年龄来看,在跨文化交际中,逆向文化冲击与年龄存在较大的关系。年龄与逆向文化冲击呈现负相关,即年龄越大,逆向文化冲击越小,反之亦然。从性格特点来看,个体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即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等。[6]性格特征中具有外倾性、自觉性、开放性、稳定性和宜人性等趋向的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较低,并且能主动寻求信息和帮助,降低不确定性和焦虑感。由此可见,性格特点上具有积极倾向的个体更加容易适应文化差异。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的逆向文化冲击低。原因在于:已婚人士具有伴侣的支持者角色帮助,而单身人士倾向于认同异域文化,导致遭受逆向文化冲击更大。从宗教信仰来看,宗教信仰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审视的重要因素。在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巨大,且一旦形成,较难改变。因此,对于那些宗教信仰较强的个体而言,遭遇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较大。

(二)环境因素是逆向文化冲击产生的核心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跨文化交际中的逆向文化冲击现象,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导致文化迁移现象,衍生逆向文化冲突。逆向文化冲击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思想准备、文化认同、母体文化熟悉度等方面。[7]从思想准备来看,由于目的语与母语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应对准备。以思维模式为例,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式的,而西方人的思维则表现为直线式。假使跨文化交际个体在思维把握上缺乏思想准备,就可能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从文化认同来看,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地理、人文、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文化距离在所难免。对于跨文化交际个体而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决定逆向文化冲突的强弱。一般而言,对于文化距离近、文化认同强的个体,经历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就小。从母体文化熟悉度来看,跨文化交际个体对母体文化认同程度、熟悉程度将直接决定逆向文化冲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个体对母体文化的熟悉程度高,逆向文化冲击就低。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保持与母体文化的熟悉度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当然,母国对个体的态度亦对逆向文化冲突产生影响。母国国内人员将个体视为同胞,给予良好的社会待遇,将有效改善逆向文化冲突的程度。

三、跨文化交际中逆向文化冲击的应对策略

逆向文化冲击对身处于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体影响巨大,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层面,经常会造成个体心理上的焦虑感,更有甚者要入院治疗。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个体在逆向文化冲击下,往往又表现为难以适应而坚持自我,从而陷入被误解甚至被批判的尴尬处境。正如适应文化冲击一样,应对反向文化冲击,重新适应母文化也是需要时间的。[8]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个体,必须要重视逆向文化冲突,从个体适应和环境适应的视角出发,对母体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适应,并生成对母体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个过程就是跨文化适应的过程。“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加速,跨文化适应这一术语应运而生。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交际者面对陌生文化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作出自我调整,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跨文化认同(interculturalidentity)的过程。”[9]交际个体在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时,需要解决的也就是跨文化适应的问题。

(一)强化自我心理调适,实现个体适应

个体适应是实现逆向文化适应的关键。逆向文化冲突,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心理冲突,那么,个体对母体文化的适应,理应体现为个体的心理调适,即将心理上对母体文化的排斥感、应激感屏蔽,在心理上重新认识和融入母体文化,实现文化再适应。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纠正认知偏差。跨文化交际中的逆向文化冲突,往往是由于个体认知偏差导致的。对于那些重新回归祖国的个体而言,因其长期经历西方文化的浸染,不知不觉在身上显示出一种先入为主的优越感,自认为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的熏陶,高人一等,对母体文化产生负面情绪和负面评价。譬如:在西安防疫中,一位女性不配合进行核酸检测,还对防疫人员说:“我不是平民百姓,我在美国待了七年。”事实上,这是一种心理认知偏差,对于回归母体文化的个体重新适应没有任何好处。对此,要规避逆向文化冲突,必须要纠正认知偏差,寻找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最佳平衡点,不卑不亢,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不足,及时改正,才能实现逆向文化适应。

2.抵制西化情结。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进一步显示,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时,伟大的抗疫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因子。同时,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里,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跃变,同样展现中华文化的优势。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仍然有西方文化优于中华文化的代入感,言必称欧美,这是典型的西化情绪,对于逆向文化适应百害而无一利。对此,必须要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规避心理上的西化情绪,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宣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中西交融、扬长避短”的原则,对文化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展,而对文化糟粕予以大胆抛弃,久而久之,就会减少逆向文化冲击。

3.贴近时代脉搏。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认识到中国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贴近时代,感受时代发展的洪流,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当然,部分个体至今仍然怀念过去,迷恋过去,这是不可取的,对于逆向文化适应是不利的。应主动调整心态,客观接受时代发展,主动顺应时代潮流,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价值。

(二)及时疏导消解情绪,达成环境适应

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逆向文化适应过程是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并重新形成对母体文化认同感、自豪感的过程。当然,并非每一个个体都能实现逆向文化适应,这与个体的适应能力相关,更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相关。对此,个体必须要从环境适应着眼,做好以下工作。

1.主动融入集体。中华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这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明显不同。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的成就是集体的赋予,是集体认同、信任和支持的结果。对此,个体要消解逆向文化冲突,应改变个人主义倾向,主动融入集体,参加集体生活,强化与周围的沟通,坚持母体文化身份认同,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积极的情绪,实现逆向文化适应。

2.提高应激能力。良好的应激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关键[10]。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突发状况,譬如:由于文化的差异,对方的宗教信仰可能会被忽视,以致于侵犯了宗教信仰,那么,心理应激能力就会发挥良好的作用,毕竟,对方是无心之过,用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就会使交际顺畅开展,而用感性的态度来处理,就会加重消极情绪,造成交际障碍。对此,个体应提升应激能力,以积极心态开展交际,加强耐力训练,强化逆向思维等,以确保交际的成功。

三、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中国走向全球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不可避免。西方国家基于自身文化的优势,实施文化渗透战略,导致部分跨文化交际个体因文化冲突而陷入“崇洋媚外”的泥淖,甚至在文化中迷失自我,即使回归祖国,也依然表现出逆向文化冲突。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逆向文化冲突”现象,必须要认真分析其内在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要坚持母体文化认同,深入了解母体文化和风俗,加速融入母体文化生活,多渠道参与母体文化培训,处理好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关系,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逆向文化适应,生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优越感。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母体逆向
逆向而行
蒲公英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高校外事工作中的中德跨文化冲突与对策: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学院为例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