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校际合作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3-17 18:07韦文珺韦储学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际外语交流

韦文珺,韦储学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保障和提高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素养,使教师明确专业理想,形成专业自我。教师发展有助于个人、专业和社会的发展。①B.Bell&J.Gilbert,Teacher Development:A Model from Science Education,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6.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因此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教师发展能力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大学外语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中坚力量,虽然其专业能力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总体来讲,与其他学科教师队伍相比,其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很大差距,目前专业素质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自身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有待提高;(2)教师的教学法知识和教学技能并不令人满意;(3)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尤其薄弱。②徐锦芬:《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4期,第19—26页。因此,大学外语教师如何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校际合作发展研究现状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认为,教师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形成”,因此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教师间的“社会性交互行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合作发展已越来越为外语界学者所关注。作为一种通过跨校合作形式与他校外语教师或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科研与实践的专业合作发展模式,外语教师校际合作日益受到外语界的重视。

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重视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教师合作是教师从特定专业的知识库中提取知识,让他们在工作中变得更加有能力、有信心的一种活动①J.Feldman,“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Support Teacher Development:A Social Practice Theory Perspective”,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40,No.1,2020,pp.1-8.徐锦芬、文灵玲、秦凯利:《21世纪国内外外语/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比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第29—34页。,一个参与各方在平等基础上相互支持、资源共享、旨在促进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合作作为一种支持教师实现教学实质性改善的一种模式,在国外教学环境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②Darling-Hammond & L.Diversity,“Equity, and Educa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 Kappa Delta Pi Record, Vol.49, No.3,2013,pp.113-115.

在国内,学者们也对教师合作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季春丽③季丽春:《英语教师跨校合作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教育探索》2011年第4期,第61—62页。从教师意愿、校际合作的性质、授课内容及硬件设备等方面对外语教师校际合作发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校际合作具有现实意义。袁燕华④袁燕华:《校际合作、准确定位——我国外语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5 期,第20—23页。认为校际合作是外语教师培训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对教师日志的记录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闫芳⑤闫芳:《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河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姜进⑥姜进:《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远程校际协作学习实践策略研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第21期,第168页。以及任剑锋、焦宝聪、方海光⑦任剑锋、焦宝聪、方海光:《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际交流与协作专业发展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第90—93页。认为,线上交流合作是校际教师合作最有效的实现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文秋芳教授在2017年提出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⑧文秋芳:《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第1—9页。,该框架同样适用于校际合作的教师学习小组。之后,她又不断地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⑨文秋芳、张虹:《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外语界》2019年第6 期,第9—17页。,使之成为可以指导校际合作发展的重要理论。沈红伟、姜海霞⑩沈红伟、姜海霞:《高校英语教师校际合作共同体建设与实践研究》,《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1年第1期,第86—90页。在这一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其中运行机制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虽然对大学英语教师合作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正如徐锦芬、文灵玲、秦凯利等学者发现的那样,“与国外相比,国内外语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的文章较少,进展相对缓慢”⑪J.Feldman,“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Support Teacher Development:A Social Practice Theory Perspective”,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40,No.1,2020,pp.1-8.徐锦芬、文灵玲、秦凯利:《21世纪国内外外语/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比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第29—34页。,开展校际合作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影响,实施效果并不好,且相关研究相对薄弱、成果不足。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校际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以期促进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二、外语教师校际专业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校际合作中,高校外语教师通过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科研理念和方法,形成一种互助的学术氛围,促进共同进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重重困难,需要参与者认真思考、及时解决。

(一)对合作发展的意义及实施途径认识不足

对于大部分的教师而言,校际合作是一项新兴的活动。很多人都对这一机制不甚了解,所以不敢轻易尝试。他们也对于校际合作的优点、好处以及如何实现这一活动并不清楚。这是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正常态度,这也是阻碍校际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因素。教师们不敢尝试,且真正实践一项新的活动对参与者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参与者们没有足够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指导,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基于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想尝试。

(二)线上线下交流存在短板

实施校际合作发展,适时适地的交流、沟通是必备手段。影响校际教师合作发展的问题中,沟通、交流是客观困扰因素之一。线上线下交流的数量、质量影响合作各方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虽然面对面的交流能让各方更好理解对方的需求且促进信息交换和能力提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之间的距离、合作团队成员的时间安排等,不同学校之间教师之间不能经常或定期见面,导致教学及科研方面的信息和话题无法得到及时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虽然线上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进行及时、有效沟通①任剑锋、焦宝聪、方海光:《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教师校际交流与协作专业发展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第90—93页。,但是线上交流会议仍存在许多不足,如线上交流变成团队中少数几个人的交流会;或是缺少互动,没有做到真正的经验、思想交流;或是缺少线下交流那种直接、亲切、坦诚的交流,因而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减少。同时,环境与设备的可靠性影响线上交流效果。线上交流时,参与者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同样会影响交流效果。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校际外语教师专业合作活动中线上线下交流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师合作意识、意愿不强

合作意识是参与合作活动的前提,是提升合作发展能力的基础。虽然合作发展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但一些高校外语教师对开展校际合作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在课余时间参加此类活动,或是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想在自己的教学、科研上花费太多时间,因此不愿意参与合作交流活动。在他们潜意识中,这一类活动并不能对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或是他们觉得在这一类活动上获得的知识或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他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参与相应的活动,而在活动中所能收获的东西却不多,很多内容对实际教学或科研实践来说不够实用,或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教师们在参加这一类活动时像被迫完成任务一样。因而,他们不太乐意参与这类活动,或不愿积极思考如何改进校际合作发展的内容、途径等。

(四)合作目标、领域不明确

合作目标和领域不明确这一问题也困扰着许多想要参加校际合作发展的教师。虽然教师们组建了跨校合作团队,但是由于每一位老师专业方向、研究兴趣或是每位老师想要研究、探讨的方向不尽相同,合作团队很难明确定出一个具体的且符合团队所有成员的领域和目标,所以很多校际合作活动的主题无法精准聚焦。②孙磊、田忠山:《“后方法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师合作发展模式探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第94—95页。这就导致有些老师虽然积极参与了校际合作活动,但是他们在团队内开展学习或研究时,所设定的目标对他们来说并不熟悉,或并不是他们擅长或真正想要深入探讨的领域,或是由于能力所限无法提出比较有价值性的意见,因而影响了他们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校际合作的效果不好。

(五)合作任务设置不当

在一些合作小组中,为了实现相应的合作目标,有时布置给成员的任务会过多或过少。前者会导致教师在正常的授课科研之余要花很多时间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分身乏术,让小组成员对校际合作有抵触情绪;而后者虽然不会让教师感到有太重负担,但是会相应拖慢合作活动的进度,在某一任务上花费太多时间,从而导致其他需要重点完成的部分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组内的氛围也很重要。合作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且由于讨论交流不方便、不充分使得分享、交流不畅,不利于合作小组的发展。如果合作小组成员没有充分沟通、互相信任、提出自己的合作目标,不明白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不明确合作内容中的主次关系,那么这些问题都会一直伴随着合作小组且难以解决。③④文秋芳:《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3期,第1—9页。

(六)学校、院系方面重视不够

对于学院及学校来说,校际合作也是一个新的内容。没有完整全面的方针及政策参考,领导层也很难就校际合作的开展进行推动、指导及监督。领导层面不对校际合作进行宣传与推动,就会进一步影响教师们对这一活动的积极性。他们会认为校际合作的开展并不是学校所提倡、鼓励的活动,学校对于这一类活动的支持,或者说对于这一类项目的申报的把控也比较严格。

校际合作活动涉及参与活动的教师个体的主观意志及其所在学校、学院(系)的支持。在许多学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外语院系一直都是边缘学科,不受学校重视。在资源分配及相应的活动组织方面,学校方面给予的支持有限,而且学院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的重视度、支持力度不够,包括校际合作发展等方面的教师能力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由于缺乏相应的支持,再加上自身动力不足,外语教师参加相应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校际合作发展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①牛万玛吉:《我国高校校际合作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三、提升外语教师校际专业合作发展能力的对策

开展校际合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对策,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合作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让教师们积极参与校际合作,首先需要提高他们对校际合作的认识。邀请专家向教师们讲解校际合作的意义及实施途径,或是组织研讨会让教师们了解这一概念,再在研讨会上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参与者一起讨论。通过增进教师们对校际合作的理解来调动他们对参与这一类活动的积极性。②曾琴:《基于合作教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111—114页。

(二) 完善化线上线下交流,提升效果

沟通、交流是实现校际合作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线下线上合作交流活动各有所长,因此,在校际合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合作内容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好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活动,让参与者获得实惠。准备线下交流时,要充分考虑交流内容、具体交流安排以及时间、地点等必要因素,让参与者做好准备,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促进交流效果的实现。在进行线上交流之前,负责人可以先通过交流、沟通确定交流学习主题。确定会议主题后,主持人做好整合工作,让成员们提前准备好分享内容、分享形式以及要讨论的问题以提高合作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做好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安排,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交流的优势,促进教师的积极参与,从而提升参与者的获得感,促进校际专业合作活动的开展。通过沟通和交流让成员们对交流有充分准备,也让他们了解交流重点,便于合理分配时间以达到校际合作交流的目标。

(三)提高教师的校际合作发展意识和意愿

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强烈的意愿是确保高校外语教师校际合作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提高合作意识,改变参与者对校际合作发展活动的态度,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在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一种互相合作的积极氛围以解决高校教师互相隔离、重视个人的模式。③孙磊、田忠山:《“后方法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师合作发展模式探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第94—95页。同时鼓励教师变被动提升为主动进步,重视通过合作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实现专业能力发展目标。这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益,对整个学院的教师能力发展也有积极推动。通过校际合作学习,教师共同交流,拓宽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相互学习、自愿分享的风气,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助于团队的健康发展。

(四)确定适宜的合作目标

目标是工作的方向,确定了合作目标的活动就如同一艘确定了航线的船,只需要朝着既定的目的地前进;反之,就会原地踏步或误入歧途。校际专业合作发展活动的长期目标就是通过参加校际合作活动实现合作共赢,提升参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因此在策划具体校际合作发展活动时,应该首先确定这一活动的目标,确保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助力教师实现其合作发展的长期目标④文秋芳:《外语“金课”与“金牌外语教师团队”》,《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年第4期,第3—10、90页。,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促进目标的实现。在设立合作小组时,需要考虑到教师们的需求,从教师们最迫切想要解决或提高的入手,设立合作目标进行合作研究,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其中,从而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

教师在选择是否参与校际合作发展活动时,需要考虑团队所组织活动涉及的领域及目的是否与自身需求相符。一旦决定参加校际合作发展活动,就应明确自身的任务和目标,积极合作、主动作为,在学习中进步,在分享中成长,朝着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前进。

(五)合理设置合作任务,激发合作热情

校际合作中,合作任务的布置和合作活动的开展是合作活动顺畅、有效开展的关键。所以具有合作精神、能力有效互补的教师组成合作团队极其重要。①孙磊、田忠山:《“后方法时代”的大学外语教师合作发展模式探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第94—95页。在成立了合作小组之后,各位成员应该首先清楚互助共赢是合作的基调,明白乐于分享、积极探讨才能及时解决合作问题,实现合作目标。②曾琴:《基于合作教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2期,第111—114页。在选取合作任务时,各位成员通过沟通协商,根据各自的优势、特长,积极承担相应的任务。这样,各位小组成员的合作热情及责任感得以激发,从而可以愉快地开展研究并按时完成相关任务,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展示成果,让校际合作发展活动开展得更加顺畅、高效。

(六)“自上而下”推动校际合作展开

校际合作有助于自愿分享、共同进步理念的形成,但是在活动刚开始时,学校、学院方面还需要对参与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③文秋芳:《外语“金课”与“金牌外语教师团队”》,《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年第4期,第3—10、90页。这是调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较好办法。领导层首先推动组织一些校际合作的活动以表示对这一类活动的支持。

在形成了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之后,可以适当调整这一部分的支持力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研究表明,依靠“自上而下”所形成的结构型合作也可以转变为共生型合作④张晓蕾、王英豪:《从“合而不作”到“合作共赢”:对我国校际教研共同体中教师合作现状的探索性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24期,第14—20页。,而经过这种行政力量所构建的合作关系在处理适当的情况下也会对合作小组的合作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自上而下”地推广校际合作,有助于引起各级部门对校际合作这一活动的重视,也有利于地区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结语

作为一种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机制,校际合作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及学院、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交流方式上的不足、合作意识不强、合作目标不明确、任务设置不当、学校重视不够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持续开展校际合作,发现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及实施途径,才能通过校际合作帮助各高校外语教师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促进我国各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校际外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多一点等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