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华,李 楠
(1.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205)
收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文提出的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所必须坚持的“八个相统一”原则是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研究“八个相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探究该原则的理论渊源、梳理其发展脉络,学深悟透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鲜明的政治立场是理论教育的根本特征。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1]69“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86但是,近些年来有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出现了将政治性和学术性相割裂的倾向。比如,有人打着价值中立的旗号,将思政课视为纯粹学术课程,或者借口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否认其科学性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提出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这重申了思政课教学的意识形态性,深化了对理论教育根本特征的认识。
习近平多次强调思政课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他不仅明确提出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2]329、“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329,而且将“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作为“八个相统一”的前两个原则加以突出。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思政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师要坚守政治原则和承担政治责任。它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定不移地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329为教育目标;要坚定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向。“八个相统一”增强了广大思政课教师讲政治的底气,克服了部分思政课教师不敢讲政治的问题,是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根本特征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不是将思政课简单地讲成政治宣传,更不意味着“填鸭式”教学。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就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术性统一起来,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统一起来。具体来说,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要坚守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同时用学术讲政治,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思想疑惑,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教育引导学生。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就是要完整、准确、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全要素和全过程,用科学知识支撑价值引领,用主流价值观引领知识传授。它们是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治性的关键方法。
马克思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并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教育原则是教育目的的直接体现,“八个相统一”从两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根本目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这里的“全面”集中体现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这些素质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习近平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330。该论断明确指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为学生内在的“灵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含了中国价值之魂、信仰之魂和精神之魂。其中,价值之魂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之魂是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仰,精神之魂是指以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而成功的“铸魂”有赖于思政课教学坚持“八个相统一”,不断提升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正如杜威所言:“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5],教育目的内在于教育过程中。因此,作为教学原则的“八个相统一”和作为教学目的的铸魂育人是内在统一的,“八个相统一”是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和实践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八个相统一”体现了新时代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新要求,丰富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内涵。
马克思科学论证了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里的劳动指的是真正自由的劳动,即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和一般性的劳动,这里的教育是真正民主的和全面的教育,是弥补旧的分工所造成的人的局限性的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运用并发展了真正自由的劳动的规定性原理。
1.创造性运用劳动的社会性原理。习近平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7],即强调学生在思政课的实践是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的实践,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的实践。
2.对劳动的科学性有新阐释。劳动的科学性是指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在新时代,劳动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智能劳动。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是要适应劳动的新形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智慧课堂、虚拟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体验智能劳动,为培养大批具有符合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做出贡献。
3.为实现劳动的一般性奠定思想基础。所谓劳动的一般性,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成为劳动生产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通过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为实现普遍性劳动奠定思想基础。
4.“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中”强调“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7],而是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7]作为落脚点。这表明思政课教学不是片面的“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而是真正民主的和全面的教育,这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的规定性的进一步阐释。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者在理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对教育主体的素质有非常丰富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教育主体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他强调“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为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9]18同时教育主体需要有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他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1]594。教育者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当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某些人用领会得很肤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人时,马克思批判道:“这些人的首要原则就是拿自己没有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党完全可以不要这种教育者。”[10]此外,马克思非常重视作为教育客体的青年,他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1]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上,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身一定是受教育的”[9]500。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客体的理论是科学认识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对教学主体有了新要求,新时代的教学客体也有新特点,人们对于教学主客体关系存在新疑惑。“八个相统一”就是在回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客体理论。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中的主导性强调教师必须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330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2]。将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到关键和灵魂的位置,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体的思想。同时,教育主体的主体地位不是先天的,而是教育者在后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并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如果不能用发展着的理论武装自己,主体就会丧失自己的主体资格。为此,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体素质思想在新时代的阐发,而思维要新和视野要广则是对思政课教师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情况、新特点而做出的新要求。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中的主体性强调通过加强对学生认识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3]这些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在理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深化了对理论教育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客体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体和客体辩证统一的思想是我们科学认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关系的理论基础。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有待后来者回答。后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就此问题做出了多种阐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教育者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主导论、主体间论等理论。其中,“主体间”论是处于研究前沿和有较大影响的理论。“主体间”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14]。它主张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都是主体,双方构成“复数主体”与教育内容、教育资料等教育客体相对。这种理论对于彰显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交流互动等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造成了教师的主体责任模糊、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无所适从的问题。[15]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正是在回应上述疑惑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做出的科学阐释。它要求教师要承担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责任,把控教学过程的方向,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它纠正了在实际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主导或者学生主体地位的缺陷,使二者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廓清了因为简单套用主体间性理论而给广大教育工作者造成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是对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主客体关系思想的新阐释。
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原则体系分为根本原则和一般原则。“理论联系实践”是理论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11“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9]12一般原则包括党性原则、灌输原则、批判原则等。“八个相统一”针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原则体系。
“八个相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原则。“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求增强理论对于社会生活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释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对于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心中疑惑问题的回应性,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中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志存高远、不懈奋斗。它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问题“两张皮”和实践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与马克思对于“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一脉相承,又具体运用在新时代的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
“八个相统一”丰富了理论和实践的内涵。“学理性”即学术之理,它不仅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认识,而且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描述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知识性”指要完整、准确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社会各种矛盾现象。“学理性”和“知识性”在揭示理论本质的基础上,丰富了理论的内涵、进一步阐释了理论的功能。“政治性”和“价值性”揭示理论的价值取向。“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和“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将“理论联系实践”中“理论”的含义由真理维度拓展为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维度。此外,“实践性”强调思政课教学中的直观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它不仅强调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而且主张根据思政课的特点进行丰富多样的课堂实践,丰富了“实践”的内涵。
“八个相统一”丰富了党性原则的内涵。党性原则是理论教育根本特征的具体体现,要求在理论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新时代的思政课中,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就是在全国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又要根据各地、各校和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统一性是思政课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多样性体现了各地应该根据各自情况在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因事而化、因材施教,是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然要求。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我党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经验。但是,近些年来思政课建设中存在将统一性与多样性对立起来的问题:片面强调统一性而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或者片面强调教学个性而忽视统一性的要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就是通过统一性来确保思政课的性质和功能,通过多样性调动各地、各校和各个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学实效,从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这体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统一,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党性原则的内涵。
“八个相统一”深化了对批判原则的认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6],批判原则是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重要原则。“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坚持传授主流意识形态,敢于和善于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行批判。这是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片面理解“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的问题提出的。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涉及原则性问题上不敢批判,或者将“批判”简单地理解为“我说你听”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求思政课建设树立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证分析、理性看待各种问题,并在对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中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它一方面在新时代的思政课中继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纠正了一段时间里思政课堂上不敢批判、不会批判的缺点,另一方面通过彻底的批判将批判性与建设性统一起来,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关于在理论教育中坚持批判的原则。
“八个相统一”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是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要原则。马克思经常所说的教育、宣传、鼓动等词语,已经包括了“灌输”的萌芽。同时,无产阶级应该通过革命自己教育自己,“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17],这又有启发的意蕴。“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是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同时,主张通过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让其主动发现知识、得出结论。灌输原则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了无产阶级获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般规律。但是,灌输并不特指“填鸭式”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灌输是指除了自学以外所有的教学方法。显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启发法不仅更有利于灌输的目的,而且本身就是灌输原则的体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明确揭示了二者的本质统一,强调灌输中有启发、启发中有灌输,克服了一段时期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中把二者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八个相统一”创造性提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思政教师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的同时,要发掘其它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它不仅强调利用各种公共手段、场所进行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理论教育,也强调通过塑造教育情景,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同一个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目标一致、功能互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但是,当前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乏力、部分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观点严重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实现和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直面这些问题,将思政课程进一步融入整个高等教育大循环,形成由各种教育渠道、因素、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新格局。它在思政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了马克思关于环境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原理,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育实践将人的活动与环境影响辩证统一起来,是对处理教学与环境关系原则的原创性发展。
综上所述,“八个相统一”紧紧围绕新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从理论教育的根本特征、根本目的、主客体理论和理论教育原则体系四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为什么要开展思政课教学、谁来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理论教育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