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许美玲
关于问学,清代刘开在《问说》里面是这样阐述的: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相辅而行”四字已然对“问”“学”作出了很恰当的解释。而深度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真学善思,在深入的问学中,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种基于学习中心而倡导的旨在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型课堂学习方式,即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导向,并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本体的课堂。只有把握好“问学课堂”的要义并真正落实,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度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发生,而在核心素养时代,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已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要求。目标性问题,让问学有方向;情境性问题,让问学有意义;结构性问题,让问学有效度。为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被动学习展开研究,对道德与法治课堂问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道德与法治课堂问学低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问学课堂的问题从哪里来,以及教师进行问题导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将低效浅层的课堂学习转变成一种深度高效的课堂模式。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问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也借由课堂学习给予学生熏陶、感染、触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精神养料,汲取成长的动力。
通过对我校五、六年级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问学现状调查,围绕“问题学习”主线,对小学问学课堂的制定原则、方法和内容架构等具体细化,进行课堂架构,确保小学问学课堂的“严谨、明晰、具体、专业”。发放问卷217份,收回200份。初步了解了学生课堂问题意识的现状,为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探索提供可信的研究数据。两个年段的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深度学习的问学课堂认识不深,对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的提出本身也缺乏正确认识,这样的模糊现状,导致很多学生给自身的学习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无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还是理论研究与实践,都针对教学模式中学习低效问题,试图跨越学习低效的障碍,都倡导了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学中重构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它们在不同程度丰富了“学习中心”“问题学习”的探索,都鲜明地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撼动的本体地位的特点,虽然尚未明确提出建设“基于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问学课堂“的取向追求。“学习与发展”始终是进行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问学课堂”模式,这种颇具发展力的教学主张,教师更应该大胆地实践,不断创新。
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低效的原因很多,大多数问题的提出者仍然是授课教师。教师在课堂上频频提问,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一来担心打断教师上课,二来怕教师生气而拒绝他们发问,还有部分学生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他们心理怕问、紧张、自卑,种种心理障碍和原因使其不敢提问。另外教学设计方案没有针对性,每个活动的设计与链接质量不高,缺乏层次感,引导性也不强,从设计和规范上都有待进一步有效完善和提高。再者绝大多数课堂问题的提出和情境的设置比较局限,大多出自教材,没有勾连起学生和学习的联系,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缺乏兴趣。问题十分凌乱,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完成教学预设而提问,所有问题的解决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无效性问题居多,以问代学,课堂低效。课堂问题多而杂,质量不高,复述性的机械提问占多数。教师经常代替补充学生不顺畅的表述,表面追求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并非真问、真答。
“问学”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先提问后学习,问题和学习相结合,以问题促进学习,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以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为主线,师生围绕所有的教学问题共同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体让位给学生。问学课堂的问题的来源有两种渠道,一是师生根据教学目标预设的教学问题,这是问题来源的常见形式。二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是教学精彩生成的前提,需要教师的敏锐和教学智慧,这是问题来源的一种高级形式。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蓝本,其作用不可估量。其功能是导学、导思。导学要求教学设计的编写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法指导等;导思要求教学设计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探究性、思考性和启发性。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去粗取精,处理得当,使问题具有探究性、思考性和启发性,通过创建形式多样的活动,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前的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等,落实在课中的分享与交流、问题的思考探究、对话与追问、角色的体验、故事的启迪、思维的碰撞等,延伸到课后的实践活动,努力创设一种充满道德感染力的文化气场,提升主题目标的达成度。
比如,教师在执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一课时,通过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独领风骚的技术创造,把值得探究的教学问题交给学生去发现,实行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感知和理解,并带着有准备的问题进入课堂。除了课堂的主题交流学习活动,还设计了主题延伸活动,让学生继续了解家乡的古代技术创造,升华内化,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表达出来,以求得“以课堂促课后”。同时“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又如,在执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做聪明的消费者”这一单元时,由于这一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买东西,是消费者的角色。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地创设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比如,“大家平时都会自己买东西吗?”“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哪些规则呢?”“你买东西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或印象深刻的事情?”通过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在学生完成了讨论和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商店的老板算错了账,多找了钱给你,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了几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物品,但是钱不够,只能买其中的一件或两件,此时你又会怎么办呢?”通过这种学生熟悉的场景进行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与选择能力,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中,教师要做问题探究的“点燃者”,给予及时的“扇风”,充当“助燃者”的角色,发挥“打火机”的作用和功能,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碰撞、情感迸发尽可能多地提供“火种”,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真诚交流,互动合作的良好学习环境。
在执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从‘白色污染’说起”一课时,教师相机以“使用塑料的利弊谈”为题,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A的观点是“使用塑料利大于弊”,学生B的观点是“使用塑料弊大于利,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学生A:“塑料具有轻便,颜色多样的特点,比如,你要买个脸盆,有木盆、铁盆、塑料盆,你选哪个呢?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塑料盆,因为它很轻,又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图案,而木盆很笨重,也不好看,树木又会遭到砍伐。铁盆也重,声响大,又容易生锈。”
学生B:“使用木盆会导致大量树木遭到砍伐,但是,使用塑料就不会浪费资源吗?你们知道塑料是怎么来的吗?主要是石油,石油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学生A:“塑料制品还具有耐用防水的特性,像我们的雨衣,下雨骑车的时候就很方便。”
学生B:“我们并不否认塑料具有的优点,但当这些东西被扔掉,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堆积如山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目前,我国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而塑料被埋在地下几百年都不会分解的,如果把塑料拿去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
经过正反双方的唇枪舌战,学生都能在这个思维碰撞的活动过程中感知塑料给生活带来的利与弊,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此时,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要怎么做才能化弊为利,把减少污染的“金点子”写下来。教师这样及时又高效的“导”,很快地点燃了学生问题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要想学生在学习上举一反三,最主要是教师必须打通学生的学习要道,当好“链接师”的角色。当学生对新知感到困惑时,教师要以旧唤新,以旧引新;当学生对知识掌握较模糊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帮助其梳理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教学问题的思考,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层次把握,借助“问”与“学”,在无形中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与法律”一课设计四个情境,展现法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此,教师链接了课内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设计了“为什么坐电动车时得戴头盔?”“为什么我们走路开车都需靠右侧?”“到了上学年龄不到学校上学可以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打工赚钱?”“为什么学校周围不能开设网吧?”“为什么12岁前不能骑自行车上学?”等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
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既好奇又有兴趣。通过问题的探究,学生知道了靠右侧行走、驾驶,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可以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等,是受《中华人民道路安全法》规范和保护的体现;六周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正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范和保护的反映;学校周围不能开设网吧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中有明确规定;年满16周岁才能参加工作,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规范和保护人们的劳动权益。随着思考的深入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发现习以为常的生活行为背后都有法律的身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从而形成了法律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发现并思考问题,在真实的活动中探究生活。教师只有做好问题探究的“链接师”,才能在和谐的师生对话中打通学生个体经验与课堂学习的通道,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参与。
深度对话可以拉近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共鸣。教师要做师生课堂深度对话的设计师,让师生的深度对话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思考的状态,探究和发现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发表不同见解,使学生的理解分析、总结归纳以及合作能力得以锻炼,使其情感体验也更加丰满,促使学生在课堂讲真话、论真问题、探真生活,让问学课堂真正走向深度学习。
接着刚才的第三部分的话题,在学生对法普遍感知的基础上,执教时,教师再次设计了深度对话情境,启迪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生活的法律除了刚才提到的,还有哪些?
学生1:还有《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措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措施》《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你们认为还有哪些生活方面需要加强立法的?
学生2:我认为肖像权、个人隐私信息需要专门立法。
学生3:我觉得购物的安全、书籍管理、科学作业等方面需要专门立法。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从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的“法”到后面师生深度对话所涉及的生活中的其他法律,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对法律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也拓宽了问学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中,“问”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问,“学”也不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应该围绕满足学生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展开,让学生经历真学,获得真发展,并以学生的真实起点为据,设计教学情境,以学生的真实学情为根,选择课堂策略,让学生经历真实的体验,让“问”与“学”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