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八中学 仲晓霞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涵盖了自然、社会、环境等诸多人文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方式作出重新调整,以此进一步突显学科育人价值,推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理念中涵盖的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对学生日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实践探索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忽略了学科的育人作用,一味地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流于表面,并未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地理知识较为繁杂,固态化、单一的讲授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学习氛围十分不理想,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提问环节为学生预留的思考时间较短,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固态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违背。
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图、河流图、气候图,图例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加强读图指导带领学生从图例中找寻地理信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前对图例进行充分研究,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学生自主读图,结合图例内容整理地理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读图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日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形图的解图方法,能用地图估算海拔以及相对高度。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大家介绍地形图,能清晰、真切表达出地表高低起伏的图例即位地形图。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所给定的图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大家结合图例进行深入研讨,通观察可以发现,图例所给定的陆高海深表中的高度利用了不同颜色进行标记,能清楚直观地反映不同高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申带领学生理解海拔及相对高度的定义。随后,教师以我国黄海作为范例,引导大家在地形图中找到黄海海域,结合数值自主绘制等高线,在绘制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等高线都有哪些特点?大家进行总结分析,课堂讨论氛围十分浓厚,通过交流,学生总结出等高线为闭合曲线、等高线点海拔相同、等高线的密集程度与坡度有关等特点。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对地形图的观察技巧具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鼓励大家在课后举一反三,将等高线地形图增添颜色,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使教学得到有效延伸。这样的方式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读图汇总地理信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初中地理学科内容侧重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地球环境保护,与世界当前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相吻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中明确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逐渐完善健全人格。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整合文本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争当绿色环保先锋,为绿色环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推动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自然灾害”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以及危害,通过自然灾害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唐山大地震部分影片,引导学生进行观看,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对环境、社会经济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在短片观看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有几种类型?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绘制表格,清楚地呈现台风、寒潮、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分布地区以及防灾减灾措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形成以及所带来的损失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引申出通过自然灾害问题人类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升华主题,培养学生形成情感态度树立良好价值观念,充分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将生活实际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地理教材中包含了资源保护章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可利用此章节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水资源”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树立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水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后利用课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当学生在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地球水资源比例图,为学生直观呈现水资源有效这一现实现象。接下来,教师带领大家逐层分析,总结我国缺水的现实原因主要由于自然因素,以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范例,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应结合内容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哪些人为原因导致水资源匮乏?大家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诸多因素。随即,教师进行补充说明,以直观的比例图展示节约用水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将节约用水勤俭节约这一美德理念根植学生的心中,从而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良好的品质观念指引着学生不断前行。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占据着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下降。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个性鲜明,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会出现种种问题。因此,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在沟通交流中掌握与他人交往技巧,逐步提升自身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其合作共赢的精神,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年级下册“俄罗斯”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俄罗斯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通过所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掌握国家间加强交流合作的意义。首先,教师可以一曲《贝加尔湖畔》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图片,使学生沉浸在良好优美的情境中,感受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深厚魅力。接下来,教师带领大家共同观察教材中的图例,明确俄罗斯的经纬度以及海陆位置,感受俄罗斯国土面积的宏伟。在对俄罗斯面积,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进行总结归类后,教师可结合学习与探究板块“中俄原油管道”带领大家共同走入我国与俄罗斯建交历程。进一步了解中俄原油管道的建立对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大家的实际情况组建小组,梳理学习问题,并共同进行讨论探究。在学生探讨完毕后,教师进一步引申以中俄建交为例,帮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精神,以此为社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贡献价值。
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是影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一大突出问题。想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质疑精神列为教学首要任务,在课堂中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大家自主设置问题,建立教学相长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提升学习效率。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课题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首都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出示问题:“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大家共同回答:“北京。”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带领学生从故宫、长城、胡同中感受首都北京的独特文化魅力。在短片播放完毕后,学生都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颁布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北京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北京的地形都有哪些特点?在北京周边有哪些地形区?北京境内有河流通过吗?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参考书中所给出的图例进行研讨,并回答教师所给定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为大家预留充分的思考时间。汇总大家的答案,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当学生在回答错误时,教师要悉心鼓励,肯定其勇敢回答问题的精神。在一问一答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活跃,教师也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也能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质疑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课后作业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作业能实现教学的延伸,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初中地理是一门结合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在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本课知识点进行汇总,这样的方式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课后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索意识,加强其对地理环境的理解以及适应能力,实现初中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六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题为例,本科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语言的作用以及分布,正确说出不同国家地区的宗教信仰。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对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但其中语言的分布、宗教的分布发源地等难点问题仍有许多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后自主选择两种语言一大宗教进行深入分析研讨,群策群力,采用多媒体制作成PPT,结合网络资源查找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大通用语言的起源、分布,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能发挥教育育人的最大功效,在历史的发展中人地关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所养成的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家庭生活中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地理书籍,感受祖国大千世界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进行家校合作,强化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展现“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以鲁教版初中地理(五四制)七年级下册“‘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课题为例。教师可在家长群组中发布课件以及课后作业单,邀请家长在家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学生也可将本课所学知识在家中与父母进行分享,扮演“小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香港澳门的回归对祖国来说意义重大,是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体现,父母可以回忆当时的回归场景,娓娓道来,将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同孩子进行表达。深化家校合作,使家庭成为第二个地理课堂,实现教学的有效延伸,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科育人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目标。使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将人地和谐理念发扬光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