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 朱映梅
初中生即将要迈入独立意识更加强烈的青春期,其思想意识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有益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以及高尚情操的重要学科,其课程的开设大大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与此同时,时事资源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之一,有着即时性、社会性等特点,但也有着不稳定的导向性,可能会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也因此这就意味着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在融入时事资源教学时要更加谨慎,要能确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品悟时事资源的价值意义,从而对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此外,时事教学资源的融入也代表着新时期的教学重点也在逐渐向生活化偏移,真正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到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学习到更多有着实际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而这些内容对学生未来参与建设美好祖国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很多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看来,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较为“敏感”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注意紧随教材的内容授课,但殊不知这导致教学拓展面狭窄,是教师的教学观落后的表现。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缺乏自身教学资源的“更新”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很多教师在平时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倾向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而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不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初中生所接受,也因此就需要教师及时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在课堂上讲述更多新时期初中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如今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内卷”的现象也在不断地向学校蔓延,进而就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关注一些时事资源,并且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刻意引导下也更加注重知识学习,而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另外,尽管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爆发的时代,学生获取新鲜时事资源的机会更广泛、手段更多,然而很多学生却对一些有价值意义的时事资源认知不足,未能有意识地关注时事,以及深层次地理解社会问题,这也就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时事资源大多是具有争议性的,然而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大多数时候都是被教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就导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大大减少,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次数也是极少的,也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影响学科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此,一方面,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未得到合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活学活用,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而另一方面,只有思维之间的碰撞才能迸发出更真挚的知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对时事话题的深入交流,这种浅尝辄止的教学模式也会导致学生逐渐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久而久之学生的学科成绩自然也会退步,而优良素质的培养也难见成效。
时事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融入更加有助于教师创设一些极为精彩、生动的教学情境,这也就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变得具有趣味性,也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原本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教师要能及时意识到这一点,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埋头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熟练地掌握知识,最终也将知识化为己用。
教材内容的充实得益于时事资源的融入,这也就会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不是只是在空谈一些“高大上”的理论,也因此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吸收知识中的营养。此外,新时期也有着更为先进的教学思想,而这些内容却很难及时在课本上体现出来,也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更多的时事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丰满”,让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让他们能不断接受新鲜的知识灌溉,从而为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在新时期背景下,立德树人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体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而时事资源的融入也恰好满足了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而也更加凸显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性。俗话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优良的道德素质和家国情怀,从而能更多地在自己身上体现新时代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优越性。
课堂导入可以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优秀的课堂导入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就要善于巧妙运用学生相对熟悉且感兴趣的时事完成导入,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使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知识,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就会更强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明显的提升。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珍视生命”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如教师说:“有一种东西,人与生俱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拥有它,每个人都必须有但又只能拥有一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谜语并引出本课的主题“珍视生命”,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和生命有关的时事,如消防员叔叔因为救人而牺牲、医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着救人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等,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导入这些时事,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并且一部分知识也是较为陈旧的,也因此就需要教师及时挖掘一些网络教学资源,进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使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时事资源。在过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大多源于课本,或是教师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广泛,学生的学习志向也更加远大,而此时课本上的教学资源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对该学科有着更深入的了解,而这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点,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和本课主题、内容相关联的时事资源融合到教学中,如让学生观看一些法治节目《今日说法》《普法栏目剧》《天网》等,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加全面地了解什么是《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进而可以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不断了解更多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能更及时地关注到他们感兴趣的时事热点话题,学生也不例外,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紧抓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时事,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从而充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印象。很多教师都曾抱怨过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不足,大多时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时事热点话题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更多自由发挥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势必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的知识可以说是和学生是息息相关的。每一名初中生都接触过网络,甚至一部分学生也会对网络上的一些热点话题发表评论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每一名学生都做到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呢?而本课的知识便是要向学生介绍如何理性对待网络事件,同时通过网络又如何积极传播正能量等,进而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与此同时这一话题也成了很多网民关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都是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的,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一些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最终有效提升每一名学生的信息素养。
无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还是时事热点本身,其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过程也要生活化,从而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如此一来,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更加倾向于帮助学生利用他们所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解决其所面临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使学生能真正将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本领和技能,最终受益终身。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课的过程中,就可以首先了解到这一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你高兴或者难过时你会怎么处理自己的情感呢?”从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待问题;其次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个生活案例,如“某学校学生因为不会和家长、老师沟通,从而导致自己的情绪压抑许久,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此时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学生:“同学们,你平时会怎样和家长、老师沟通呢?”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把握自己的情绪,使学生真正做情绪的主人,最终有效发展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所以教师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善于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时事话题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课下实践探究,从而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优秀美德。爱国精神、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都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而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得益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所以教师就要主动带领学生践行这些良好的道德行为,鼓励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收获更多,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到的知识也必将更加深刻,同时这也会成为学生一生中极为宝贵的一笔财富。除此之外,适当的课外主题活动也能体现劳逸结合的教学思想,使学生能及时恢复强有力的学习状态,从而促使学生能始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教师在教学“建设美丽家园”这一单元时,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中根据本课内容以及相关的时事热点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统计某个小区的人口数量,并让学生将其做成表格,从而使学生来感受我国的发展中的人口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街上帮助环卫工人扫地、捡垃圾,促使学生可以感受环卫工人的不容易以及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博物馆,让他们感受英雄先烈的英勇事迹等,进而使学生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总而言之,时事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融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精彩,充分彰显学科的教育价值,而这对学生未来的长期学习和发展亦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对此,新时期的初中生应该具备更主动的学习意识,而不是一味地只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任务的学习,而应该在平时主动关注一些以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时事话题,不断地学习新鲜知识,开阔视野,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及时了解一些正能量的时事话题而养成更加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主动向周围更多的人传播正能量,从而促使学生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