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的视觉传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以铜陵学院为例

2022-03-17 16:11孔国庆王梦莹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融合

孔国庆 王梦莹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244061)

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建设作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总目标之一,是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1]。铜陵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在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要求,深挖专业内涵与外延,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进一步推动传统专业的更新升级。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是视觉设计研究领域不断丰富的进程

我国的视觉传达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装潢设计、艺术设计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而将其明确作为设计学下的一个专业则是在教育部发布的2012版专业目录中艺术设计专业调整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置是艺术设计教育更加倾向于市场需求,朝向更为科学专业的方向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今天的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与学科交叉融合的正成为发展趋势,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早期被定义为“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最初便以印刷媒介为主要载体,在二维平面空间中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进行构成、组合、表现、传播。今天的视觉传统设计研究领域不再停留于平面与静态,可能是多维度的,例如信息交互设计、手机界面设计等基于数字技术上的视觉设计与传播;也可能是动态的视觉设计形式,例如动态标志设计、动态广告设计等;也或者是基于数字技术和沉浸式体验的元宇宙等。传统媒介向多维度的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导致视觉设计由“真实”向“虚拟”的方向转型,VR、AR的数字互动正在改变了我们的体验方式,NFT拓宽了设计的展示方式,这些都为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二、新文科建设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和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创新,重塑视觉传达设计等传统文科教育价值,符合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性要求

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首要是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美德。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对外开放,西方设计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的引入,对我国传统艺术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入侵,时刻保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创新中国优秀的文化和设计思想,是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核心价值。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为内核,根植于地方文化特色,探寻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趋势,促进视觉设计专业创新发展。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优秀的地方文化精华融于课程思政教育之中,秉持守正创新精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重塑视觉传达设计等传统文科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学科融合、跨界设计”是现代设计教育倡导的时代延续,符合新文科建设的交叉融合要求

艺术、技术、科学相辅相成,早在现代设计教育诞生初始包豪斯就已经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观点,从此点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新文科建设,其聚焦的“交叉融合”不是有与无的问题,而是做得到不到位的问题。包豪斯时期的交叉融合是存在于社会化工业大生产时期,是艺术与工业生产的技术融合,是标准化的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今天的的交叉融合是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多样性、复杂性和个性化的社会新需求产物。在数字技术影响的当下,技术革新、生活方式、用户体验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反映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传播、数字技术多学科的交集,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领域由真实转向虚拟;信息的传递媒介由纸质趋向数字化;信息语言由静态的图形符号趋向动态的视觉语言;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向传播趋向为交互式传播。探索因校制宜的“学科融合、跨界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有效实施,是新文科建设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全新要求。

(三)数字技术派生的新社会需求拓展了视觉传达设计研究领域,推进专业更新升级,是新文科建设对传统专业的创新发展要求

一是数字科技催生下产生的新语言、新媒介形态、新传播方式、大数据算法等派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如大数据概念下的数据可视化设计成为新兴的研究内容被关注;二是传统媒介在新科技承载下的新探索,传统媒介与新技术的借鉴、融合,演变与适应,如动态海报、动态标志等成为海报设计、标志设计新的研究领域。新文科之“新”首先就在于“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致的文科新增长点和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2]。艺术与技术融合一直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形成与发展,技术的快速迭代对传统课程的颠覆也逐渐显现,探索符合时代的“艺术与技术融合”课程内容,凸显服务地方的应用型特征,建设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的更新升级,成为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的新探索。

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铜陵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索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未来社会对设计行业人才的需求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并能通过设计思维与社会语境进行对接的包容性人才”。铜陵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明确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三进入三延伸”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办学实际,培养能实践、可创新创业,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以特色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及相关课程群建设。在“学科竞赛、引企入教”的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职业技能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平台、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项目驱动教学、设计服务地方”的专业办学特色。

(二)改革举措与探索实施

1.强调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占比,进行“价值重塑”新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铜陵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聚焦安徽区域文化和铜陵地方文化,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皖江文化、徽文化、铜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重塑。具体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工艺美术史”等相关史论课程教学设计中,除完成教材规范知识点的输出,结合学院自编教材,有序增加有关皖江文化、徽文化、铜文化的相关内容,多渠道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认知度;把“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室搬到铜陵城市雕塑公园、街道景观带或铜陵市博物馆,城市雕塑、文物器皿成为新的研究对象,促进学生从绘画思维向设计思维的转型;将“外出采风”教学内容从风景建筑写生转为徽州古建上的传统纹样的采集,研究纹样形制,挖掘传统纹样背后的民间故事和古徽州人文精神,并以此做初步的设计探索,引导学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对传统文化推广的社会责任感。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项目引导,促进跨界融合,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更新升级。

一方面结合学院拥有文学、艺术、传媒等多学科优势,探索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突破原有单一学科知识架构;另一方面,紧抓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特色促发展。围绕实际问题或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第一,引入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2020年10月,通过引进、外聘、协同育人等方式组织专家成立“视觉设计卓越教育课程研发小组”,共同探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深度合作,将职业素养培育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在每年11月定期举办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完善视觉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第二,突出项目引导,促进跨界融合。如围绕天门镇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视传与环艺专业融合,建设“天门镇乡村振兴项目工作坊”;围绕铜陵市博物馆的文化推广,尝试视传与数字媒体、公共艺术等专业融合,建设“铜陵博物馆文创设计实验室”。通过项目工作坊和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跨界协作、设计创新能力;第三,积极打造特色课程。如结合铜文化的地方特色,打造铜文化特色课程;结合教师研究课题,打造以铜陵竹马灯为研究对象的非遗文创设计特色课程。不断拓展传统的研究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让地方高校在能同类学校竞争中特色显现。通过特色课程打造,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更新升级。

3.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整体规划课程设置,以视觉传达设计职业素质需求深化课程改革(包括毕业设计改革),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推进课程群建设。

“人才培养全过程视角”即从大一入学至毕业后就业去向的人才培养全阶段观察。如在入学阶段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思维”“传统艺术采风”等课程,会一直延伸到后期“民间艺术视觉推广”“毕业设计创作”形成课程内容的前后连贯。具体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第一,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整体规划课程设置,理清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方向课、实践课相互的关系,做好各学期的教学内容规划、课时分配和实践计划。第二,探索与铜陵地方优势企业合作,开展以职业技能为导向课程共建。与安徽非常广告合作开设“文创产品设计”、与陶子动画合作开设“交互设计”,与彦祖文化合作开设“影视后期制作”,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优势,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第三,在课程内容改革上,推进项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的课堂融入,以模拟项目的全案设计环境,推进课程群建设。如将包装设计初步、包装容器设计、包装插画、包装设计实训等四门课程进行再设计,依据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组成“包装设计课程群”。除此之外,广告设计课程群、文创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有助于增加设计经验,实现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第四,进一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坚持毕业设计选题地方性、毕业设计结果能落地,真正达到毕业综合训练的要求。

4.坚持“三进入三延伸”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育人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改革,坚持“三进入三延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课堂内外界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协同育人平台强化社会实践,推动职业技能为导向实践教学改革。在探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建构丰富多元的教学与实践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活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传统专业的更新升级。

首先,与地方企业共建协同育人基地。通过与铜官府等企业签订协同育人实践教育基地,共同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也为企业提供后备人才,形成校企合作良性循环;其次,学科竞赛常态化。与设计类企业合作,以集中性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让学生忙起来的同时,拓宽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项目引入,开设卓越设计师工坊。通过委托课题、科研项目的引入,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学生进入卓越设计师工坊,组成由学生为主体、项目主持教师主导、行业专家参与的项目课题组,通过真实案例搭建项目设计平台,提升学生设计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然,平台建设需要有完善的项目实施机制。规划好教师、企业之间协同配合,做到事先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5.落实分层式的人才培养考核和监督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正常的学校统一的考核和监督机制之外,专业内部对课程、课程群或微专业建立起分层式的考核和监督机制,有利于对课程实施进度的实时监督,客观教学效果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是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监督,对课堂教学、项目实训、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相互督促,确保各阶段教学目的达成。 二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效果评价,保证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完成。三是建立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系统,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评价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落地成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总结经验。四是对毕业生进行终端监控,跟踪调查,对标培养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办学思想。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质量的文化建设是基础,创新能力培养是核心,就业保障是目标。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建设为契机,搭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学科融合、跨界设计”的发展新模式,在追求专业特色发展的同时,围绕“课程内容实践化,课程结果产品化,人才培养市场化”课堂教学目标,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推进课程群建设,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最终实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