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白 雪
“双减”是近年来我国重要的教育政策,国家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与快乐学习,改善国内多年来存在的过度教学现象,整治各教育辅导机构,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自由轻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在“双减”背景下,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响应教育政策,优化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设计,改变之前的题海战术,突出作业练习的重点,提高学生课后训练与学习的效率。初中数学作为中考的重点科目,其长久以来都存在作业过多、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师应立足于“双减”政策,不断精进作业设计,创新数学训练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政府增加了对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注,并于2021年7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是“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控制课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推动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会改变我国现有的教育格局,同时还会促进各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双减”政策展示出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过度教育现象,很多家长为了促进孩子的进步而肆意占用学生的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加,休息时间无法保障,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效率。此外,各种辅导班更是存在重复教育的情况,在极短压缩学生休息时间的情况下增加了其学习的负担,严重破坏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双减”政策的提出直接整顿了教育辅导行业,杜绝短视化、功利化教育观念的发展,再次强调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条件。
经过社会调研能够知道,当前大部分家长都比较支持“双减”政策,该政策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轻松、公平的学习发展环境,同时也减轻了家长的压力,缓解了不良机构宣传的教育焦虑。教育辅导机构行业的整顿同时也意味着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学生的被迫补课行为被禁止,这样就能够有效降低家庭的教育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双减政策不仅缓解了其经济压力,同时还释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与个性发展的机会,这样更加有利于家长发现学生的潜能与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说,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况,同时还应该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尤其是在双减发展背景下,初中教师应协调学生不同学科作业情况,提高作业的应用价值,在减负的同时达到增效的目的。课后作业不仅包括对已经学习知识的复习,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通过压总量,控时间,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应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习惯,树立学习自信心。此外,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还能够拉进不同主体之间的距离,创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机会。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帮助学生,筑双基,补短板,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在家校交流中使得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育的服务能力。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其他同伴进行讨论与交流,互相交换意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实现共同进步。
创新思维培养不仅是新课标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发展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分数,其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偏向于应试目的,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同时还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当前教育事业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创新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采取问题驱动等模式,设计梯度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空间,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受到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更重视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教师通过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答题成功率,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然而只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够将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力量。从社会与时代发展来看,企业更加偏向于实践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生活化的应用情境,帮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才是学科教育的主体,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生为本,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融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与话题设计作业内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目的应当是服务与学生,帮助其巩固数学知识,因此教师还需关注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调整不同学生的作业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作业的形式应当是多样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自我总结,实现全面进步。
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当注意减负的基本要求,根据课程知识重点明确作业设计与考核的目标,在有限的篇幅中尽量展示和考察最重点的知识,强化作业的目的性,提升作业设计的巧妙性。教师应明确课程知识的重点,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针对课程中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开展分层设计,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避免出现作业无效或者浪费的情况。
初中数学的很多知识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降低课程教学的难度,提高知识教育的形象性与生动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也应当体现出实践性、生活性的基本原则,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作业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作业训练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布置以生活情境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与传统的作业设计相同,“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也应当体现出时效性的基本原则。教师应提前设计、及时布置作业,并在当天教学内容复习的基础上添加相关旧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数学知识,实现温故知新。其次,教师还需要及时进行作业的批改与总结,从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与学的对话,使得教师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以便教师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最后,教师还应发挥错题的价值,在批改完成之后带领学生进行错题本的回顾与整理,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反思自己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方面也能够总结自己在教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环节中的问题,与学生一同进步。
初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再加上学习经历以及生活经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统一的作业设计方案,那么不同层次的学生就很难得到充分的训练,也就无法达到作业训练与知识巩固的效果。同样的作业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并不能够激发其思考的积极性,甚至会消磨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对于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同样的作业可能难度过大,以其自己的学习水平并不能够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以及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反作用。分层作业设计就能够解决以上问题,教师首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根据不同层级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设计差异化的内容,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避免出现精力浪费或者训练无效等情况,符合“双减”的基本要求。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综合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综合考试成绩等方面开展全面评估,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学生是数学基础较好,具备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其自身对数学具有强烈的热情,期待在数学探究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该层次学生适合创新性、探索性的作业,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潜能。第二层次的学生体现出扎实的数学基础,但其并未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与思想,各方面能力有待提高。该层次学生比较适合强化性、针对性训练,这样就能够提升其思维能力,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第三层次的学生大多基础不佳,在数学学习中遭遇了大量的困难,难以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该层次学生则比较适合基础性的作业,通过对概念问题的考核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
数学备课组教师可利用校本教研时间为学生准备拓展、进阶、基础三个层次的作业。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完成作业的层次,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自主选择作业完成的层次,使每位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作业设计是作业优化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业的批改。经过上文分析可知,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完成的作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订正,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其次,教师不仅需要关注作业题目的正确与否,同时还应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规范、解题步骤等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具体的批注,以便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详细的批注中,学生不仅能够明确自己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能够纠正自己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作业训练的效果,达到减负的目标。
教师采取全批全改,个别同学进行面批面改,共性问题课堂集中讲解,采取“小先生”的形式,鼓励同学到前面讲解作业,增强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创新作业布置的形式,提高作业的实践性与灵活性,给予学生多元化的作业体验,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并在作业训练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概率”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掷硬币”的作业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和探究掷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学生在游戏实践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概率知识的魅力,进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在讲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9“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布置“棋盘上的学问”作业,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通过分层设计作业,关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此外,作业还要有开放性,适当留白。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可利用假期布置制作思维导图及利用基本图形制作美丽图案。让学生在“作业超市”中自行选择完成。通过班级推荐,学校评比展示优秀作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利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之美。
教师还应丰富数学作业的形式,给予学生不同的作业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都是比较常规的作业形式,利于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运算技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有实践作业以及合作作业形式,如制作数学学具、撰写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完成数学任务与数学作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践行减负增效的基本理念,丰富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