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金德宝
各地教育部门发布“双减”政策相关内容后,广大教师积极对此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分析,他们认识到,想要落实该政策,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家长要减少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则要结合教学实际,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如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格外重视的问题。显然,传统作业布置方法存在弊端,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问题较为明显。为此,教师要做出改变,选择合理的作业布置方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便从“双减”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中的作业布置方法进行了分析。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针对教师明确提出,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布置超出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能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更不能引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另外,该政策还要求小学不能安排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参加纸笔类考试,不得为他们布置书面作业。教师面对国家针对作业布置提出的明确要求,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在自警、自省中不断摸索,寻找新的、适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布置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在他们印象中,作业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或者抄写课堂中所学的重要概念。在小学生眼中,作业是无趣的,如果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还会受到批评。这使大部分小学生对作业存在抵触情绪,他们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然而,当教师从“双减”角度出发,创新作业布置方法时,学生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对学生来说,新的作业布置方式更符合自己当前的情况,他们并不会感到有负担,甚至还会在完成时,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他们会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其中。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当教师长期布置大量书面作业时,学生会出现敷衍、不认真等情况,作业价值很难得到发挥。但是,从“双减”角度出发,对作业布置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之后,书面作业内容会相对减少,作业总量也会控制在学生可接受能力范围内。并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会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会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布置的作业,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有所收获,能高效发挥作业内容的价值。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掌握知识较为牢固。但是,教师单纯依靠知识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为此,要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让他们在完成作业期间实现知识转化,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师从“双减”政策角度出发,不仅会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他们还会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适当布置课堂作业,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并结合学生完成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率。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其中的作业内容,进行自主复习。
教师在了解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时发现,在他们眼中作业是可以与“写”作业划等号的,学生以及教师都将书面作业默认为正式作业。这种想法导致小学生的作业量一直居高不下,逐渐成为小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是因为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选择作业布置方法时,忽视了作业形式多样性这一特点。他们过分重视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这会严重消耗学生的耐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不仅无法利用书面作业提高学生数学水平,还会使布置作业逐渐变成一种形式,非常不利于数学教学后续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会将作业看做完善教学的辅助环节。他们认为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巩固知识。这种想法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忽视了作业的生成性。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应该获得新的体验和领悟。比如,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作业时,要学会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但是,现在很多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他们忽视作业的实践价值,学生无法在完成作业期间得到锻炼。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教师布置课堂作业时,他们会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会明显下降。为了约束学生,保证他们高效完成家庭作业,也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教师会统一作业要求。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间的差异性未能得到尊重,从而导致后续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利用过于简单的作业内容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作业。这些情况充分展现了作业要求整齐划一的弊端,所以要教师从“双减”政策角度出发,对作业布置方法进行改革。
教师在寻找适合小学生的作业布置方法时,也应该考虑作业批改环节。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作业内容调整批改方式,面对习题类作业时,主要看学生的正确率,对抄写类作业,则主要看学生的认真程度。这些批改方式,都严重忽视了作业批改的指导性。学生无法从教师的批改意见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换言之,此种批改方式并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从中受到启发。为此,要教师认识到作业的指导性这一特点,根据作业布置方法,选择合适的批改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要对作业布置方法进行调整,改变教师过分偏重书面作业的现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作业的看法,以此为基础设计有趣的作业布置方法。沟通后发现,小学生都比较喜欢自由度相对较高一些的作业,他们不喜欢大量的书面作业。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能减少学生的负担,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实现“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例如,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时,便会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辅助,如文具盒、课本、瓷砖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实物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为其布置课堂作业。由于“双减”政策提出,教师不可以为三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所以可以直接设计趣味性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完成作业。
作业内容: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事物和长方形、正方形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概念的理解。
学生在讨论期间,会积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有些学生会提到魔方平面,有些学生会提到桌面、有些学生会提到积木。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自己总结的答案。在整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表现得格外积极,并充分完成了这个与众不同的作业。学生对此种作业布置方法也十分认可,他们更愿意在互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还可以在交流期间学习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布置趣味作业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不能一味传授知识,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全面地了解教师所讲的概念。学生自主探究期间,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小学生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作业布置机会。课堂作业布置具有一定局限性,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作业时,会受教师以及周围同学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布置家庭作业的机会,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教师既可以改变作业布置方法,又能减少学生的书面作业,减轻学生放学后的作业负担。例如,在对“折线统计图”进行教学时,教师会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等内容。但是,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甚至有些学生会将折线统计图、簇状柱形图、条形图的含义混淆。所以,教师在讲解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从实践角度出发,为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并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技巧。
作业内容:在小区门口统计6:00~7:00的人流数量,每隔6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最后利用数据绘制一小时内的人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出现此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统计数据、绘制统计图,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了解。
课堂上教师在检查学生作业时,随机抽取了一份折线统计图(如图),并让学生结合图表内容进行简单分析。
学生结合折线统计图分析认为:6:00-7:00进入人数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在5:30左右下班,6:00左右到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小区的人数会逐渐减少。而外出人数变化较小,是因为大部分家庭会在这个时间段准备晚饭,所以数据没有较大变化。
通过学生的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不仅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探索能力,整体数学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不仅没有感受到压力,甚至有些学生非常期待教师布置此种类型的作业。
教师在寻找符合“双减”政策的作业布置方法时,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教师要清楚地知道,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进步,而不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统一标准的作业内容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如果作业内容过于简单,又会影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将作业内容划分为基础型作业和拓展型作业两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只完成基础型作业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完成两部分内容。这样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保证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例如,以“圆”为例,这部分内容是数学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它会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遇到的与圆相关的问题会越来越难。教师要在小学为他们打好基础,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圆相关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可以根据所讲的内容合理布置分层作业。基础部分可以设计2道选择题、2道填空题、1道应用题。选择、填空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应用题则可以从圆的周长公式出发进行设计,如“学校想修建一个半径为2米的花坛,建筑师傅要多少米的线围出花坛边界”。拓展部分,则可以直接设计一个较难的应用题,如“一辆独轮车的车胎直径为60cm,车轮每分钟可转100圈,5分钟可以移动多少米?”。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又不会有作业压力,非常有助于提高作业完成率。
数学教师习惯利用批改试卷的方式去批改作业,但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业与试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试卷是检测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果的标准,所以要通过对错、分数直接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味注重作业中的对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与“双减”政策的本质是相悖的。所以教师要调整批改方式,根据自己布置作业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批改方式。比如,教师在布置趣味作业时,就可以直接在互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并不需要具体的批改方式。在布置实践作业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完成作业的过程,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充分发挥实践作业的价值,在交流中完成作业批改。在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互相批改,这样学生既不会有压力,也可以在互相批改期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心态,教师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批改方式,不要让批改成为学生的负担。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先了解“双减”对作业布置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该政策颁布之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弊端。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找到合适的作业布置方法解决之前的问题。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期间,想要充分将“双减”政策相关内容渗透其中,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压力来源。教师不仅要减少作业数量,还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双减”,让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