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钊,赖晓飞,2
【马克思主义理论】
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关注及当代启示——基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探讨
杨 钊1,赖晓飞1,2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为一部集实践性、人民性、革命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献,是恩格斯立足唯物史观深入考察英国工人阶级社会生活状况的传世经典,字里行间全面展现了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当前学术界对恩格斯的健康论述研究成果较少,通过解读这部经典纪实著作,从健康生活、健康工作、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等方面理清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健康状况的关注,剖析造成工人阶级健康状况的社会根源,系统把握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思想精髓,为新时代的人民健康工作深入开展提供重要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恩格斯; 工人阶级; 健康;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当代启示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至关重要,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深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时代发展变局,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时代背景下,在“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征程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工人阶级的健康理论,剖析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的精髓,既是理论所需,亦是实践所愿,更是时代所行。
被誉为“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一份义正词严的控诉书”[2](第二卷说明)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下简称《状况》),是现代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于1844年秋天至1845年3月中旬成书,并于1845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社会主义文献,是恩格斯针对英国工人阶级健康问题花费了21个月通过亲身体验和亲自调查了解到的具备“典型的形式”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由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恰如其分地运用,对英国工人阶级悲惨状况的详尽描述,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大力批判,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该著作被列宁称为“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最好描述”[3]。这部记录无产阶级苦难生活的社会主义文献,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著名宣言,亦是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健康高度关注的集中表现。
《状况》中恩格斯以个人亲身体验和社会调查相结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工人阶级的健康问题展开全面论述,全面勾勒出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整体构架,深刻揭示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精准预判了摆脱资产阶级的健康压榨、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方向,为当今时代我国健康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典型经验,为新时期保障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提供了现实启示。
恩格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注工人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1839年3月,他在《伍珀河谷的来信》一文中就对在极其繁重的劳动和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的埃尔伯费尔德和巴门两地工人群众的严峻健康状况进行了揭露,对被肺病和梅毒等病症困扰的伍珀河谷工人们的苦难进行了真实刻画并给予了深切同情。恩格斯清晰地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前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4]385。基于此,他专门用21个月时间走遍曼彻斯特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4]382,全面地考察和了解了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人阶级健康状况,对广大工人阶级生活难以为继、工作朝不保夕、医疗服务极度缺乏、身心健康无法保障、生活环境严重污染等方面的窘境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鞭辟入里的分析。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权是首要的基本条件,生存权是人生产和发展延续的基础和前提,要使生存权得到正常保证,满足人自身的日常生活需求,维持基本生活状况是最低要求。然而,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展开了隐蔽性的剥削和奴役,将工人阶级置于无法生存的境地,“英国社会把工人置于这样一种境地,使他们不能保持健康,不能活得长久”[4]409。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资产阶级挥动隐形的屠刀“一点一点地葬送了这些工人的生命,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4]409,工人阶级却只能任人宰割,“这个最贫穷的阶级怎么能够健康和长寿呢?”[4]411
平均寿命低和死亡率极高是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突出表征。就工人阶级平均寿命来讲,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卫生状况的相关报告进行了详细考察,从1840年关于利物浦平均寿命的一份统计资料全面体现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平均寿命的基本概况、阶级差距和发展态势,即“利物浦上等阶级(贵族、自由职业者等等)的平均寿命是35岁,商人和收入较高的手工业者是22岁,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只有15岁”[4]420。上等阶级的平均寿命竟然是普通工人和劳动者的2倍有余,这不是个别城市的特殊现象,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榨的工人阶级健康状况的普遍情况。恩格斯在《状况》中曾对官方统计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参考了《英国户籍总署署长关于出生、死亡、婚姻的第5号年度报告》,其中全英格兰和威尔士在1839-1840年死亡率大约2.25%,大概是1:45的死亡率,到了1841年死亡率略有降低,大约为1:46。第二,恩格斯将工业大城市和乡下矿井工人的死亡率进行了横向对比,充分证明了相比于聚集的工业大城市,居住于乡下的矿井工人的死亡率明显偏低。就曼彻斯特而言,在1844年,若包括索尔福德和乔尔顿两地,死亡率是1:32.72,若不包括两地则死亡率高居1:30.75;就利物浦而言,若包括郊区西德比,死亡率是1:31.90,若不包括则死亡率上升至1:29.90;在爱丁堡,1839-1840年死亡率是1:29,1831年旧城死亡率则达到了1:22;在格拉斯哥,1830年以来死亡率均值大约1:30。然而,以农业区、半农业区和小城市为主的柴郡、兰开夏郡、约克郡等地平均死亡率约为1:39.80,普雷斯科特这个乡下煤矿工人集中居住地死亡率大致1:47.54。[4]419第三,根据P.H.霍兰医生对乔尔顿进行房屋和等级分类法分析了不同等级的死亡率,不同等级的街道和房屋死亡率差距悬殊,条件好的街道和房屋的死亡率总是低于条件差的街道和房屋,但是在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人阶级沦落为无产者,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很难有机会居住在好的街道和房屋。考察发现,只要街道的条件和环境改善之后,死亡率自然会降低。第四,幼童死亡率较高。在曼彻斯特那样的工业大城市,工人集中程度高,上等阶级的孩子5岁前夭折的比例大约只有五分之一,农业区各阶级的孩子5岁前夭折的概率约为三分之一,而工人阶级的孩子5岁前夭折的概率超过了二分之一。总体而言,平均寿命短和高死亡率主要集中在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了创造财富却又不能正常享有社会财富的悲惨群体。
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生活难以为继的直接原因,实现健康生活对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工人群体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在衣物穿着方面,“绝大多数工人都穿得很坏”[2]349,用料单一、质量极差、数量稀少。他们的衣服几乎就是一些被补丁覆盖的破布,质量差到极致,破破烂烂,即使到所谓的“廉价商店”里买到的毛织品上衣,也撑不过半个月就会坏掉;为了节约生活成本,一些工人甚至养成了赤脚走路的习惯。显然,工人阶级衣不蔽体、衣不御寒,这种极端贫穷是威胁其健康的直接根源。在日常饮食方面,《曼彻斯特卫报》和《利物浦信使报》曾多次报道过工人日常饮食方面的惨况,食物的短缺和品质的低劣是基本的常态,“工人所得到的都是有产阶级认为太坏的东西”[2]351,把烧酒和鸦片作为小孩的饮食,吃的东西一般很难消化,严重影响了成长发育。工人的贫穷让他们买不起好的食物,资产阶级市场管理的不完善使得工人买到的都是质量差的土豆、不新鲜的蔬菜、陈旧的干酪、发臭的猪板油、老畜和病畜甚至死畜的肉,“商人和厂主昧着良心在所有的食品里面掺假,丝毫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2]352,不法商贩面粉造假、葡萄酒造假比比皆是,对工人阶级的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工业革命是柄双刃剑,为资产阶级创造了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大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资产阶级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本性严重损害了工人阶级的个人权益和健康权益。
劳动时间方面,工人长时间的超负荷强制劳动成为工人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把工人阶级变成了呆若木鸡的社会牲口,让他们从童年开始就在劳动生产中经受着惨无人道的残酷折磨,每天毫不间断地从早到晚干着自己极为排斥的事。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婪需求,不但成年工人会受到长年累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压迫;甚至连9岁大的儿童也要每天工作12至14个小时,使得这些应该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成了佝偻病患者的主要群体;妇女也要每天工作18个小时,长时间不间断的繁重劳动,使得妇女难以维持身心健康和对婴儿的悉心照料,给工人阶级及其家庭带来了深痛灾难。
劳动强度方面,资产阶级为了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不但不断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让工人常年在超长时间的恶劣环境中长期工作;而且无限度地在劳动强度方面增压加码,彻底榨干工人的每一滴血。“把工人完全变成了简单的机器,剥夺了他们独立活动的最后一点残余”[4]390。尤其是纺织业和采矿业等行业领域,过高强度的工作量对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损害巨大,产生了大量的职业病,让本就贫困和悲惨的工人阶级雪上加霜。工业设备操作失误引起的大量残废、畸形和死亡,“大多数人一到四十岁就不能工作,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支持到四十五岁,能支持到五十岁的就非常少了”[2]445-446;矿井中含氧量较少的空气和紧张的工作大大助长了心脏病、消化器官疾病、急性肺结核等发病率的上升。诸如此类,长时间的超负荷强制劳动不仅给工人的健康带来灾难,高强度的劳动甚至直接将工人推向死亡。
医疗作为维护健康状况的基本保障,是否得到正常保证是衡量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变本加厉,工人阶级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与资产阶级对其提供医疗服务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
基本医疗服务的缺失是贫苦大众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人们感染了疾病无法得到基本的医疗救治,使得他们经常会遭受双重痛苦,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面对价格高昂且不受管控的英国医生,穷困的工人阶级根本无力负担高昂的医药费。在这种条件下,摆在工人阶级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治疗,要么另寻他路,比如到非正式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前者是被逼无奈的艰难抉择,后者则是铤而走险的舍命一搏。很多江湖医生利用广告等方式在贫穷的工人阶级中间招摇撞骗,打着包治一切疾病的幌子销售所谓的专利成药,譬如帕尔式生命丸,不但被工人们当成了治疗便秘的药物,也被当成了治疗腹泻的药物,还被当成了治疗虚脱和热病的药物,工人们虽然吃到了相对廉价的药品,但却最终戕害了自己的生命。甚至还有一种以鸦片为制作原料的戈弗雷强心剂也在药品市场上广泛流行,众多吃过这类药物的孩子们都“面色苍白,精神委靡,身体衰弱,大部分不到两岁就死了”[4]418。
机器大生产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为两大阶级公开宣战的标志之一,把由于过剩人口的永久性存在而导致的匮乏、贫困、穷苦和不道德奉为真理,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设置了强力辩护。在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环境下,工人阶级对自己的生存状况和前途命运近乎绝望。
绝望的处境伴随的是了工人阶级道德的堕落和内心的无助,而资产阶级对此却置若罔闻,甚至严重摒弃和忽视对工人阶级开展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学校对工人阶级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即使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也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自身的保障而炮制出来的道德灌输给工人”[4]427-428。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始终离不开皮鞭的加持,少不了如对待牲口一般的残忍态度,不是在教育和疏导工人阶级,而是在驯服和迫害工人阶级。在这种状况下,工人阶级道德更加堕落、内心更加绝望,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因贫穷导致的致命性打击和毁灭性影响的时代丑剧。而与道德堕落和内心无助相伴的则是工人阶级内部生活陋习的迅猛增长,酗酒、纵欲……此时的工人阶级已经无力提出更多的需求了,以得过且过的心态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在这里,酗酒不分性别、不分老幼,拿着自己微薄的工资到随处可见的酒店里买醉,这种陋习不仅使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极端恶化,而且还成为绞杀工人们心理健康的一把屠刀。纵欲作为一种无法改变、无法避免的恶习,太多女人为了生存,向路人出卖自己的肉体,承受了更多的苦痛和无助。
除了生活陋习的疯狂滋长,对社会秩序严重蔑视导致犯罪率猛增。恩格斯在《状况》指出,英国全国的犯罪率上升到惊人的1:660[4]445。心理健康保障的缺失使工人阶级没有了足够的生活信心和底气,对身体和精神的自残、对于社会秩序的扰乱是他们向社会反馈的基本方式。
工业革命的到来促进了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和快速发展,身无分文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活着的穷苦大众如洪水般涌入城市谋求生存,他们的到来引发了城市的环境问题,脏乱差现象丛生,“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挤在三四平方德里的面积上”[4]409是城市的常态。更为严重的是,肮脏的环境和大量人口的聚集,为传染病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这无疑对工人阶级的健康困境雪上加霜。
城市中条件最差的地方,当属工人的住宿区,被誉为“奥吉亚斯的牛圈”,建筑杂乱无章,通风条件极差,“潮湿的房屋,冒水的地下室,漏雨的阁楼”便是对其最真实的写照。在道路被严重阻隔的小街巷中,到处是腐烂的肉类和蔬菜散发的恶臭,既污染了环境,也损害了健康。在大城市,工人区的随处可见的是废弃物、垃圾、污水和粪便。恶劣的环境导致各种流行病盛行。第一,疾病类型多样,危害严重。结核病状态下的“虚弱无力、萎靡不振、没精打采”[4]412,伤寒状态下引起的热病广泛蔓延、异常猖獗,胃病、心脏病、猩红热、哮喘病、瘰疬、佝偻病、忧郁症等各种病症层出不穷,有的病症还会遗传给后代。第二,疾病发病率高,受害者多。根据1843年伦敦热病医院的年报,该院收治的病人有1462人,比以往收治病人最多的年份还多418人;[4]4121843年在格拉斯哥患热病的居民达到32000人,该病死亡率近三分之一;1817-1818年,在利默里克患热病达全体居民的四分之一,而在沃特福德的贫民窟里竟占二十分之十九。[4]413
恩格斯在《状况》中对工人阶级的健康状况表现出极度的关注和深切同情。在他看来,工人阶级身心健康状况极端恶化的生存惨状是资本主义制度一手造成的,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产阶级,虽然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但是对整个社会健康状况留下了严重后患。
恩格斯查阅了大量有关英国工人阶级的官方或非官方资料,并实地走访调查,通过与工人亲切交谈,切实了解、考察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地揭示了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状况的社会根源。
第一,异化劳动的日益深入。物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与前提,衣食住行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把财产完全集中到了极少数人的手中,导致贫穷成为了影响工人阶级正常生活的先天毒瘤,而日益贫穷则不断摧残着工人阶级的身体和精神,缺乏物质基础的健康生活纯属无稽之谈。贫穷使得工人阶级只能最大程度牺牲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资产阶级那里换取微薄的工资。机器大生产条件下,在只顾追求剩余价值的资产阶级那里,只有赤裸裸的剥削,工人阶级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成为自己的对象性存在的状况愈发明显;劳动的强制性让工人阶级只能选择资产阶级需要的,而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为机器生产的附庸和助手,“这种工作不让工人有精神活动的余地,并且要他付出这样大的注意力,使他除了把工作做好,别的什么东西也不能想”[2]405,剥夺了劳动作为工人阶级作为基本的人固有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仍然愿意参与其中,即便处于身心残损的状态,此时的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的眼里已经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不过是用来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和“牲口”。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的日益深入。工业革命——让工人阶级状况成为“目前存在的社会灾难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恩格斯清醒认识到了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存在和消亡都有其既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的追求,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可变资本的比例,由此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疯狂追求生产力的快速提高,极度热衷于技术与创新,促进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为进一步压榨工人阶级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第三,阶级矛盾与对抗的日益深入。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虽然资产阶级企图通过迷惑的行为掩盖这一根本对立以证明他们的说法和观点,但那不过是他们的伎俩和欺骗手段,只是为了让工人阶级更相信从而更愿意接受他们的剥削和压榨,然而他们那华而不实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中露出了马脚,拆穿了自己的谎言。劳动力的商品化固然让广大工人阶级摆脱了近似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条件下统治阶级对平民大众的人身依附,表面实现了所谓的平等与自由,但是“资本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5],并非像资本家宣称的那样美妙。通俗来讲,资产阶级的目的只有一个,“靠工人阶级的劳动发财,而一旦他们无法依靠这种间接的人肉买卖赚钱了,就任凭工人阶级饿死也不管”[4]383。这便是资产阶级最真实的肮脏嘴脸,在工场手工业时代表现的不是非常显著,在机器大生产时代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剩余价值的攫取已经达到了新的阶段。他们一切所作所为,不论是使工人阶级的生活难以为继、工作朝不保夕、医疗服务极度缺乏、身心健康无法保障、生活环境严重污染等,抑或是对工人阶级的种种攻击,都是在阶级矛盾激化的深渊中越陷越深,都是在自取灭亡的路上越走越远,都是在作茧自缚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重要论述,是集人民性、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于一体的阐述,不是不切实际的泛泛空想,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是从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人民内部来再回到他们中间去的实践理论,是恩格斯考察工人阶级悲惨的健康境况和总结工人阶级运动经验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从肯定工会组织斗争、到褒扬工人运动、到认可社会革命,恩格斯的前景探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从工会斗争层面,恩格斯在《状况》中对工会组织做出了全面分析和精准判断,高度肯定了工会组织在增进工人团结、凝聚工人力量方面的突出作用。从1812年苏格兰初具雏形的秘密性工人组织联合会,到1824年法律正式允许下工人自由结社的工会组织,刹那间工会组织遍布全国,在保护工人基本权利、避免其受到资产阶级的暴行和歧视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然而处理方式多是和平手段和局部罢工等温柔的合法方式,且行动能力有限。即便如此,却不能磨灭其突出地位,因为“这些工会及其组织的罢工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们是工人消灭竞争的第一次尝试”[4]424。
从工人运动层面,经历了一个从个别到整体、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早在1842年以前,虽然工人运动已经普遍化、广泛化,但是工人阶级自己都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基础去反抗资产阶级,大多局限于完全个别和自发的水平;1842年在曼彻斯特爆发了工人总罢工,要求资产阶级制定人民宪章和提高工资,从此宣布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正是由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愈发尖锐,工人群体中的无产阶级意识更加浓厚,这种自觉的反抗斗争,促进了工人的联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阶级。即“构成了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4]475。
从社会革命层面,恩格斯从资产阶级的堕落现状和黯淡前景做出明确判断,认为英国社会存在爆发革命的土壤,当时摆在无产阶级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不想饿死就得革命。恩格斯清晰地认识到:革命终将到来,和平方式已经难以彻底解决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然而革命的剧烈和温和与否取决于无产阶级接受到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多寡。从这个意义上说,恩格斯看到了通过社会革命达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对于解决工人阶级悲惨的健康和社会状况,实现全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贡献。恩格斯通过亲身经历和调研,以英国社会工人阶级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表面情况分析出其根本缘由和光明前景,为实现人民的健康生活和健康生存探索了方向,为形成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的系统化论述筑牢了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恩格斯对广大民众健康状况殷切关怀的缩影。恩格斯的论述虽然已经过去了近180年,社会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关于工人阶级健康问题相关论述的思想内核,成为了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
恩格斯通过对社会根源和未来前景的深刻分析和精准预判,强调要彻底改变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的非人境遇,探索共产主义道路是走向成功的必然途径,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则是关键所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对人民健康问题高度关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消灭了鼠疫、天花、疟疾,有效预防了麻风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在流行病和传染病防控方面,我党表现得十分坚决和英明。如2003年的“非典”和当今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阻击,我党始终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公共卫生事业和健康问题治理方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第一,要增强党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的政治领导力,时刻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关键点,以保障人民健康权益为立足点,聚焦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健康利益的方方面面,做好健康问题防范的总决策,提升健康问题解决的执行力。第二,要提升党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的思想引领力,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健康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健康问题,促进健康理论创新。第三,要强化党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的群众组织力,充分发挥好广大人民群众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中的积极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在大灾大疫面前拧成一条绳,更要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在保障人民健康常态化的过程中凝神聚力。第四,要扩大党在保障人民健康领域的社会号召力,正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各条战线的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不断取得了新的伟大胜利,充分发挥好党的社会号召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中国人民走好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的漫漫征途。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进行的蓄意的、阴险的、隐蔽的社会谋杀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聚焦以平均寿命短、死亡率极高、基本生活需求无从保障的健康生活悲惨现实,全面体现了恩格斯对民众生存权的高度重视。这为当代中国提升健康生活的质量、助力民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思路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考察时明确强调“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6],并在多个场合明确指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7]372。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作为健康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方略,是提升人民健康满足感的重要法宝。第一,普及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广大民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积极研发和推广有利于促进健康生活的新型技术和可靠产品,主动建立和健全健康生活监测体系和机制,认真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和培养全民健身习惯,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体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8]109。第二,塑造健康行为,完善国民健康营养标准,引导合理膳食配置;加大控烟限酒宣传教育,彻底远离健康威胁;加强心理健康规范管理,正确干预心理问题。第三,提高健康素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搭建平台;进一步助推全民健身运动生活化普及化,将全民健身视为常态;进一步完善不同年龄层次健康运动计划,让重点人群合理运动。让人均寿命高、基本生活需求有保证、健康素质整体提升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基本状态,使民众充满健康生活的底气,增强人民健康满足感。
恩格斯将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健康服务的缺乏进行了大量描述,将底层劳苦民众的健康服务水平和上层社会的健康服务水平进行了鲜明对比,这种不对等服务和不公正待遇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讽刺地极其全面,把资产阶级的势力性、欺骗性、虚伪性展现得极其深刻。与资产阶级蝇营狗苟的虚伪行径不同,在我国新时代保障人民健康的新征程上,健康服务已经成为人民健康保障工作中的基本战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373,新时代我国的健康服务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和某一类人的特殊行为,而是要面向全体民众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是要将“大健康”观念落实到各个环节的服务,进而形成“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建设广泛开展的良好局面”[8]111。为此,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更高效率实现医疗卫生领域健康服务均等化:其一,加强重大疾病的有效防范,完善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降低城乡医疗的服务差异,逐渐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健康服务体系,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打下坚实基础。其二,根据不同层级需要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根据医学研究需要继承发扬传统医学优势,实行中西医并重的综合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将优化健康服务机制落实到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增强人民健康的获得感。
通过恩格斯充满纪实性的批驳,我们能够深刻领会到在资产阶级无情压迫下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自始至终没有体验过健康保障带来的福音,导致了工人阶级道德的愈发堕落、内心的愈发绝望,致使越来越多的陋习在底层民众中间肆意传播,让这些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彻底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为了保障人民健康颁行了相关制度体系,与健康服务紧密联系,二者共同为保证民众健康状态保驾护航,提供了系统服务和制度支持,共同提升了新时代的“健康生产力”[9]。在当前面临公共卫生健康威胁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依旧流行的时代大背景下,健康保障领域涉及范围广、周期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更加重视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首先,可通过完善和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和创新开发商业健康保险制度二者有机结合,逐渐构建起政府主导、各方协同、高效完善的全方位医疗保障体系,将医疗保障惠及广大民众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其次,可根据广大民众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改革,增强医疗器械在配置与使用方面的地区和领域均衡性,聚焦西部山区、偏远乡村等不发达地区的医疗器械配置状况,保障先进医疗器材的广泛使用;并完善国内医药价格政策,提升民众医药使用便利度,共同搭建起尖端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和适用药品供给的全方位保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健康保障方面展现出的磅礴伟力,已经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叹为观止,中国共产党长期履行为广大民众谋取健康福利的责任担当与资产阶级政党始终贯彻为自己谋利而损害民众利益的丑恶行径形成了鲜明对照,广大民众在健康保障之路上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安全感。
健康环境的营造对民众维持健康生活和工作意义重大,是人长久生存和延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下,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营造健康环境的首要途径,继承和发扬党在历史上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将这一用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成功实践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全面有效落实,完善好城镇和乡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建立起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以实现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民众健康素养、预防控制疾病的主要目标,从而建设好健康城镇和健康乡村,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抓手。此外,对影响民众健康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也同样重要,需要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做出针对性处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中心点,强化环境质量考核,特别是对不利于民众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切实解决,对工业污染排放要全面推进达标排放改造,建立起系统化、长期化的环境和健康管理制度,严格把控,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进行严格排查和严肃处理,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环境建设,谱写“为人民服务”的健康篇章,提高人民健康生活幸福感。
科学技术都要以惠及民生为导向,做到科技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健康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聚焦时代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体系创新,聚力健康产业长远发展,使科技在健康领域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民共享。健康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聆听人民群众关于健康需求的声音,解决好现实社会中不同层次的健康问题。第一,与时俱进,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在保证公立医院持续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民营医院,但需要严格把关和长期监督,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伴随着“互联网+”的盛行,积极开发健康服务的多样化新兴业态,将互联网和休闲健身、营养调理、养老服务等相结合,形成一大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健康产业全新品牌。第三,促进医药产业创新性发展,完善好医药领域的产学研用协同系统,提高医药器械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做好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将绿色发展和智能创新应用到医药创新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要逐步形成体系化、长效化、全面化的健康产业发展大格局,始终聚焦时代发展前沿,立足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将健康产业的新型化、集聚化、规模化充分显现,在新的发展阶段做新、做好、做大、做强,让广大民众在健康产业成果中增强认同感。
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的论述是他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民众健康问题高度关注的充分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为恩格斯的经典纪实性成果,从实证研究和思考分析两大维度全方位展现了恩格斯对工人阶级健康状态的高度关注,其对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广大民众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于根源的分析和前景的探视则鲜明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时光辗转,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继承和发展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健康的思想,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筑牢中国之基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J].党建研究,2021(12):11-4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6] 杨钊.“健康中国”战略的传统文化渊源探赜[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2,39(2):56-62.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 胡鞍钢,王洪川.习近平健康思想与优先发展健康生产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2.
Engels’Concern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Health of the Working Class:Discussion on
YANG Zhao1, LAI Xiaofei1,2
( 1. School of Marxism,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2. Research Center for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Fujian, China )
As a practical, popular and revolutionary socialist document, The Condition of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is a classic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f Engels’ in-depth study of the social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British working clas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hows Engels’ great concern for the health of the working class among the words.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Engels’ health exposition in academic circles. By interpreting this classic documentary work, it is able to sort out Engels’ concern of the health of the working class under capitalist condi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healthy life, healthy work, health service, health guarante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 analyze the social root of the health condition, systematically grasp the ideological essence of Engel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the health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eople’s health work in the new era.
Engels, working class, health,inspiration of the new era
A811
A
1673-9639 (2022) 04-0050-09
2021-12-13
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共享发展长效机制研究”(FJ2021B003)。
杨 钊(1996-),男,四川广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赖晓飞(1972-),女,重庆人,博士,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 薛 娇)(责任校对 李昌礼)(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