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好问及其丧乱诗

2022-03-17 13:46王平张楠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朝汴京元好问

王平,张楠

(白城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元好问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逝于蒙古蒙哥汗七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荣(今山西忻州市)人,其先祖为北魏拓跋鲜卑皇室后裔,本人则生活于金元易代之际。元好问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诗人,[1]被尊为“一代宗工”[2],著有《中州集》《元遗山集》《续夷坚志》等,擅长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据郝经《遗山先生墓铭》中说,原有遗作五千六百余首,现仅留存一千三百六十多首”,[3]其中丧乱诗尤为著名,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丧乱诗

丧乱诗是指不义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苦难的诗歌。丧乱诗可溯源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王风·黍离》描述了周平王东迁洛邑后,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故都镐京,眼见原来的宗庙旧址尽为禾黍,昔日的城阙宫殿早已失去都市繁华,遂悯宗周之颠覆,悲国家之兴亡。

两汉的丧乱诗则存于乐府中。汉代乐府民歌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等,都真实地反映了战争使得百姓朝不保夕、饿殍遍野的惨状。汉朝与匈奴长期作战,朝廷派兵长期戍守,在这战乱的年月里,百姓长时间从军,兵役负担繁重。即便是那些未服兵役的人,他们的生活贫寒凄苦,甚至还不如远征在外的士卒。

唐代丧乱诗的创作达到了高峰。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用笔墨写出了战火连绵,国家山河破碎,百姓妻离子散的悲痛。《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4]。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唐都长安被叛军攻下,玄宗皇帝出逃四川,黄河流域经济遭到破坏,边疆民族危机四伏。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转折时期的杜甫,亲身经历这场战乱,并被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之中,他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三吏”“三别”同样揭示了战争使人民遭受的不幸和苦难,流露了对国破家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深切同情。

金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金与蒙古兵戈相交、战争不断。元好问在金朝灭亡前后的诗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时间、有地点、有事件,把战争的惨烈、百姓的痛苦写得怵目惊心,为人们呈现出金蒙之际社会动荡的历史画卷,从中可考察金末元初时局变动的社会面貌。元好问的诗体现了诗史一体,更是将丧乱诗推向了顶峰,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史学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元好问与丧乱诗

元好问的丧乱诗深刻反映了金蒙战争使百姓居无定所、离乱奔逃的社会现实,以及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惨状,揭示了金统治的腐朽,金政权的懦弱无能,抨击了蒙古侵犯金朝的一系列暴行。金朝(1115-1234年)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立国一百二十年,共传九帝。金朝在金世宗时期也曾出现“大定盛世”的局面,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金源文化发展达到高峰。然而在接下来的金章宗、卫绍王、宣宗和哀帝时期,金朝统治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势江河日下。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部铁木真被推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金蒙战争爆发。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将都城由中都(今北京)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贞祐三年(1215年),中都陷落。金哀帝天兴二年(1233年),汴京沦陷,天兴三年(1234年),金朝灭亡。元好问就生活在金朝由盛到衰的这个转折时期,他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战争生活,饱尝了亡国之痛、离乱之苦,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灾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家飘摇、山河易主。元好问深受时势的影响,写下了《岐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这些描述战乱的组诗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领土惨遭侵犯、践踏,人民惨遭蹂躏、屠戮,不仅抒发悲愤的情感,而且具有诗史的价值。

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兵围攻岐阳,元好问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岐阳三首》(选一首):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5]

岐阳,今陕西凤翔,地处关中地区。“关中左肴函,右陇蜀……金城千里,天府之国。”[6]关中这样一个进可攻退可守之地被蒙古大军所围困,强敌的不断进犯使百姓遭受深重灾难,而自己却救国无策,空望岐阳,凄泪满裳,体现出诗人无可奈何的伤痛。通过无来信、闻哭声等,描述了金朝与蒙古交战造成的惨状,控诉蒙古军残杀无辜的暴行。昔日繁盛与强大的金朝,如今却落得国势衰败。慨叹金朝政治腐败、抗敌不力,山川之险没能起到屏障作用。

岐阳要地被攻陷后,汴京又被蒙古军围困。元好问时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目睹了国破兵败的惨剧,饱蘸血泪写下了《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选一首):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出水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7]

金蒙战争激烈残酷,使山河改色、大地变容;处处血雨腥风,使生灵涂炭、百姓遭殃。面对京城被困、疮痍满目的残局,元好问感慨自己报国无门,力难回天,表达对战争的愤慨,对国家的担忧。

天兴二年(1233年),汴京守将降蒙,京城沦陷。被围困城中的元好问成为蒙军俘虏,从汴京押送至聊城羁管。从河南开封到山东聊城,要北渡黄河,他将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写下了《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选二首):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8]

这组诗记录了金都汴京陷落后,蒙古大军入城烧杀抢掠的情景。文物古迹被掠夺,京城文化被摧残,后妃宗室被掳掠,百姓白骨露野,曝尸横街。昔日繁华的家园如今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一堆堆断砖碎瓦。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文明被摧残。

天兴三年(1234年)金朝灭亡。元好问被羁押聊城,写下了《续小娘歌十首》(选二首):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

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9]

小娘歌是流行于金末元初我国北方的一种民歌,《续小娘歌十首》描写在掠夺战争中人民的痛苦处境。蒙古大军占领中原,无数百姓被驱赶着押解北行,他们钻山无洞、渡水无船,战争使人民背井离乡、无家可归,他们哪里还有回家的日子?这些诗史般的诗歌,以悲壮、沉郁的笔调,把对国破家亡的痛苦及对百姓无所逃生的同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元好问羁押期满获释,返回家乡,倾心于金朝史料编纂工作。“国亡史作,已所当任”,“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10]他采集金朝君臣言行事迹,著成《中州集》《壬辰杂编》等,完成百余万言的稿本,保存了大量的史料,为元代撰写《金史》提供了可靠参考。由此,也奠定了元好问史学家的地位。

三、元好问丧乱诗的影响因素

元好问作为北方民族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丧乱诗成就尤为突出,不仅受金元之际社会动荡影响,还与家庭文化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因素有关。

家庭和文化环境。元好问是北魏拓跋鲜卑皇室的后裔,其先祖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云、朔地区,民风自然纯朴、矫健尚武。北魏孝文帝实行移风易俗的汉化改革措施,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不仅使北方民族间的融合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也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发达的文化在这个鲜卑族的家庭里体现出来。元好问的远祖元结是唐朝礼部侍郎,也是唐代著名诗人;曾祖元春是宋朝的忠显校尉;祖父元滋善是金朝进士;生父元德明以教授乡学为业,以诗闻名,著有《东岩集》;叔父元格历任县令。元好问出生七个月时被过继给叔父元格,叔父给他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自四岁起至二十岁,元好问游走各地刻苦求学,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十一岁在冀州从翰林学士路宣叔学文,十四岁又到陵川拜大儒郝晋卿为师。“元好问由学诗、学文‘到淹贯经传百家’,奠定了他后来治文学、治史、治九数天元之学、治医学乃至保存典籍和存史的根基。”[11]良好的家庭和文化环境为元好问的成长提供了条件,也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社会和生活环境。元好问的一生正处在金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复杂。他二十二岁时,蒙古向金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元好问开始经历漫漫的人生忧患历程。在他二十五岁时,蒙古军南下,家乡忻州被蒙古军屠城,其兄元好古惨遭杀害。二十七岁时,蒙古军围困太原,元好问与家人避乱于河南。三十二岁开始仕宦生涯,正是蒙古大军挥师南下、金军节节败退之际。四十五岁,汴京失守,金朝灭亡,又沦为阶下囚,被押往山东。在鼎革易代的社会巨变之际,元好问颠沛流离,亲眼目睹了蒙古军的暴行,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把人民的不幸和自己的不幸凝结在一起,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元好问以苍凉悲壮的笔调,写成一首首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诗篇。元好问的诗歌沉郁、悲愤、忧愁,比比皆是血泪,字字饱含悲痛,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正是时代的沧桑巨变、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正如清代赵翼《题元遗山集》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12]

猜你喜欢
金朝汴京元好问
如果觉得人生太难,就去读读元好问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汴京诗群
东坡梅
元好问出联收徒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