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琪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治理现代化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复杂的现实问题。文化治理现代化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一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面对这些困境和挑战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化解路径,推进我国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治理现代化主要体现为文化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文化治理能力的提升。新时代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指出要在新中国成立百年之际,“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1]从涵盖内容来说,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2]。其中,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构成完整统一整体,共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如果说经济治理旨在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治理旨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治理旨在营造安全稳定的公共秩序,生态治理旨在为人民打造山青水绿的生活环境,那么文化治理则旨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将文化治理现代化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下,构建文化治理制度体系,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地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国家的兴旺发达不仅体现为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硬实力建设,更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和程度。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的内在基础,文化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治理现代化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含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迫切要求我国由文化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而文化治理现代化就是要补齐文化领域的短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尤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推进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
文化治理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阐述了“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文化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人类社会的产物。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文化的价值。文化以“经济基础”作为其发展的基石,在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人化”和“化人”的有机结合。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文化的价值就在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上得到彻底解放。另一方面,文化具有民族性和阶级性。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既符合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逻辑,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使文化领域思想互相交流、涤荡和碰撞。思想观念的大碰撞、文化的大交融导致文化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风险。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道路、旗帜和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在学习态度和工作原则方面没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忽视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现象。这表现为:一方面,个别同志在学习态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存在观念认识“模糊”和“错误”,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功力不足”,在学科建设和理论成果方面“高水平成果不多”,“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5]。另一方面,在坚持党性原则和宣传工作方面,个别单位和党政干部“政治敏感性、责任感不强”,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没能很好地把握方向,“助长了错误思潮的扩散。”[6]在开展工作中仍存在“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7]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一些人“党性原则讲得少”,宣传思想工作不讲党性原则,“口无遮拦,毫无顾忌”。[8]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一味迎合市场带来的低俗化现象。[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多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价值引导方面,“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在价值判断方面,“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10]在价值取向方面,崇尚西方价值理念,“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热衷于“去历史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11]这些都是与文化建设和治理息息相关的问题,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没办法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内层面来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得了值得充分肯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意识形态和舆论的主要战场。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适应步伐还不够快”,“新闻舆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没有跟上”,对掌控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和控制力还不够强;一些媒体仍旧“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宣传内容和宣传技巧有待提高;一些主流媒体受众规模缩小、影响力下降,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仍旧存在“失语”“缺语”现象。从国际层面来说,世界舆论大势被西方媒体左右和操控,“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12]我国的“阐释技巧、传播力度”不够,“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还不高”。[13]在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和运用方面,我们还是“生手”,“人云亦云”甚至“舍己芸人”。[14]在国际平台上中国的形象仍是“他塑”而非“自塑”,信息交流方面在进出之间存在“逆差”,中国真实的国家形象和西方主观的刻板印象有明显的“反差”,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上有“落差”。[15]另外,一些国家对我国尚有误解,“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极力“唱衰”中国,而我国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16]在有效回应西方国家的质疑方面还有欠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仍旧存在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而抛弃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情况。在质量上,创作出的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重复性创作较多,“千篇一律”,有“抄袭模仿”的痕迹。在内容上,“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在形式上,“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在真实性上,“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在价值取向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17]此外,对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的文艺形态,“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18]这些文艺创作方面出现的问题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9]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革命性,是行动的指南,为人类的发展活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进指明了道路。[20]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作为一场深刻且复杂的社会变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达成普遍的社会共识。改革是要在普遍共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如果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那么改革便无法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只有形成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上取得共识。用什么来凝聚共识?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要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贯通,以此来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看家本领”,每位党员干部必须要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21]中央和地方党校、高校、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将马克思主义列为必修课,大张旗鼓地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鲜明地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这些科研院所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22]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把理论学习转化成为有效治理国家的实际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精神层面的思想道德基础和重要支撑性力量”,[23]是塑造健康政治秩序、维护社会繁荣安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压舱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统一社会人士、维系社会系统、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24]因此,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目标和方向。
第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25]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必须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筑牢传统文化的根基。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6]只有充分且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透彻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以此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与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奠定情感基础。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27]。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讲仁爱的“仁者爱人”、重民本的“民惟邦本”、守诚信的“言必有信,行必果”、崇正义求大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尚和合的“天人合一”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和感知,使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28]得到传承和延续,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基于日常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源于社会而产生,国家治理现代化也要回归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会贯通,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切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才能引起民众的思想共鸣。[29]可以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展的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0],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手段,借助榜样的力量,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运用润物细无声的各类文化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1]通过多方共同发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再次,要抓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群体进行培育。其一,党员干部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2]其二,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养成高尚品格。“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33]
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要从自身文化建设入手,筑牢舆论宣传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沟通和交流,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同时注重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宣传舆论范围和影响。
第一,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筑牢舆论宣传的根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要“形于中”而“发于外”,[34]从内在加强我国自身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盲目地接受西方价值理念,不成为“应声虫”,才能使中华民族不致于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丧失独立性与独特性。[35]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世界各国所了解,展现文明、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要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坚定的价值观念,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6]。
第二,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37]。在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与世界展开对话,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38]让世界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精心设置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在话语建构上善于打造标识性概念和范畴”,[39]进而摆脱西方话语体系。同时借助新型媒体力量,“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40]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特色。[41]只有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才能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
第三,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宣传舆论范围和影响。文化治理现代化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智能媒体等手段精心设置议程,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扩大舆论影响和效果。首先,要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和话语权。在网络空间开展宣传舆论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42],“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43]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压缩非主流意识形态空间。官方报道要主动、及时、准确发声,避免出现“无语”或“失语”现象,将我国发展优势、实践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44]。其次,要加快传统媒体转型,促进多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宣传形式。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同时,实现新兴媒体多渠道健康发展,加强媒体间的有机协作,大力弘扬主题内容积极的网络文化,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再次,要占领网络意识形态舆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意识形态舆论地带要守住,灰色意识形态舆论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黑色意识形态舆论地带“要大大压缩其地盘”[45]。在舆论阵地运用润物无声的高超技巧,进行“看不见的宣传”,将宣传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大宣传思想格局。
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改革旨在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治理的现代化。在推进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46]这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47]在工作中跟上群众节拍,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文化优品。二是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三是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发展方向,推进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形成文化业态新型发展机制。四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中心,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五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形成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的工作机制,实现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8]
新时代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要直面问题、突破困境、迎接挑战,破除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文化领域改革。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制度,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治理能力,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