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学院简史考略

2022-03-17 11:26:09孙立峰李仲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师专庆阳师范学校

孙立峰,李仲立

(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一、问题的缘起:弥补历史之缺憾

1984年10月31日,庆阳师专成立校史编写领导小组,宋全昌任组长,赵玺任副组长。后因人事变动,1986年校史编写组由董金庭任组长,李仲立任副组长,成员有张永升、郭茜梅、辛勇、孙亚利、孙立峰、马步升、马彦武、包德才。1986年7月2日校党委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了校史编写提纲。在编写组同志的努力下,1987年9月完成《庆阳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庆阳师专)史稿》油印稿。在《史稿》编写过程中,有些同志主张将庆阳师范和庆阳师专的历史连续成一整体,由于时间比较紧,《史稿》未涉及庆阳师专源头问题。陇东学院成立后,许多同志多次提议将学校的历史溯源至成立于1939年的省立庆阳师范学校,学校领导层也多次商议学校办学历史源头及相关档案的归整事宜。但2008年8月编写的《陇东学院30年大事记(1978—2008年)》中,仍未涉及陇东学院的历史源头问题。2017年学校研究40周年校庆工作时,又有同志提出陇东学院校庆应该从1939年省立庆阳师范学校算起,后因诸多因素搁置。陇东学院的历史源头问题本没有争议,但由于历年来校史编撰未将庆阳师范的历史编入而成为缺憾。

庆阳师专从筹备到成立的有关书面文字和口头表述都是“在庆阳师范的基础上建立庆阳师专”,两者一脉相承。庆阳师专办学的基础是庆阳师范,其基本要素一是校舍、二是教师、三是教学设备、四是运动场所及其生活设施等。庆阳师专成立之前,省教育局、省计委、省招生办的各类招生通知,都发给庆阳师范学校,如附设中文、数学两个高师班和附设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体育等6个专业专科班。庆阳师专正式成立前招收的两个高师本科班、6个专业的专科班及其以后历届学生都是在原庆阳师范学校校园内(西峰南大街41号,后改为137号,对面是中共庆阳地委办公大院)组织教学活动。校园总面积120亩,其中苹果园20亩,运动场地20亩。建筑物面积6000-7000m2。教室、宿舍依然是原庆阳师范学校建造的砖木结构平房。师生大会、文艺演出场所依然是在1974年原庆阳师范学校师生义务劳动建造的一幢1100m2、砖墙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的礼堂中进行,大礼堂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搬迁至新校区为止。师生餐饮在庆阳师专成立初期仍然使用原庆阳师范学校的学生灶、教师灶。

庆阳师专建校初期,教学、行政、后勤都是在原庆阳师范设施基础上运行的。从教学条件看,庆阳师范学校有图书室、阅览室,藏书3.4万册,报纸杂志缺乏连续性,每年的种类也不一样,多时百余种,少时几十种。实验室设备简陋,仪器较为落后。体育设施依然使用原庆阳师范学校的场所,有篮球、排球场,有铅球、铁饼、单双杠、跑道等田径场地及设施。开展文娱宣传活动的主要乐器有风琴40架、钢琴1架,还有军乐、民乐等器乐和服装道具。学校行政办公在原庆阳师范“工字房”内,个别部门设在学生宿舍区。医疗室沿用原庆阳师范的两间平房。

领导是办学的关键。庆阳师专从筹备到成立,原庆阳师范领导班子始终参与其中。1978年10月,中共庆阳地委成立庆阳师专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庆阳地委革委会副主任贺玉卿兼任,副组长由庆阳地区文教局局长王生金、副局长王恩泽、庆阳师范革委会主任帅占宗兼任,原庆阳师范领导班子成员张永升、赵玺为筹备组成员。庆阳师专成立后,1979年3月,中共庆阳地委常委会决定由原庆阳地区邮电局局长李安滋任庆阳师专党委副书记,王恩泽、帅占宗任副校长。同月又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由李安滋、王恩泽、帅占宗同志组成。同年9月又增补张永升、陈世斌为党委委员。庆阳师专初期领导班子中,原庆阳师范学校校长帅占宗是庆阳师专副校长、党委委员,原庆阳师范学校副校长张永升是庆阳师专党委委员,新任庆阳师专副校长王恩泽也是庆阳师范的老领导(1954年11月—1961年7月曾任庆阳师范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庆阳师专建校初期领导班子中,原庆阳师范领导班子成员成为骨干。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庆阳师专成立前,庆阳师范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庆阳师专成立后,原庆阳师范教师有34人留任,占原庆阳师范59名专任教师的57%,是庆阳师专初期办学的骨干力量。工勤及医务人员都是原庆阳师范的工作人员。

二、源远流长:庆阳师范的诞生与发展

陇东师范教育勃兴于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之时。1917年4月,甘肃泾源道尹周务学委派镇原举人张宸枢筹建陇东师范学校,校址设平凉。1918年2月,甘肃省教育厅正式命名陇东师范学校为“甘肃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规定招生区域为陇东17县:平凉、庆阳、固原、泾川、静宁、隆德、庄浪、海源、泾源、华亭、崇信、灵台、宁县、正宁、镇原、合水和环县。5月,学校正式成立,张宸枢代理校长。1936年,省立各师范学校改以所在地冠名,甘肃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改为省立平凉师范学校。彼时,庆阳所辖区域尚无一所师范学校,当地青年就读师范,必须远赴平凉或到更远的地方去[1]。庆阳师范学校——陇东学院的先河,创立于1939年4月,正值艰苦的抗战时期。1939年甘肃省政府对全省各专员公署进行调整,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由原来的九县变为八县,即庆阳、环县、合水、正宁、宁县、镇原、泾川、灵台,第三区行政专员公署仍驻地庆阳县西峰镇。庆阳县驿马关以北(包括今华池、环县)是红区,即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组成部分,驿马关以南是白区即国统区。边区政府经常在西峰采购物资,西峰渐趋繁荣。1939年2月上旬,甘肃省政府派省教育厅秘书王德厚抵达西峰镇筹建“省立庆阳师范学校”,王德厚为校长,曾提出“免多数青年失学”的办学口号。

王德厚号普仁,察哈尔怀来人,燕京大学教育系毕业。王德厚到任后将县立民众教育馆(今西峰区大什字原庆阳地区文化处博物馆一带)作校舍,建筑面积并不大,以此为校舍是因其后院有千佛寺。千佛寺是西峰镇有名的寺院,每年三月八日都要举行十天的骡马交易大会。王德厚将千佛寺三个大殿(娘娘殿、三宫殿、大佛殿),改造为三个教室。当地商人捐资修建了10间房屋作为学生宿舍,学校仅有20间房,边招生边修建。原规定招收四年制简易师范科一个班(小学毕业生)、一年制简易师范科一个班(初中毕业生),而实际只招收了四年制简易师范科两个班,共100名学生(男生91名,女生9名)。预定1939年3月26日开学,由于日本飞机空袭干扰,工期延误,至4月1日修缮竣工,即举行开学典礼。王德厚将4月1日定为“省立庆阳师范学校”成立纪念日(校庆日)。建校初期学校“教职员有9人,其中职员兼教员4人,专任职员1人,兼任校医及教员4人”[2]。庆阳师范从筹备到开学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表明当时建立这所学校的紧迫性。省立庆阳师范学校的建立犹如文化沙漠中的一片绿地,给当地百姓带来新的希望,为开启众智、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抗战时期,庆阳师范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演唱《黄河颂》《保卫黄河》以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南泥湾》等歌曲,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庆阳师范师生开展反内战宣传,与国民党驻西峰部队发生冲突,进行绝食反抗活动。1949年7月,西峰镇解放,庆阳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0年开始修建新校舍,1953年迁入西峰镇南门外新校址,即西峰区南大街137号。1962年10月,省教育厅确定庆阳师范学校为省属重点学校。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主责。庆阳师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开办各种体制的教学班,除了正规学制年限的招生之外,还举办短期班。曾举办初师班(招收小学毕业生三年制,于1962年秋季停办)、中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中速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一年制)、在职教师或民办教师轮训班(有半年或一年不等)、一年制师范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初中师资)、幼儿师范班(招收小学毕业生女生三年制)。1965年学校成立了函授部,当时仅有李仲立、路庚乾两名工作人员,定期步行到庆阳、宁县的一些乡镇函授点对在职的小学教师进行面授、批改作业等。1967年到1971年学校停止招生,与地区协商举办初中教师培训班5期,培养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教师600余人,还举办红医班(赤脚医生培训班)和中医培训班。学校抽调专人负责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教师聘请庆阳地区医院和北京下放到庆阳二院的医生担任。学校还举办写作班,由地区各县及地直部门推荐人员参加学习,培养新闻报道和编审人员,培训半年返回单位工作。还办了财会班等。

从1976年开始,庆阳师范分专业班进行教学。1976年入学的学生分为政史、语文、数理、农化、音乐、体育、美术、普通等8个专业学习班。到庆阳师专成立之前,基本上都是分专业培养。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工作情况看,庆阳师范从1953年起有不少学生在本地区初级中学任教,少量学生在庆阳一中、二中高中部和庆阳师范的初师班任教,也有部分学生到党政部门和军队中工作。分专业培养形式为1977年招收本科、专科班做了铺垫。

三、应运而生:庆阳师专的由来

追溯陇东学院历史源头,必须厘清庆阳师专产生的过程。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初名是庆阳师范专科学校,简称庆阳师专。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制度。为迅速改变庆阳革命老区经济教育落后局面,1977年11月,甘肃省教育局拟在庆阳办一所师范高等学校。1977年12月3日,甘肃省计委和省招生办公室联合通知在庆阳师范学校附设中文、数学两个高师本科班。1978年1月,庆阳师范学校在全省高考统考中录取中文本科班学生37人,数学本科班44人。1978年3月15日两个高师本科班在庆阳师范学校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中共庆阳地委书记云尚秀、副书记赵云山代表地委讲话,庆阳地区教育局负责同志出席。

1978年2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搞好教育革命和发展教育事业规划纲要(草案)》:“扩大师范院校的招生名额,增设一批高等院校,有条件的在1980年内,每个地区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逐步解决中小学的师资问题”[3]。甘肃省教育局按照《草案》精神,决定在庆阳地区办一所师专,以尽快解决庆阳革命老区教育事业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矛盾。1978年3月8日,甘肃省教育局电话征求庆阳师范学校有无能力办专修科的意见,4月27日向庆阳地区文教局发电:“根据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省上着手酝酿建立庆阳、天水、张掖和兰州四所师范专科学校,其后即向国务院呈报审批。请你局就以下方面准备意见,我局拟在5月上旬开座谈会。一、地区革委会对建立师专的具体意见。二、建校的理由。三、建校的步骤和所需新扩建的面积及资金。四、制定计划时可提出高、低两个方案”[3]。1978年5月2日,庆阳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贺玉卿同志召集地委宣传部、地区计委、文教局和庆阳师范负责同志座谈讨论了筹建庆阳师专的具体事宜,提出了初步意见,制定了学校的规模和发展规划。后经地委审查同意后于5月6日上报甘肃省教育局。

1978年2月,甘肃省教育局、省招生办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电报关于“决定在1977年统考中,从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增加高等学校招生名额”的精神[4],再次给庆阳师范学校下达了附设数学、物理、化学三个专科班的招生任务,庆阳师范又于1978年5月初录取了专科生142人。1978年6月10日在庆阳师范学校大礼堂举行首届专科班开学典礼,中共地委副书记赵云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贺玉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地区文教局负责同志做了题为“在党的方针指引下,认真学,努力教,为早出人才而奋斗”的讲话。至此,庆阳师范已经有了两个大学本科班、三个专科班,为建立庆阳师专做好了准备。

1978年5月13—19日,甘肃省教育局召集庆阳、天水、张掖和兰州四个地、市文教局和四所师范学校的负责人讨论关于筹建甘肃省四所师专的工作。庆阳地区文教局副局长王恩泽、庆阳师范革委会主任帅占宗参加会议。省教育局局长刘海声同志在座谈会讲话中说:“四所师专都是在原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的,……经费、设备、筹建由省上投资。在本地区范围内调整选拔教师、搞好教师队伍建设……现有四所师范的基本建设都很差,现有建筑面积远不能适应办师专的要求,今后要逐年修建,一面改造,一面扩建。五、现在就叫作XX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初中教师。”[5]刘海声局长的讲话为四所师专的创办理清了思路,对四所师专筹建的母体基础、经费来源、师资队伍来源、办学目标做了明确界定。

根据甘肃省教育局座谈会议精神,庆阳地区党政领导与文教局、庆阳师范领导同志等研究讨论后,由庆阳地区革委会于6月上旬向省教育局、省革委会呈报了在庆阳地区成立师专的请示报告。7月,甘肃省革委会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在甘肃省成立四所师专的请示报告》。8月24日,庆阳地区计委和文教局向甘肃省计委、教育局呈报了《关于庆阳师专总体规划方案的报告》,报告说:此方案以庆阳师专1200学生、300名教职工规模设计。全校共需建筑面积27650平方米,第一期建筑面积13670平方米,投资184.5万元,争取在1979年列入计划项目。随文上报了《庆阳师专总体规划图》和《庆阳师专总体规划图说明书》。

1978年8月25日,省计委、省教育局再次给庆阳师范下达招收280名专科生的计划,庆阳师范学校于10月初招收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六个专业专科生273人,分为六个班。为了加强对筹建庆阳师专工作的领导,1978年10月10日,中共庆阳地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庆阳师范专科学校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由庆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贺玉卿同志兼任,副组长由庆阳地区文教局局长王生金、副局长王恩泽、庆阳师范学校校长帅占宗担任。成员有张永升,杨玉洲、刘凤阁、赵玺等[6]。1978年12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成立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全国共恢复和增设169所高等学校,其中恢复16所,新增设153所”,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名列其中。后经国务院批准,庆阳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宣布成立。庆阳师专是庆阳师范学校的升格,是庆阳师范学校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早在1976年,庆阳地区考虑在庆阳师范学校基础上申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当年10月份在镇原县设立了镇原师范学校。1978年后季又在庆阳县(今庆城县)、宁县分别设立了庆阳师范学校、宁县师范学校。1983年1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庆阳地区行政公署,“鉴于原庆阳师范学校校舍全部由庆阳师专占用,同意征用庆阳县(今西峰区)温泉公社黄官寨大队西庄生产队旱耕地95.6亩,作为庆阳师范新校址建设用地[1]296。”1985年7月,新校址建成,庆阳师范学校隧即由庆阳县城迁入。1986年后季,镇原师范学校撤销,统一整合为位于西峰区育才路的庆阳师范学校。

四、整合老区教育资源:陇东学院诞生

世纪之交,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庆阳师专新一届领导班子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在省委省政府和庆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精心谋划,全力推进,实现了由庆阳师专到陇东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1999年11月25日,庆阳师专召开处级干部大会,新任党委书记于树青提出“管理、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和创办庆阳师范学院的“两步走”发展战略。12月28日,庆阳地委、行署组织召开庆阳师专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地委书记孙效东主持会议,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吉西平,地区人大工委主任薛亮云,地委副书记刘五庆,地区政协工委副主任任君常,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王培栋,行署副专员刘全宝,地委副秘书长刘秉宁,行署秘书长张文先,西峰市委书记张志一,西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利,地区教育处副处长孙树强和学校党委书记于树青、校长闫庆生、副校长汪建华、刘仁义参加了座谈。会议决定,将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庆阳师专,以解决学校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根据座谈会精神,成立了庆阳师专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于树青、闫庆生任组长,汪建华、刘仁义任副组长,下设负责校区拓展的建设规划工作小组和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

2001年9月27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庆阳地区农校和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批复》,“同意庆阳地区农业学校和农业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遵照省人民政府的批复,2001年10月20日学校召开庆阳地区农校、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并入庆阳师范专科学校大会。“一所一校”的并入为庆阳师专带入500亩土地,同时庆阳市政府同意庆阳师专在相邻地段再征500亩土地,这一举措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办学和发展空间,也为开设农学专业集聚了资源,为庆阳师专进一步发展成为陇东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4月,甘肃省政府委托教育厅专家组对庆阳师专进行考察评估,认为“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条件已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同意在庆阳师专基础上改设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2002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呈报了《关于申请在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设置陇东学院的函》。2003年4月16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成立陇东学院的通知》,“同意在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陇东学院,同时撤销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这标志着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陇东学院。5月8日,学校举行庆阳师专、陇东学院校名换牌仪式,党委书记于树青、校长闫庆生揭彩换牌。6月10日举行陇东学院成立庆典,省委副书记马西林、省人大原副主任姚文仓为陇东学院揭牌,党委书记于树青主持庆典,校长闫庆生致辞,陇东学院正式成立。

需要说明的是,庆阳地区农业技术学校前身是1965年建立的“庆阳地区继抗农业学校”,其间曾停办过,1974年恢复招生并更名为“庆阳地区农业技术学校”。庆阳地区农科所前身是1949年8月成立的“陇东农林科技实验站”,在20世纪50年代更名为“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庆阳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66年,于2012年整体并入陇东学院。这“两校一所”从创办的时间看均早于“庆阳师范专科学校”,但并不是陇东学院历史的源头。

2010年,依据市校合作协议,存续了70年之久的南大街137号陇东学院所有教学办公场地,移交庆阳市第一中学,陇东学院整体搬迁至兰州路45号新校区。

五、结语

我们之所以要对陇东学院历史追溯源头,这是历史的特性所决定的。历史是割不断的,也是不能割断的。昨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历史,今天的现实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追溯陇东学院的历史源头,就是研究从庆阳师范到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陇东学院的建立这些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如河西学院校史,自1941年成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始,远如中国人民大学,其校史必然追溯到抗战烽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陇东学院的历史渊源,也一定而且必须从1939年成立的甘肃省立庆阳师范学校开始。这是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也是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客观结论。

猜你喜欢
师专庆阳师范学校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Our Best Friend
燕昱 庆阳北石窟 油画作品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2
拉萨师专?马云教育基金启动 : 捐资一亿,十年赋能3000名西藏一线教职人员
留学(2019年13期)2019-08-08 05:29:17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行走在涵养“童心”的教改路上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践
江苏教育(2018年65期)2018-11-02 03:37:22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拉萨师专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分析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