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案例教学“示—释—式”话语范式研究

2022-03-17 11:00任重威
机械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德育课话语案例

任重威 俞 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度高、趣味性好与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德育课堂教学,发挥着支撑知识要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推进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和培育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德育课教师在理论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案例教学在模块设计、结构层次和呈现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尽管“多样性”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题中之义,也是德育课教师创造能力的具体展现,但案例教学设计实施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也值得反思。例如,有些教师的教学充满趣味性和感染力,重“事的演绎”而轻“理的分析”,学生参与热情高却引发不了思索,使案例的教育意义大打折扣;有些教师注重教学的思想性和目的性,重“价值灌输”而轻“人文关怀”,举例过时陈旧,述理抽象晦涩,脱离时代生活,远离学生内心诉求,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认同度不高;也有些教师知识储备较好,但缺乏必要的引领能力,难以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实践;等等。总之,体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与抽象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与扭曲化、德育内容的社会滞后性与生活疏离性、德育方式的单一性与强制性”[1]。因而,分析德育课案例教学的话语困境及其成因、探索德育课案例教学的话语范式,以增强德育课案例教学的话语有效性,成为提升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三重缺失:德育课案例教学的话语困境

所谓教学话语困境,一般是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话语对教学内容的表现能力不足、对教学受众的影响能力不强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等现实教学难题。就德育课堂案例教学的具体情境而言,上述话语困境主要表现为“三重缺失”:

(一)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失“示”,案例陈述不实

清晰地呈现事实是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部分教师展示案例时,教学话语失“示”,即无法真实、生动、全面地呈现案例。造成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不实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案例信息源不实。当今信息时代,微博、微信、电视、网站等媒体对生活事件或社会热点进行广泛报道,给德育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然而,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夸大事实、过度渲染,部分德育教师对案例了解不足,又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力,可能会造成教学时案例陈述失实的情形,这会导致学生无法了解案例的真实情况,甚至导致师生间的信任危机。因此,教师在挑选案例时,应尽量从官方或可信度高的媒体上进行选择,当好信息筛选的“把关人”,避免陈述失实。除了案例陈述不实,部分德育教师还存在案例教学话语不生动、不全面的问题。造成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不生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德育教师展示案例时,仍然采用教师“独白”为主的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单一,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缺乏趣味性。造成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德育教师对案例的陈述浮于表面,没有将案例与时代、社会文化相联系,也没有对案例主体行为进行细致的描述,以至于学生无法理解事件的本质。

(二)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失“释”,案例阐释不清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关键。然而,部分德育教师案例教学话语失“释”,在阐释案例时,无法引导学生通过论争、思索和体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却仍有很大的可塑空间。德育课是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关键课程。若德育教师在德育课案例教学时,能够使用正确的话语深入实在地对案例进行阐释,并设计开放性的有效问题,引发学生思索、探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感同身受,突出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主体地位,便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然而,一些教师在展示完案例后,一味地进行抽象晦涩、脱离时代的价值观与事理的灌输,没有充分挖掘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的交往功能,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未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无法深入人心、实现培根铸魂的效果。究其原因,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式教学在实际德育课案例教学中容易演变成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性难以发挥。

(三)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失“式”,实践引导不足

行为引领是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目的和归宿。然而部分教师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失“式”,缺乏必要的引领能力,难以将教学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德育课案例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教学话语的外引力、内驱力和提升力,便可将抽象的知识理论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然而,有些德育教师却停留于“纸上谈兵”,“局限于传统德育话语那种偏向于要受教育者‘听话’的单向引导与政治化指令”[2],未能运用树立道德榜样、确立正面典型、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分析感悟等多种有效方式去引导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有意义的生活实践。

二、三维建构:“示—释—式”话语范式的实践转向

针对德育课案例教学的话语困境,期待一种能在上述教学中实现“呈现事实”“价值导向”“行为引领”三种功能的话语体系。“示—释—式”话语范式是指在把握德育课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围绕案例展开的一套以呈现、诠释和引导为目的的话语系统,能够为德育教师课堂案例教学话语的目标、方式、内容等提供指导,增强德育课案例教学话语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讲好“示”话语,呈现事实“是什么”

“示”话语,是指对生活事件或社会热点的陈述性语言,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事件。“示”话语是德育课案例教学中的基础性话语,没有这个环节,后续教学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和“无稽之谈”。同时,良好的教学互动和良性的课堂氛围的构建也主要通过“示”话语来铺垫。 “示”话语讲得生动精彩、全面透彻,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的“颜值”自然也高。具体说来,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1.“示”话语的方式之维:感性演绎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事件的感知。一方面,感性演绎的“展示方式”易引起学生对事件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把握事情的全貌和来龙去脉。视频教学、故事教学、情境再现等感性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抓住事件的形象特征,给予学生更多的画面感和动画感,能够直击学生的感官和心灵,给他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这种具体、生动、形象、趣味的呈现方式,让他们更乐于了解事件,为整个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挑选案例素材时,应尽量从官方或可信度高的媒体上进行选择,真实地演绎事件。另一方面,理性分析的“揭示方式”易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形成对整个事件的理性认知。德育课教师通过抛出问题、组织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问题的论辩与碰撞,在思考和论争中逐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和“实质上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对事件表象的感性认知提升为对事件本质的理性认知。

2.“示”话语的空间之维:焦点呈现与背景展示相结合。焦点呈现,是指德育教学过程中对案例事件本身的深刻呈现和深度解析。把特定事件讲细、讲透,是开展后续教学的前提,德育课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特定教学技巧开展叙事,把事件呈现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使学生被感染、被吸引,获得较强烈的体验,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同时,每一个看似独立的事件,都是与时代、社会的大环境相联系的,都有其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德育课教师在运用“示”话语呈现事件时,不仅要考虑呈现的深度,也要考虑呈现的广度,充分揭示个体事件与历史时代、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对事件的感知是客观、真实和全面的。

3.“示”话语的表里之维:行为描述与价值归因相结合。对事件本身的生动呈现,自然离不开对事件主体行为的细致描述。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案例,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也往往被德育课教师刻画得入木三分。与此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德育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事件主体特定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它所认同的价值选择又是什么。厘清了这些问题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及其作为德育案例的意义所在。

(二)讲好“释”话语,解读案例“为什么”

“释”话语,是指运用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合理的认知框架对案例进行“应然性”探究的解释性话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悟明了案例对现实生活的价值,以及对自己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的启示意义。“释”话语讲得深入实在、立足生活、关怀个体,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共鸣,教学的“言值”自然也深。具体说来,应重点突出以下方面。

1.“释”话语的现实基础:案例得失之论争。在学生充分了解事件本身并对事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价值动因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德育课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案例主体得失的思考和讨论。思考案例主体的得失,实质上是价值灌输的一种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将优秀价值与个体的“得”相联系,将不良价值与个体的“失”相挂钩,德育教育才能更容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在实际的教学的得失论争中,德育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好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引导学生在得失讨论中关注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通俗地说就是要从长远来考虑得失问题;二是精神维度,不要只考量物质利益的得失,也要考量人的精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2.“释”话语的意义延伸:“德”与“得”关系之探悟。在树立正确得失观的基础上,德育课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和体悟“德”与“得”之间的关系。重点考量两个问题:第一,“德”与“得”是否相通,即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前后分析、案例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德”与“得”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德得相通”这一逻辑关系;第二,“德”与“得”是否一致,即“德”与“得”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的问题。教师可通过相关案例主体的访谈、案例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体悟“德”与“得”的关系。在考量“德”与“得”的关系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全面、深入、长远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短期、局部、表面地看待问题,在彰显必要物质回报、利益回报、机会回报的同时,特别要突出道德事件对生活世界的意义价值和道德主体由此获得的“内心愉悦”和“幸福感”。由此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德福一致”的价值认知。

3.“释”话语的生活映射:个体经验之发掘。如果说,教师在将主流价值观念、优秀道德文化内化于心的教学过程中,前两个环节解决的是一个“道德认同感”的问题,那么挖掘个体经验则是解决一个“道德亲切感”的问题。再深入透彻的得失论争和“德”“得”分析所得到的认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充其量只是一种“旁观者”式的外部认同。德育课教师可以通过主持个人经验分享会,让学生自己分享“德性之后”的获得感、意义感和幸福感;也可以在课堂中植入一个心理团体辅导环节,通过相关主题的游戏体验和分享交流,给学生直接创设一个获得个体经验的情境。无论是“回忆”还是“体验”,都是学生对“德”与“得”关系的认同,从“旁观者”的视角,走向“当事人”的视角,从个体外部走向个体内心,从纯粹理智上的认同走向情感上的接纳。

(三)讲好“式”话语,引导实践“怎么做”

“式”话语,是指通过树立道德榜样、确立正面典型,引导学生积极效仿,推动道德自我实现的指导性话语,目的是将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并最终落脚为个体的道德生活实践。“式”话语讲得鼓舞人心,学生纷纷效仿沿袭,积极投身生活实践,教学的“沿值”自然也好。具体说来,重点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

1.“式”话语的外引力:树立标杆。在推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向道德意志转化的过程中,德育课教师应充分注重榜样、标杆的鼓励和引领作用的发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视频、组织“我身边的道德榜样”青春故事分享会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以榜样为标杆,追随他们的脚步,也成为主流价值和传统美德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用实际行动让自己快乐,造福社会,传播正能量。

2.“式”话语的内驱力:引领实践。教师积极为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公益实践和志愿服务搭建平台。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体悟到付出的意义和奉献的快乐,并见贤思齐,努力使自己向团队中的优秀分子靠拢。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悟和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强化前几个教学环节中形成的观念和情感,且能够实现普遍道德价值观与个人生活经验的充分融合,从而达到抽象价值理念和具体生活实践的高度统一,普遍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体验的深度融合。

3.“式”话语的提升力:分享感悟。分享,是一个加深认识、交流借鉴、获得启示的重要认知环节。德育课教师应在学生参与实践之后不久组织学生开展关于道德实践的体悟交流分享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道德体验的基础上也收获关于其他个体的所思所感,丰富自己的道德实践认知。在德育课教师的引导下、在不同体验的交流碰撞中,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和获得有价值的启示,极大地提升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面对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案例陈述不实、案例阐释不清、实践引导不足的话语困境, 本文尝试提出 “示—释—式” 话语范式,对德育教师课堂案例教学话语进行指导,从而增强其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示—释—式”话语范式中,“示”话语是前提和基础,用以生动、全面、深入地呈现案例本身;“释”话语是中介和关键,用以引导学生通过论争、思索和体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式”话语是目的和归宿,旨在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有意义的生活实践。通过教学话语的“示—释—式”三重形态,使德育课程更加生动透彻地向学生展示案例事件、更加真切地让学生学会取舍和选择、更加笃实地引领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改变原有教学模式目的不明、逻辑不清、距离不近、效果不佳的问题,使“德育话语转换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的变革融入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关注人的‘需求’‘成长’‘精神’‘意义’‘价值’和‘关怀’,这样才能重塑其现代维度和话语优势”[3],全面提升德育课案例教学的“颜值”“言值”和“沿值”,最终实现“以生动的案例吸引人,透彻地说理信服人,积极的观念启迪人,榜样的力量引领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德育课话语案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的探索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