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伟 刘晓明
(1.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 黑龙江俄速通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企合作的文件,以促进产教融合规范有序发展。2013年,教育部颁布《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相关意见。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性,鼓励开展产教融合。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统筹规划,提出把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高等教育。2019年,国务院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中提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基本原则中再次提出坚持产教融合、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同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分批试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在试点省域内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美国社区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都说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应具有独特的个性。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职业教育与职业关系越近越能办出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都是职业教育无法回避的选择。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家的重视,还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产教融合都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应然选择。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也是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职业教育新的学业证书制度,实施目的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是在借鉴了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旨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帮助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其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管理监督考核院校外、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技工院校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的实施由国家行政部门统一协调和组织运行。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确保了1+X证书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肃性。1+X证书制度的出现是国家推进学业证书制度改革的一次勇敢尝试,更是将政府、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契机,无论对学生还是社会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韩国等国家在“学分银行”、产教融合等方面均有成熟经验与做法,尤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1+X证书制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学分银行”,鼓励深度产教融合,实现国内职业教育与国外职业教育接轨。与此同时,各类1+X证书的组织、师资培训、考核都由指定的企业来承担,所能承担1+X证书的企业也必须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这就促使1+X证书的培训及考核内容更加规范和科学,且能够被行业所接受,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选择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作为组织机构,更能提高1+X证书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加深,我国“学分银行”与其他国家“学分银行”进行对接,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职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征就在于“职业性”,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更强调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职业技术,然而,“职业性”的达成单纯依靠职业院校是无法实现的。从《试点方案》的总体原则中能够明显看出国家希望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不仅有学校,更应有企业主体的参与,只有专业对应行业和产业,才能让职业教育有的放矢。在整个1+X证书的组织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师资培训、培训内容和体系开发到考核鉴定,企业深度参与其中,企业与学校沟通更为紧密;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顺畅。与此同时,企业为更好地开展1+X证书工作,也将更加关注职业院校和学生的情况,为深入开展对接与合作奠定基础。
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说明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深度的校企合作,由于国情不同,我国职业教育不能完全照抄和照搬国外职业教育。近年来,从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的文件与政策上都向职业教育倾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为新型工业化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供给,也在优化就业结构和缓解就业矛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各类职业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校企合作,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原有的校企合作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学校可以邀请1+X证书认证组织的专家加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将对应1+X证书的标准和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建设、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首先,在1+X证书培训方面可以考虑增设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或者以单独辅导形式开展1+X证书的辅导与培训,无论哪种形式的推进都需要得到1+X证书认证组织的建议和指导。其次,从1+X证书的培训和鉴定环境来看,需要对原有的实验室进行升级或改造,或者新建1+X证书认证培训和考核基地,以供校内、校外考生的培训和鉴定之用。只有搭建完善的1+X证书培训、鉴定环境,才能保障1+X证书的顺利推进。再次,在推进1+X证书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开展课程开发且完善实践基地建设,进而带动专业建设和发展。最后,将1+X证书列入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和比较,遴选专业适合的1+X证书。根据证书鉴定需要确定证书管理负责人,组建1+X证书培训管理团队,有步骤地开展师资培训和基地建设,从整体上明确专业选择1+X证书的种类和推进步骤,为下一步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整体指引。以某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在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时将1+X证书列入研讨内容,系统规划1+X证书的类别和推进步骤。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有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1+X网店运营推广、1+X农产品电子商务、1+X跨境电子商务、1+X新媒体运营等多个证书可供选择,高职院校可从多个视角论证哪个证书更适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有序和分步推进1+X证书落地。
为提高1+X证书通过率,提高学生1+X证书内容的学习效果,除了增加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之外,也可以考虑将1+X证书内容与相近课程的融合,也就是将1+X证书内容进行解构再重构到其他课程中去,通过多门课的教学将1+X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以电子商务专业1+X电商数据分析证书为例,在网络营销、网店运营与管理课程、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中直接加入1+X电商数据分析内容,在多门课中渗透1+X证书学习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强化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由于是在多门课中教学,增加了学生对1+X证书的学习兴趣,端正了学习态度,使其潜移默化地吸收和理解1+X证书内容,再通过系统的培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尝试不仅有利于提高1+X证书通过率,更有利于课程建设。课程不但融入了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使企业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有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可争取立项国家级规划教材,开发立体式、活页式教材,以不断固化实践成果,提高教师课程建设积极性。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除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实践能力,1+X证书在考核学生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具备1+X证书培训能力和水平。1+X证书认证机构组织的师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系统地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教师经过培训和考核获得培训资格,与认证组织沟通落实校内培训安排,经过科学、系统地培训学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其相关1+X证书比较多,鼓励老师多参加相关培训,线上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利用寒暑假学习和考取证书。有些机构甚至可以免费考取证书,比如1+X网店运营推广师资培训一年4次,都是线上教学,且免费,不能参加直播还可以看回放,这更有利于教师学习和考证。多考取1+X证书培训师资格证,不仅有利于1+X证书的推进,也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同时,1+X证书认证组织也应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在证书标准、内容设计、培训、考试等方面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1+X证书的内容,提升培训和组织效力;积极开展考核站点院校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获得“多赢”局面。有条件的1+X证书认证组织也应积极深入学校人才培养,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论证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X证书制度的主体包括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执行主体、监督与评估主体、学习主体。从主体构成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应推进相关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企业或学校方面应落实资金投入,学生层面应积极参与,三方需要协同发力,否则很难实现1+X证书制度应有之效。这就要求政府从财政、相关政策的监管层面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层层压实各主体责任;企业层面不断提高1+X证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让行业和社会认同;在师资培训和考核方面更加合理和规范。同时,学校层面根据国家、省级整体部署积极落实,推进考核站点的申报、师资队伍的培训、培训鉴定场地的安排、证书的宣传和推广;学生层面加强对1+X证书制度的认知,积极投身学习,并获得相应证书。因此,1+X证书需要各主体真正重视,统筹谋划,才能真正将1+X证书制度落实并发挥作用。
1+X证书的推进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各方对证书的认知能力决定的,但是如果社会不认可、教师和学生不认可,1+X证书也将成为“鸡肋”,即使能够顺利推进,但是执行起来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1+X证书制度的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国家层面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增进了解,同时号召企业和行业广泛参与,负责组织认证的企业应认真研究证书的实质,在证书内容设计、证书运行环节更科学和规范,赢得行业和同行的认可。学校层面要重视1+X证书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比如教师奖励制度、学生学分互换制度,并加强1+X证书在学生中的宣传力度,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1+X证书相关内容的介绍与解读,多角度提高学生对1+X证书的认知水平,提升证书的认可度。
在恰当情况下,学校和认证组织可共建校企产业学院平台、产教融合信息交流平台、校企共建实践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校企之间紧扣产业发展脉络,围绕订单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共建打造产业学院,形成多元育人主体格局;建立校企信息交流平台,深度开展校企沟通与联系。企业将产业及行业动态与信息反馈给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帮助企业解决一部分技术难题和人员支持,互利互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战略联盟,只有这样企业才更愿意与学校合作,共同发展。在实践平台建设中,校企共同打造共享性、生产型、多元性的符合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实践基地,既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又能够达到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延伸;既是教学基地,也是生产基地;既有企业讲师,又有学校教师。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案例,校中企、企中校,资源充分共享。校企共建创新服务平台是校企融合的高阶产物,通过优势互补服务企业和学校自身,以更高和更广的视角,把企业难题拿到学校进行创新研究,整合学校资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与企业协同创新,发挥各自优势,必将发挥“1+1>2”的效果。校企双方立足当下,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必将结出产教融合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