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萍 阳小勇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9;2.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9)
近年来,以数字化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工业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岗位都将经历数字转型,数字经济也要求各行各业提升职业资格。培养时代所需要的职业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经济社会变革也必然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在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趋势进行转型升级,在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朝着智能制造发展目标迈进。因此,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1],高等职业教育应当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的关键要素,为适应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提升,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智能制造产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学研融合的多主体办学模式和产学研协同、融通的多主体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构筑学校、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从世界层面来看,制造产业目前正经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众多制造企业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不断转型升级,未能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步伐的制造企业势必因为竞争力不足而被淘汰。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补齐自动化和信息化短板的同时,中国制造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其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说明制造业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正进入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传统制造正向知识创造过渡,发生了动能及效率的转换。然而,很多制造企业不太重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职业人才的结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制造业存在着创新活力缺乏、要素成本上涨、环境资源束缚等严重问题。因此,应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抓手,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
在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职业岗位的技术需求迅速变化。智能化技术正在大量替代传统的操作技能,各种职业的融合普遍发生,即操作性职业与专业性职业的融合、操作性职业之间的融合,以及其他各类职业之间的融合。因此,技术技能人才正在趋于复合化[1]。智能制造工厂与各类学校开展旨在培训员工的合作,通过充分赋能员工来有效发挥创新技术的全部潜力,这充分证明制造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为本的创新革命,其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结构也反作用于制造业结构,人才的创新实力决定了制造业的创新实力。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下,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这是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如果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缺位的情况,那么制造业转型升级将不会成功。因此,在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业能力是个历史性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迅速变化而不断地剧烈变动[2]。现代技术工人既要有能力完成定义明确的、预先规定的以及可以预见的任务,还要考虑到自己“在更大的系统性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现代技术工人需具备灵活性,同时善于运用创造性方法,既可解决限定问题,又可发现并解决来自未知领域的问题[3]。智能制造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总量表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相应地,职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正在发生着迭代优化的变化[4]。智能制造产业大规模采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其精深性、灵活性和全面性等技术特征决定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掌握数字技术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新的职业能力。
1.数字技术能力。在智能制造产业助推新兴岗位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获得智能维护、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软件等方面的高端技能,熟悉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基本技能,掌握数字化平台技术以实施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和决策,并在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等方面找到痛点、洞彻本质并发掘价值,以帮助智能制造企业提质增效。
2.协同合作能力。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呈现出少人化、智能化等特点,要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多技能协同运用、跨专业协同合作的能力。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跨专业协同合作能力就是技术技能人才能够打破数字孤岛以实现数字穿透、从跨专业视角来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持续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过程是职业人才个体确认自身经验并根据自身特点而发展的主动活动过程,因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应当培养并提高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对接现代就业模式,并能够灵活多变地创新生产、模式化管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培养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自身管理、健全独立人格,并能够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以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现代体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职教育发展成就。高职教育坚持服务地方区域产业发展和就业民生发展,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成为中国制造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刻不容缓。而当前国内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展现出“知识够用、专业细分、技能单一专精”的技能特征[5],无法满足智能化背景下对人才需求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实践能力的天然属性,理应紧跟市场需求,快速回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职业结构变化,顺应智能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趋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对职业能力的最新需求。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高职教育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在宏观层面上,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产业和教育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二是在微观层面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在核心问题上,还没有厘清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快速融入高职教育并实现与人结合的思路。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院校应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系统地提出主动对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构建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使产教融合理念与政策真正地落到实处。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教育、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不仅是统筹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和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建设的政策和实践问题,而且是高职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有关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涉及社会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工作本位学习理论和教育生态理论等。
社会系统理论认为,教育是复杂开放的社会子系统,并与作为教育外部环境的其他子系统发生相互关系,高职教育则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重要部分,而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本身也是涉及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复杂系统[6]。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表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必须由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企业与政府部门共同完成;系统的层次结构特征要求,产教融合必须考虑结构优化与要素协同共生的问题;系统稳态和自组织性特征启示,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施中,要协调系统各主体的利益;系统的开放性和反馈性特征要求,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侧要随着智能制造工厂发展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而相应变化;此外,系统的反馈性特征还反映出产教融合必须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的道理。总之,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在结构要素方面的全方位融合,包括专业和产业结构的匹配、校企双方的合作、教学及生产过程的一体化等多维度因素。社会系统论可为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实践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高职教育的效率取决于利益相关各方的合作,所以必须通过明确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分配制度来平衡它们的利益[7]。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他们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来自对利益的诉求。因此,要转变观念并意识到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分析产教融合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类型、态度并跟踪其参与状态,创造性地建设相关制度,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利益诉求。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中存在着智能制造企业参与意愿不强、校方信心不足等障碍,其背后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与院校的利益关系未理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为扫清这一障碍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工作本位学习理论认为,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体现为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即学做合一,以及教师和师傅协同育人。工作本位学习的重点在于“学”,强调个体参与实践过程,经由这种校企合作教育范式,智能制造产业能够深度融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工作本位学习是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然选择,要求教师和师傅共同根据学习目标来安排工作现场的学习计划与情境,共同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总之,对于解决如何实现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及如何开展教师和师傅协同育人工作等问题,工作本位学习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性参考。
教育生态理论认为,要分析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等生态环境因素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动态关系,明晰高职教育发展规律,进而探索高职教育生态环境优化、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要全面地思考产教融合,不但要考虑高职教育,而且要考虑智能制造产业;不但要聚焦学校、教师和学生,而且要聚焦智能制造企业和员工;要联系地思考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专业设置对接智能制造产业的需求、课程内容对接智能制造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教学过程对接智能制造工厂的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智能制造企业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需要,以及职业教育对接智能制造产业的终身学习需求。目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往往流于表面,表现为学校与智能制造企业联系不紧密、合作不畅、效率低下等,教育生态理论同样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
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8],但在深化产教融合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面临校企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与智能制造企业职业能力要求不匹配等现实困境,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低、高职教育适应性弱。为了摆脱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困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教育的适应性,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三一工学院”)与三一重工联手开展深度合作,面向智能制造工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
要在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技术开发等方面深化与智能制造企业的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各种实现形态,积极实施校企联动改革,主动为智能制造企业解决难题并提供创新人才支持。只有学校为智能制造企业做出了贡献,智能制造企业才会持续地向学校提供支持,才能实现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智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益的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只有建立多主体协同的办学体制,才能构建新的治理结构,理顺产教融合各主体方的关系。
近年来,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所致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背景下,三一工学院瞄准市场需求,主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和产教深度融合的多种实现路径,与三一重工以及其他相关研究院共建共办智能制造学院、智能制造实训车间、工程机械实训场地等生产性实训基地,院士工作站,以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学一体”订单班等,打造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教育教学科研平台。三一工学院通过产业融入专业、课堂开进厂房的多主体办学模式使学生学有所用,已经为智能制造企业培育数千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了高职院校发展和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的双赢。
要以新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智能化、数字化项目为载体,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探索“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解题、学生答题”的实践育人模式,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环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要深化师资结构设计改革,构建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相结合的师资选拔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多主体育人机制。要建立教师外出实践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以校内培养与智能制造企业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三一工学院围绕智能制造工厂的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和创新链的现实需求,主动对接智能制造技术和工艺,实现了学校、智能制造工厂和研究院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新业态。重点培育双师型教师,合理利用智能制造工厂的技术人员,并充分调动研究院的领军人才,使他们成为高职教育的育人主体。三一工学院建立了教师定期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培训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师紧跟产业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而增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此外,三一工学院与三一重工及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合作,探索出了以研促教、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一些学生借助实训实践平台脱颖而出,屡次在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或成功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实践证明,推动产学研协同、融通,进而构建学校、智能制造企业、研究院共同主导的多主体育人体系,将激发出高职院校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高职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发展的需求,忽视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能培养出适应现有工作过程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不能培养出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技术技能人才,也无法培养出适应现代流动多变就业模式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种单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求,当前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整合、兼顾、平衡职业发展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三一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自己的高职教育特色定位,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和地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育人,进而构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三一工学院精确对接智能制造企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标准,始终围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新要求来建设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过程,通过“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深化产教融合,为智能制造企业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三一工学院坚持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建设“素质教育”和“三自教育”工程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人格健全能力;通过“叠好一床被子,学好一门课程,练好一项特长”等个性化教育活动,三一工学院的学生在价值观、职业观、数字技术能力、协同合作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发展,众多用人单位对三一工学院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