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而“读”为“达”而“思”
——“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17 08:35严慧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达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严慧敏

(仙游县城西中心小学,福建 仙游 351200)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关系着新课改的落实情况,也是教育的本质目标。“读思达”教学方法应势而生,该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和“表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其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与“思”都是为“达”而服务的。“读思达”教学法旨在通过这三个方面让学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那么为“达”而“读”,怎么读?为“达”而“思”,如何思?本文以“读思达试作阐述”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一、为“达”而“读”,精准阅读

从教学的本质来讲,阅读是为了达到对教材文本精准的解读,阅读是连接学生理解教材文本并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直接路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把教材吃透了、咀嚼烂了再喂给学生。“教学不能成为给学生‘喂’消化好了的知识,学生与原生知识、现实生活之间应该直接会面,给予发生挑战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了自我消化的能力、对不同现象的辨析能力,教学活动就会沦为单调的授受与记忆过程。”[1]

只有打好阅读这个基础才能更好地为“思”与“达”。在解决问题中阅读不只是简单地浅尝辄止,而是要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精细化的阅读中建构数学模型,形成一定的知识印象。为了有效打好阅读这个基础,可以通过课前设计好的导学案进行指导,指导要到位但不越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导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能围绕问题进行精确、准确的阅读。通过阅读概括出已读懂的内容并解决已知条件下的问题,同时罗列出不了解的内容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只有在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真正读懂题意,对关键词句进行圈画,抓住问题本质。以达到解决问题为目标而阅读,从而主动地去探究数学世界,用数学的思维进行分析思考,这样的学习才是可持续性的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乘法解决问题”一课的教学中,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 米,用了8 分钟,返回时少用2 分钟,每分钟走多少米?通过初步阅读,获得从家到学校的速度和时间,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路程,再根据原路返回时的时间,返回时路程不变的情况下得出原路返回时的速度。

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阅读,鼓励学生找出并圈画出关键词“少用2 分钟”,及时追问返回时用了多少分钟。由于受阅读经验影响及阅读不到位等原因,返回时少用2 分钟容易误读成返回时用了2 分钟,因此要让学生为解决最终问题而精准阅读,不偏离目标问题。当学生完成作答后,再找一些类似的题目供学生练习,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为“达”而“思”,深度思考

思考源于问题,阅读是与教材文本面对面直接对话,思考是与疑难问题深层次对话,思考的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引擎,没有困惑和问题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没有围绕问题深入思考就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上,最终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思考要在不断地阅读和追问教材文本之中产生问题,问题的发现和解答是对深度解读教材文本最有力的佐证。一般而言,学生认知水平不足造成的认知困惑和认知障碍,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碍,进行答疑解惑,从而获得先解决小问题再解决大问题的效果,这样不但增进了阅读效果,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思维能力。

对于问题要想透彻、想明白,不盲从、不依赖,对教材知识有提高性和深刻性的认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经由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思维。对于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深入思考“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思维的清晰性、深刻性和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三、读思达联动,准确表达

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习得学科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科思维,要改造日常经验的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正确地使用该学科的概念与表达方式,要用学科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要尽可能减少经验的、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2]

“表达”是立足于“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和外显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读与思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表达则是知识外显的重要手段。“读思达”教学法认为,在教学解决问题中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以“达”促“思”,以“达”促“读”。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3]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认知,发展数学逻辑思维,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课堂的表达就是要讲理由、说思路。准确的表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这需要一定的练习和积累。学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表达也不例外,学生表达能力发展一般要经历“照着做”“接着做”的阶段,“照着做”就是一种模仿性的表达。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但能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习题:某快递公司的省内收费标准:一件包裹的质量在1 千克以内(含1 千克)收费10 元;超出1 千克的分段计算。王叔叔要将一个重4.5 千克的包裹寄回老家(省内),每千克收费3.5 元(不足1 千克的部分按1 千克计算),应付快递费多少钱?通过阅读与理解知道了收费标准,不同质量的不同收费标准,1 千克作为界线进行分段计算。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式来辨别问题类型,通过画线段图进行数形结合来表征问题情境,通过思想构建数量关系式的多元问题策略等。引导学生将相同的方法运用于不同的数学问题中,在同一个数学问题中多元思考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概括能力。如此一来,学生能于问题变化之中分析数量间关系的本质,构建有效的解题思路,表达准确解法。激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与先前学过的知识形成主动联系并进行新知识同化,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读思达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阅读与思考就意味着有思维内化,学会了表达,才能更好地将我们的思考成果传达给别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着眼于“表达”,引导阅读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在通过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思达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汽车轴承的疲劳耐久分析与研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姜思达的人生三路向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