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琦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朱子语类》是朱熹师生的讲学实录,保留了大量的文人口语词,既有承古又有新创,体现了语言成分的鲜活性和复杂性。本文选取《朱子语类》中的“跛倚”一词,拟从“跛”“倚”及相关字词入手,冀探明其词义和用法及演变流传情况。①本文所据如未特别注明皆为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6 年版。
“跛”本指足瘸,从皮得声,音布火切。《说文·足部》:“跛,行不正也。从足皮声。一曰足排之。读若彼,布火切。”《广韵·果韵》:“跛,足跛,布火切。”《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九:“跛,彼我反,躃,必亦反,两足不能行也。”②后由此引申指瘸腿之人和跛行。唐李延寿《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路见眇跛,停驾亲问,赐衣食,复终身。”“跛”又作“”。《说文·尣部》:“,蹇也。”《说文释例》卷七:“跛行不正也,即继以蹇跛也,尣部,蹇也,是音义并同。《礼》云‘跛倚’,亦以其似蹇而名之,初非,跛为偏任一足之名而专为蹇疾之名也。”“”似为“跛”的俗写。考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俗作跛。”《慧琳音义》卷二十一释《大方等大集经》第十五卷“跛蹇”之“跛”:“又作,同。”③本文所据如未特别注明皆为高丽藏本。钱大昕《答问八》:“,即跛能履之跛。”“”还写作“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字亦作跛、作佊。”“佊”为“跛”通假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盗律》:“殴折人枳(肢),胅体,及令佊(跛)走(蹇)。”[1]《说文解字斠诠》:“《玉篇》有‘佊’,引《埤苍》‘邪也’。《广韵》引《论语》‘佊哉’云:哀也,又邪也,应即此字(跛)之讹文。”
“跛”还有“立而偏用一脚”,音彼义切。《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跛。”郑玄注:“跛,偏任也。”孔颖达疏:“跛,偏也,谓挈举一足,一足蹋地。”《广韵·寘韵》:“跛,偏任,彼义切。”《国语·周语》:“立无跛。”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一:“跛,彼义反,跛,偏任也。”《列女传》:“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朱熹《小学集注·内卷》:“饶氏曰:‘跸’当作‘跛’,音庇。‘列女’犹言诸女,汉刘向采其事以为传。妊,娠也;寝,卧也,侧谓侧其身;边谓偏其身;跛,任一足也。古人席地而坐,如今人之跪,至汉犹然。”此现象为“因义借音”,通过变读来细别词义。郑樵《通志·因义借音》:“(跛本)跛躃之跛,彼我切;而为跛倚之跛,陂义切。……凡此之类,皆为因义借音。”贾昌朝《群经音辨》:“跛,足疾也,波我切;跛,偏任也,彼义切。《礼》:‘立无跛。’”《朱子语类》中“跛”共计17 处,其中“跛倚”计13 处。
“倚”本指倚靠。《说文·人部》:“倚,依也。”②“依”和“倚”同源。“依”和“倚”在《说文》中互训。《说文·人部》:“依,倚也。”“依”和“倚”音近且相通。“倚”属影纽歌部,“依”属影纽微部,两字双声,微歌旁转。引申指偏斜。《字汇·人部》:“倚,偏侧也。”“倚靠”义侧重于动作,“偏斜”义侧重于状态和结果。《朱子语类》中“倚”共计188 处,单用93 处,复音词95 处,多为“倚靠”和“偏斜”义。③如“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分明说出个倔强不肯甘心之意。(140.3324)例中“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引自刘宋诗人鲍照《代东武吟》,此处“倚杖”不属于朱熹用词。如:
当中而立,自是不倚。然人多有所倚靠,如倚于勇,倚于智,皆是偏倚处。(63.1530)
例中单音词“倚”和复音词“倚靠”都指依赖、依靠,“不倚”之“倚”和“偏倚”都指偏斜。
若有疑处,且须自去思量,不要倚靠人,道待去问他。(113.2748)
因举小南和尚少年从师参禅,一日偶靠倚而坐,其师见之,叱曰:“得恁地无脊梁骨!”小南悚然,自此终身不靠倚坐。(121.2946)
例中“倚靠”和“靠倚”为同素异序词,结合两词在《朱子语类》中的整体使用情况来看,“靠倚”需与“坐”搭配使用,且词义单一,而“倚靠”用法上相较灵活,动作词和状态词都可置于“必”之后,且词义更加融合。
天地必有倚靠处,如复卦先动而后顺,豫卦先顺而后动,故其彖辞极严。(67.1653)
例中卦象有动顺先后次序,结合上下文,“倚靠”强调卦象不一,或释为“偏侧”义。④此义暂不见于各辞书,或为《朱子语类》特色义。
亦缘当时列国世卿,每国须有三两族强大,根株盘互,势力相依倚,卒急动他不得;不比如今大臣,才被人论,便可逐去。(83.2170)
当时不使他,更使谁?士气至此,消索无余,它人皆不肯向前。惟有渠尚不顾死,且得倚仗之。(130.3131-3132)
例中“依倚”“倚仗”皆表“依靠”义。
本录云:“柔弱底中立,则必欹倚。若能中立而不倚,方见硬健处。”(63.1530)
例中“欹倚”既可指倾斜,又可指依靠。“欹”核心义素为“斜”,有“倾斜”义。如《荀子·宥坐》:“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又可通“倚”,指“斜靠”。如唐杜甫《重题郑氏东亭》:“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此与“倚”的两个义项相合。
“跛倚”较早出现在《礼记》中,指站立歪斜不正,倚靠于物。《礼记·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郑玄注:“偏任为跛,依物为倚。”又《礼记·内则》:“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跛倚”与“哕噫”“嚏咳”“欠伸”“睇视”等行为在正式场合时不合礼节。如《旧唐书·严挺之》:“倘令有司跛倚,下人饥倦,以陛下近犹不恤,而况于远乎!”此处严挺之旨在劝谏睿宗规范礼制,体恤民情。“跛倚”宋以前鲜见,且多与礼制有关。
《朱子语类》中“跛倚”所论内容多涉及站坐礼节,如:
(1)曰:“如‘坐如尸,立如齐’,此是理;如箕踞跛倚,此是非理。去其箕踞跛倚,宜若便是理。然未能‘如尸如齐’,尚是己私。”(41.1045)
(2)且以坐立言之;己便是箕踞,礼便是“坐如尸”;己便是跛倚,礼便是“立如齐”。(41.1046)
(3)且如“坐如尸”是天理,跛倚是人欲。克去跛倚而未能如尸,即是克得未尽;却不是未能如尸之时,不系人欲也。(41.1047)
(4)赐录云:“诐辞是一边长,一边短,如人之跛倚。缘它只见这一边,都不见那一边,是以蔽。少间说得这一边阔大了,其辞放荡,便知他心陷在这里。邪说是一向远了。遁辞是走脚底话,如墨者夷之”云云。(52.1272)
(5)“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80.2071)
(6)且如坐当如尸,立当如齐,此礼也。坐而倨傲,立而跛倚,此己私也。克去己私,则不容倨傲而跛倚;然必使之如尸如齐,方合礼也。(41.1046)
(7)时举因问:“夜来先生谓‘坐如尸,立如齐’是礼,倨傲跛倚是己。”(41.1047)
(8)有知倨傲跛倚为非礼而克之,然乃未能“如尸如齐”者,便是虽已克己而未能复礼也。(41.1047)
(9)曰:“跛倚倨傲,亦未必尽是私意,亦有性自坦率者。”(41.1047)
(10)若坐欲纵肆,立欲跛倚,此是人欲了。(42.1079)
例中“跛倚”皆指姿势歪斜不正,区别在于侧重动作或状态。例(1)—(5)侧重于动作,例(6)—(10)侧重于状态。例(1)(2)“跛倚”与“箕踞”连用对举,说明两种“己私”的坐立姿态;例(3)“跛倚”用于坐姿,两处“跛倚”与“坐如尸”对举,“坐如尸”代表天理,即正襟危坐,“跛倚”代表人欲,指坐姿不端正;例(4)借用人之跛倚姿态为喻,来说明“诐辞”之义;例(5)为《礼记·礼器》引文,“跛倚”指官吏身临祭祀时的不敬姿态。①此例引自《礼记》,不计入朱熹语言中。例(6)(7)(8)(9)“跛倚”与“倨傲”对举连用,例(10)与“纵肆”对举,用指倚靠于物歪斜不正貌。
就词性而言,“跛倚”侧重于动作时为动词,侧重于状态时为形容词。侧重于动作如“且以坐立言之;己便是箕踞,礼便是‘坐如尸’;己便是跛倚,礼便是‘立如齐’。”(41.1046)例中“跛倚”“箕踞”对举,“箕踞”指随意张开两腿而坐,“跛倚”指站立歪斜不正,用作动词,分别指站坐两种动作。侧重于状态如“且如坐当如尸,立当如齐,此礼也。坐而倨傲,立而跛倚,此己私也。”(41.1046)“倨傲”指“傲慢不恭”,“跛倚”指“歪斜不正,不端庄貌”,例中“跛倚”“倨傲”对举,用作形容词,分别修饰动作词“立”“坐”。
就构词而言,“跛倚”分为并列式和偏正式。上文提到,“跛”有“足瘸”和“立而偏用一脚”义,“倚”有“倚靠”和“偏斜”义,“跛倚”一词有“姿势不端正,不合礼节”和“倚靠于物歪斜不正貌”义。当“跛倚”释为“姿势不端正,不合礼节”时,取“跛”之“立而偏用一脚”义和“倚”之“偏斜”义,为偏正式;当“跛倚”释为“倚靠于物歪斜不正貌”时,为并列式。“倚”之“倚靠”义是否在“跛倚”中体现,将影响“跛倚”的构词方式。①据我们分析《朱子语类》例证及其他文献例证,暂未发现“跛倚”含有“倚靠”义的典型用例,但“倚靠于物”是姿势不端正的体现方式之一,故本文据郑玄注,认为有并列式“跛倚”。
“跛倚”历代用例较少,多集中在宋及宋以后,且多用于礼制经典及相关注疏中。如:
宋吕祖谦《学规》:“箕踞、跛倚、喧哗、拥并,谓之不肃;狎侮、戏谑,谓之不庄。”
清陈弘谋《养正遗规·真西山教子斋规》:“四日学立,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黄帝内经·素问》:“搏脉痺躄寒热之交。”明吴崑注:“痺躄,病痺而足跛倚也。”
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司徒林省庵先生学曾》:“年逾七十,犹燃灯夜读,或达旦不寐,终日危坐,未尝跛倚。”
“跛倚”在宋及宋以后还用来解释其他字词。如《鹖冠子·环流》:“故相成相败也,积往生跂,工以为师;积毒成药,工以为医。”宋陆佃《鹖冠子解》:“跂,跛倚也。师如师巫之师,巫步多跛,故积往生跂。”陆佃以“跛倚”释“跂”。再如《大戴礼记·投壶》:“鲁命弟子辞曰:‘无荒、无慠、无倨立、无踰言,若是者,有常爵。”清孔广森补注:“志怠曰荒,容怠曰慠,倨,跛倚也。”孔广森以“跛倚”释“倨”。说明“跛倚”相比于被释词而言,更易于时人索解。
朱熹往往借用“跛倚”等具象的人或事物来比喻说理,解释其他词语,使通俗易懂,便于门生弟子理解。如:“赐录云:‘诐辞是一边长,一边短,如人之跛倚。缘它只见这一边,都不见那一边,是以蔽。少间说得这一边阔大了,其辞放荡,便知他心陷在这里。邪说是一向远了。遁辞是走脚底话,如墨者夷之’云云。”(52.1272)朱熹用“人之跛倚”来解释说明“诐辞”是片面的言辞,像人站立歪斜不正时脚一长一短的样子,有关“诐辞”的解释还有:“诐,只是偏。诐,如人足跛相似,断行不得。”(52.1252)“‘诐辞知其所蔽’。诐是偏诐,只见得一边。此理本平正,他只说得一边,那一边看不见,便是如物蔽了。”(52.1270)“诐是险诐不可行,故蔽塞。”(52.1272)“跛”指足瘸,“跛倚”指身体不正,朱熹以足瘸或站立歪斜时脚一长一短貌,来解释“诐辞”之偏诐义,相对形象易晓。朱熹还注意到“皮”属字的联系,认为“字凡从‘皮’,皆是一边意,如跛是脚一长一短,坡是山一边斜。”(52.1270)
宋及宋以后“跛倚”的词义范围扩大,《朱子语类》中多用指站姿,偶尔用于坐姿,朱熹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此用法。如朱熹《端明殿学士黄公墓志铭》:“公天性庄重,终日俨然,坐立有常处,未尝倾侧跛倚。”明代沿用。如明钱龙锡《照葛公墓志铭》:“生而夙慧异常儿,龆齓时坐立无跛倚,出见群儿嬉状不视。”此外,“跛倚”在使用过程中由身体的偏斜引申指“(观点或立场)偏向于某一方”。如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之一:“其间荐绅道执事介然立朝,无所跛倚,甚盛,甚盛!”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张敷华》:“公廉执法,不肯少有所跛倚。”还可指“依靠”义。如明杨一清《荣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陈公寿墓志铭》:“陈司寇立朝四十余年,于权奸歘赩无所跛倚,屡起屡踣。”
大体而言,“跛倚”是一种传统礼节禁忌,又有“箕踞”“倨傲”等。如“且以坐立言之;己便是箕踞,礼便是‘坐如尸’;己便是跛倚,礼便是‘立如齐’。”(41.1046)“‘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12.212)《朱子语类》所引“坐如尸,立如齐”出自《礼记》之《曲礼》《玉藻》,代表中国传统的姿态礼仪要领,部分礼仪及禁忌延传至今。如吴洪英《形形色色的礼仪与禁忌》:“站立时身体要挺拔笔直,不能形成低头、哈腰、挺腹、弯膝四迭弯,不要斜倚在家具、墙、门等物体上,更不要半靠半坐在桌椅上。坐时上身须端正……”[2]李荣建等《现代社交礼仪》:“站姿切忌身躯歪斜、浑身乱抖、弯腰驼背、趴伏倚靠……”[3]周理弘《现代礼仪必备全书》:“站立时身体不要靠门、靠墻、靠柱……”[4]
现代汉语已不使用“跛倚”,也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单个词语,然有相应的表达形式,如“弯膝”“歪斜”“斜倚”“倚靠”“靠”等等,“跛倚”的词义分散给这些词。“跛”和“倚”今天仍在使用,而词义与古代不完全相同。“跛”的“偏任”义消亡,仅沿用本义,指“腿或脚有毛病,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倚”的“倚靠”义和“偏;歪”义虽然都保留下来,但“偏;歪”义多用于书面语,不是“倚”的常用义。
《朱子语类》语言成分复杂,“从整体上看是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文人口语体”。[5]其中“跛倚”一词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禁忌,论述“跛倚”时屡次引用儒家经典。如《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礼记·曲礼》:“坐如尸,立如齐。”《礼记·礼器》:“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这些引文反映的是前代语言成分,而《朱子语类》中“跛倚”及相关词语则既有承古的语言成分,又有新出现的语言成分。“跛倚”虽承《礼记》而来,但在《朱子语类》中使用范围扩大,由指站立不正到兼指站坐不正,发展出新用法。如表示“倚靠”义的词语中,“倚靠”“依倚”“倚仗”为承古沿用词语,“欹倚”“靠倚”等是《朱子语类》新出现的语言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足疾的“瘸”其时已经出现,但朱熹并未使用。如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钱镠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考钱镠为五代十国时人,时谚谓“跛”为“瘸”,说明“瘸”为五代十国时期口语词。《广韵·戈韵》:“瘸,脚手病。”朱熹之所以没有使用,可能因为此时“瘸”处于使用初期,使用范围较小,且与“跛”词义不完全对等①“瘸”“跛”并用较早出现在元明时期,词义相近,如“瘸肷跛足”“瘸手跛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