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道德引导

2022-03-17 02:30周梦婷
科教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周梦婷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1 大学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

不良行为是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做出的某些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并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品德修养较差

第一,举止不文明。大学生作为一群高素质群体,文明的谈吐是基本要求,其文明程度对全社会的精神风貌都具有深远影响,但如今不文明现象在校园里十分常见,很多大学生随意说脏话来发泄情绪,甚至将说脏话作为一种个性张扬的表现,损害了个人素质与形象,此外还有大学生随地丢垃圾、课桌墙面乱涂乱画等等,严重破坏了校园环境。第二,诚信缺失。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事之本,是一项基本的行为规范。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关系着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在校园中学术抄袭现象十分常见,考试作弊现象总有发生,说谎逃课现象极为严重,这些不良行为不但有违社会道德规范,而且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三,网络使用不当。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由于自控力差很多大学生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业发展;很多性格孤僻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十分活跃,进行不健康的网络交往,贸然见网友而荒废学业甚至造成伤害;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各种信息冗杂混乱,很多网站涉及大量色情暴力的内容,大学生难以抵挡不良诱惑,过多浏览此类网站从而沾染不良习气[1],有损身心健康。

1.2 性格心理障碍

第一,过分虚荣。很多大学生对于奢侈品、国际名牌等大大超出其消费能力的昂贵物品盲目崇拜,同学之间甚至形成了互相攀比的不正当风气,认为谁拥有了这些品牌的商品就有了“面子”,对父母的给予觉得理所当然,甚至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还会闹脾气抱怨父母。这些大学生只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求上进,其思想观念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未来将产生很多危害。第二,以自我为中心。目前,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且家庭一般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父母和长辈对孩子通常过度溺爱,使他们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逐渐在性格方面形成自私自利、独断专横的特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取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合作能力欠缺。第三,逆反心理。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急于表现自己,对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出现逆反的心理,甚至出言顶撞[2]。他们容易冲动,不听劝阻不计后果,同时也不善于自我调节,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个性养成与价值观念将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1.3 违反法律法规

第一,故意破坏公物。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于学校公共设施的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损害校园公共设施的行为常有发生,他们对基础设施如花草植物、门窗、灯具等等故意损坏,影响恶劣。第二,盗窃现象。学校为便于统一管理大多提供集体宿舍,经常会出现宿舍失窃现象,且大部分为熟人作案,手机、电脑等个人贵重物品常有丢失,但是难以开展调查,这既助长了“问题大学生”继续偷盗的行为,也使丢失物品的学生承受较大的损失与心理压力。第三,校园暴力。近些年来,在校园这片净土中却出现了很多恶性暴力事件,校园暴力是大学生不良行为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法律意识淡薄,难以守住法律的底线和红线,轻则伤人伤己,施暴者受到停课、检讨、留校察看等处分,受害人受到身心伤害,重则施暴者被开除处理甚至触犯法律受到严惩,受害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2 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探究

2.1 社会风气造成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与模仿阶段,外界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调整,由于发展时间短、发展机制还不完善,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商家与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缺乏诚信,假奶粉、地沟油等等制假售假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极端的自私主义,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冷漠,崇尚拜金主义,以经济财富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手段等等。此外,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不良外来文化涌入大学生的周围,同时大数据时代青少年接触到各种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但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很多不法网站利用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传播暴力、色情视频与图片,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电视媒体中一些娱乐节目和泛滥无营养的电视剧情存在很多歪曲的错误观念,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阻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产生了某些不良行为。

2.2 校园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摇篮以及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纽带,肩负着重要任务与使命。然而,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只注重课业成绩而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的问题,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与关怀,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成长困惑。对于“问题学生”学校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写检查、停课、找家长等方式是校方对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采取的常规处分手段,这种处理方式难以真正发挥成效,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 对不良行为的道德引导途径及其取向

3.1 重视品德教育,有利于维护学生尊严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不良行为,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应该通过开展多种思想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着重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怀与帮助。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定期开展道德修养活动与讲座,这些活动与讲座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避免说教式教育,而要以一种学生能接受并感兴趣的方式来开展,在这些活动中展示学生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和不良行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些行为的错误之处,及时纠正自身出现的问题。第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到偏远地区支教、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等等,通过这些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感恩意识,使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提高思想认识,将文明与修养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第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指导部门,积极与学生沟通,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个人心理健康信息资料,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疏导,同时还要设立网络咨询渠道,以鼓励学生减少顾虑真实地讲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心理教师应该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问题。此外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学校不应该只追求办事效率,应该注重发展民主化的管理理念,同时应该配备专业管理人员,通过科学的、人文的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保障工作能够规范而有效地开展。

3.2 创建校园文化,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从而促进身心发展

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内开展的各项课余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的引导与指向的作用,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与修养,不仅仅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不良行为,还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包含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优雅的校园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同时还有校风、校训、校园光荣人物和优秀校园事迹等内容[3],因此,首先学校要完善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整洁温馨的校园氛围;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仅要追求课业成绩的提高,还要关注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注重对学生思维观念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活动,促进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最后要开展更多学生活动,通过话剧演出、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此外,也要将法律常识和基础知识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开展,加强对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宣传是避免学生出现违法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中深入开展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避免触碰法律的底线与红线,要提高对基本法律与常识的重视,将其作为一门必须学习的课程来展开,让学生们耳濡目染,了解自己可以行使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既能够使他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又能够以法律准则和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定期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来学校举办讲座,将社会生活中一些违法案例讲述给大学生,拓展学生的法律思维,增强学生对于违法行为和所需承担后果的清晰直观认识,从而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3.3 家庭学校互动,有利于协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而积极服务社会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也最了解孩子性格上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学校应该与家长多多沟通,要改变常规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告状”式单向交流,而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也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与生活习惯。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或是过分溺爱都不可取,教师要及时指出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大学生,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家庭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实时关注,给予他们关心、信任与理解,多与他们的父母联系。此外,除了与父母的单独沟通以外,还要增加召开家长会的次数,使更多的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大家针对学生的问题畅所欲言,学习借鉴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从而进一步实现家庭、学校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在家庭中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及时发现孩子出现或是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更加客观的方式方法鼓励大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4]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顺利实现。学校和家庭应加强互动沟通,一切以大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共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家庭与学校要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将道德引导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既能帮助学生摆脱不良行为的负面干扰,更能培育他们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思想理念,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大学生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