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燕 彭玉林 王福来 赵定柱 龚爱民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在整个教学改革全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1],《建筑材料》课程作为水利、土木类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2],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钢结构》《水利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同时在最终的工程应用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则被动地按着填鸭式教学模式学习,致使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日趋降低。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目标为产出”的培养目标[3],应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采用多样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教育产出和学生的实际成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类的基础性课程,要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性质及应用,其学习内容多而杂,应用性却又很强[6],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制定的考试大纲,多以教材内容或授课老师讲过的知识点为主,考题中要求学生通过综合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题目很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机械记忆上,致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对问题的探究精神,以及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观、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来适应新的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课程教学仍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填鸭式教学模式,考试仍存在“一锤定音”的考试形式,或以期末卷面成绩占比为主的考核方式,缺乏灵活多样化、过程性评价方式。结合建筑材料课程研究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各种材料及材料的一些基本性质,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且各种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又多,如果采用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既难以记忆又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样不仅对教学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相反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课程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结合教师科研和工程实践,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引入课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先进性和适度超前性。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需求,课程组老师积极组织学生们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并让他们参与到老师们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教学方法应面向工程实际,课程组老师们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OBE教育理念设计理论教学,从两个方面开展教学革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 搭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针对该课程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课程组教师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在近6轮教学过程中使用了雨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借助互联网,拉近学生距离,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4],为教与学带来全新气象。
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是,首先分析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关键知识点,对应专业认证的12指标点,确定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再结合雨课堂的教学灵活性,以碎片化时间切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讲授和课后复习三阶段的教学环节,并配合过程化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促使教学提质增效。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课前预习。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把预习资料推送给学生,可以在雨课堂平台上设定该资料的推送时间和截止时间,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任课教师可以随时查看本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其中包括已完成预习的人数,未完成预习的同学,会统计出每一位同学已预习的页数。通过课前推送预习资料,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就可以得知同学们对课程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方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课中讲授。课堂上采取“随堂测试+讲解”“教师答疑”“小组即兴讨论”“小组课前讨论+学生课堂汇报”等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尽量自我完成共性问题的分析、讨论与解答,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授课前,提前了解学生对课程中“不懂”的知识点做得标记情况,归纳学生反馈问题的集中点,据此重塑需精讲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而及时调整课程节奏。
(3)课后复习。借助“雨课堂”软件,教师将课后作业以预发布的方式提前推送到手机端,在课后及时把复习题目发送到学生手机端,从而让学生们对当堂课程进一步得到加深理解,也让授课老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中难点和重点。另外,结合课后报告情况,针对预警学生进行个性辅导,确保全班不掉队。
2.2.2 构建“单元测试+小论文+期末考试”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鉴于《建筑材料》课程知识点多、细、杂的特点,为了更为全面、有效、针对性地考核学生对课程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课程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客观题型式的标准化试题库。采用“开卷考、客观题”的标准化考试形式,改“死记硬背”为“灵活应用”,以适应日后工程系列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考核改革实现考试常态化、评价多样性,有效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在过程性考评体系下,课程总评是融合了从平时各环节占50%(其中各环节评分权重为课前预习20%、课堂讨论及测试15%、课后作业20%、单元测试30%、小论文15%),到期末考试(占50%)的闭环式综合评价,解决了传统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评弊端。
在《建筑材料》课程持续深入的教学改革中,课程组成员始终坚持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组织教学,搭建“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单元测试+小论文+期末考试”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自2015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来,经过持续6轮的建设改革实践,该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课程目标出发细分关键知识点,确定教学的指向性路径;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及组织形式,有效化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有效地支撑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讲授和课后复习三阶段的教学环节,并配合过程化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保证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目前六轮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均达到70%以上,期末考试及格率基本提升至90%以上,总评良好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为适应工程行业执业资格考试要求,通过试题库抽题组卷进行标准化的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提升学生提前适应未来专业应用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