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

2022-03-17 02:54王洪娟
读写算(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王洪娟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

王洪娟

(寿光市圣城小学,山东寿光262700)

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快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步伐,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文章在对数学阅读能力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可以满足终身发展需求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是学生认识知识、理解知识的必要前提与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基础能力。鉴于此,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是数学阅读能力概述

在小学教育阶段,阅读能力培养好像只是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任务,而数学学科一直侧重于对学生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阅读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数学阅读能力作为一项基础性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

数学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数学阅读能力来说,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基础所在,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能力指的是对符号化文字的具象化、逻辑化处理能力。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后,便可以理解数学定理、定义及其逻辑关系,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可将其情境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第二,阅读数学几何图形的能力。数学知识中,各种平面、空间的几何图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形结合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解题思想。在对数形结合类问题进行处理时,学生必须要将几何图形中的位置、数据等与抽象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阅读数学几何图形的能力。第三,阅读抽象符号的能力。符号是数学运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符号并不多,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那么便无法顺利进行计算。例如,学生不理解加、减、乘、除及括号计算时的优先级,势必无法正确解题。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不高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数学语言包括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诸多内容,很多内容过于抽象,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从而使得数学知识晦涩难懂。同时,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定义、概念、习题,学生往往感到学习压力、学习负担过重,从而丧失了对数学阅读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与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目前一些教师并不重视数学阅读,缺乏对数学阅读的了解与认识,因此无法为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也有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讲解知识,未给学生留出阅读数学知识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没有时间、精力落实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压力下,只是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死记硬背,或者是埋头做题,很少进行数学阅读,未形成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也没有接受过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数学阅读能力明显不高。

(三)未指导学生学习数学阅读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方可实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数学阅读的重视,因此在数学阅读方法指导方面也存在欠缺。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广度、有深度地进行数学阅读,从而使学生全面理解数学知识、数学的发展,感受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拓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但是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因此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调动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说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数学阅读中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或发现的趣事等大胆地讲出来,使学生置身于数学逻辑语言、数学知识故事的情境中,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的特色、数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再如,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出现阅读理解错误的现象,教师可以将这些错题当作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下面这样的应用题,经常会出错:“幼儿园买了3箱苹果,每箱40个,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与“幼儿园买了5箱苹果200个,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个苹果?”这样的应用题容易出现混淆,如果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足,则很容易出错。教师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从而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思考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但仍不足以应付未来学习的广度、深度、难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全面掌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结合数学阅读的要求深入分析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教案的科学性、可读性,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思考,学会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实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深入分析与数学有关的文化,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对数学阅读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学习压力的降低,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积极阅读、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

例如,在对《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收集与奥运奖牌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并与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合理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查找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阅读、做笔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意识。例如,在对《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圆锥”,并通过查阅图书、在网络上寻找与“圆柱”“圆锥”相关的知识,并做好笔记。这样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三)课堂中增加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场所。课堂上实现教师、学生的有效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可以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应有效应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具体来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数学阅读,使学生更多地进行数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拓展知识面。例如,在对《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进行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物体的体积指的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或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示范阅读,准确找出关键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关于体积的概念。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习题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挖掘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方法。例如,针对下述习题:“货车将货物从A地送往B地,全程共480千米,按照原计划货车需要每小时行驶80千米才能准时送到,走了160千米后,因为货物需要提前送到,要将货车的速度提高到100千米/小时。货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B地?”在审题时,学生阅读得不仔细,将“提高到”读成了“提高”,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必须认真阅读、逐字阅读并正确理解,才能正确解答题目。除此之外,常见的比较容易混淆的关键词还有“扩大几倍”与“增加几倍”、“除以”与“除”等,均是阅读时需要谨慎看待的内容。鉴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数学阅读,在遇到习题的时候不要着急解题,而是应该认真读题、反复读题,找准关键词,正确理解题意,从而实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数学阅读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只重视课堂教学,不注重课后延伸,便会使学生的知识丧失“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可以使学生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取信息,还可以增进学生在阅读、收集、展示等多个层面的体验,并能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了“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多边形的相关资料,并整理成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阅读材料进行科学整理,使阅读资料既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从而充分发挥课后数学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五)遵循读思结合理念,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但针对海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如何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将有益成分内化,并做到有效应用?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思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常言道“业精于勤”,其中的“勤”包括勤“读”、勤“练”、勤“思”。“读”是思考的前提与基础,通过“读”,可以获得更多知识;“思”是对“读”的分析与总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没有思考的阅读,是一种表面阅读,无法发挥阅读的应有效果。鉴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为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阅读,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还要遵循“读思结合”的理念,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

数学的知识框架是概念、公式、原理等,这些知识建立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只会阅读,不会思考,学到的知识便是空洞的。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丰富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读出“深度”,实现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对《保护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计算“120×25”,然后让学生翻开书本阅读,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25×0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上一个0?”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结语

综上,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不高、教师与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未指导学生学习数学阅读方法等。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思考;课堂中增加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后数学阅读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遵循读思结合理念,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肖学慧,余启西.提升阅读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2021(19):42-44.

[2] 魏巧璐.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5):77-78.

[3] 杨丽艳.聚焦核心素养培养阅读能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与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52):75-76.

[4] 谢志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69.

[5] 王旭勤,张红平.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9):59-61.

[6] 许小莉.让数学插上阅读的翅膀——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师,2020(21):64-65.

[7] 谢艳玲.数学绘本阅读中的“五多”——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83-84.

[8] 何振平.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54-155.

G628,C931.1

A

1002-7661(2022)10-0141-03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