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的构建策略

2022-03-17 02:54欧咏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文化教育

欧咏华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

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发展中更为深沉且持久的精神动力。高校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与中坚力量,其文化意识、文化批判思维、文化素养及文化自信不仅会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而且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思政教育是从意识形态层面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规训、指引的教育活动,侧重于由内而外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素养及道德品质,借助思政教育育人机制构建学生文化自信、重塑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既可以彰显高校思政教育育人价值、拓宽思政教育途径,又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承担向社会输送理想信念坚定、理性思维完善、道德品质高尚现代化人才教育责任。

1 文化自信内涵概述

文化自信内涵深远且广泛,归根结底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命情趣的自信,换言之,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自然观与宇宙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道德观;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情趣。这些都是中华民族面临困境时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儿女孜孜追求的精神境界。新形势下的文化自信,不仅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以发展观、辩证观、普遍联系观看待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日益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并在理解、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1]。

2 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构建的价值意蕴

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文化自信构建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文化自信可以为学生接触、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辟新空间、新渠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优势及其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凝练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形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人无信而不立”的正确道德观念,“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传承理念,“敢为人先、开拓进取、顽强不屈”的红船精神以及“团结友善,遵守规则”的社会规则意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形成文化与思政理论课相互融合、协同并进的思政教育格局;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隐蔽性特征,即侧重于文化浸润、情感熏陶、心灵启迪与精神感召,不以强制性管束、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学生机械性传授思政理论与知识,而是将教育意图渗透至管理、活动、话语之中[2]。以高校思政教育为途径构建学生文化自信,可依托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及亲和力、针对性将抽象笼统的文化概念、文化理论转化为真实生动、形象立体的案例、中国故事、典型人物事迹,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与辨识中逐步形成与发展文化认知结构,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与客观、公正的文化批判思维,进而使学生主动辨别多元文化信息、文化现象,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思潮,对于塑造学生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3 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的构建策略

基于对文化自信内涵、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构建价值意蕴的简要分析,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依托思政教育构建学生文化自信。

3.1 以强化思政教育师资力量为前提,切实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

教师乃兴教之基,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教育主体,教师对文化的态度、教育观及学生观等决定了文化自信构建效果。为此,需要结合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基本要求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理论水平高且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思政教学团队。一是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思政教育工作者主动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进行沟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专业知识技能、学生校园及日常生活等结合为有机整体,将文化自信建设意图有机渗透至各项学生活动之中,进而使教育主体形成合力,打造学生文化自信构建长效机制;二是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及教育胜任能力,积极整合优质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生思想状态、行为倾向、心理水平等筹划资源的投入时机、投入渠道,以坚实有力的资源基础为保障实现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构建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三是注重言传身教与以身作则,在日常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以个人魅力、深厚的文化涵养使学生领会文化习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高度认同感,以此为文化自信的构建奠定基础。

3.2 以创新思政教育实施方法为核心,激发学生正确文化意识

教法创新是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文化自信构建的驱动力。思政教育工作者需突破传统说理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规律、契合学生认知及学习特征、可满足学生多元文化学习需求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法。其一,在思政教育课堂上引入时事政治、典型文化现象、热门视频及案例等,将抽象的文化观、文化价值理念等转化为直观、真实、可感的“身边人、身边事”,以此增强思政教育中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如针对传统文化教育,可播放《百家讲坛》《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视频片段,使学生感受到中华儿女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孜孜不懈的传承、创新,进而激发学生文化自觉性,使其领会传统文化价值。其二,以“中国故事”为载体宣传文化思想。故事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在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时可以讲授“朱德的扁担”“宋振中——革命的小‘萝卜头’”等英雄故事;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可讲述“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支之父袁隆平”事迹。除语言讲述外还可利用动画视频、记录影像片段等呈现故事,可使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中华儿女千古不变的奋斗与革命精神、自强不息民族性格,进而激发学生正确的文化意识[3]。

3.3 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延伸,促成学生良好文化观念

虽然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实践活动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与补充,且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为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之余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其一为依托“四史教育”开展“展国企新风采”活动,请学生深入国企生产经营实际了解其发展沿革、转型升级现状,了解国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践行历史使命的担当,可以通过回顾国企发展历史促成学生“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其二,针对多元文化现象组织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利用思政理论评价各类文化现象、文化交流及融合现状,对区域内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提出建议,可以使学生形成辩证、发展的文化观念;其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赋能,如构建虚拟文化展示平台、构建线上文化资源库等使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生命力,进而有效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3.4 以优化思政教育网络环境为支撑,有效建构学生文化自信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阵地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会为不良信息的滋生提供便利。为此,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以优化网络环境为支撑有效构建学生文化自信。一是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上学生的社交方式、评论等掌握其文化思想状态,发现其苗头倾向与不良行为倾向;二是针对学生共性问题投放专题资源,如“文化拿来还是送去?”(使学生正确看待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积极面对并抵制文化冲击);再如“文化‘商业化’是否会弱化文化价值?”(使学生把握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统筹兼顾、辩证的观点看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是对社会虚假、负面及非理性文化信息进行“辟谣”,通过网络环境的净化为学生开辟安全的文化交流与创造空间,进而激发学生文化传承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分析文化现象、探寻文化发展道路中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

4 结束语

文化自信不仅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与拥护,还需要在认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构建学生文化自信,既可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又能为文化自信构建开辟新空间。为此,需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积极革新思政教育实施方法、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优化思政教育网络空间,进而促成学生正确文化观念、培育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思政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