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悦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情感心理学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校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校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如何利用情感心理学教育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成熟心态,正确对待压力和情感问题是主要的教育方向。在学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更倾向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良好的政治导向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从而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情感心理学与学校思政教育内容在本质上具有密切的联系,思政教育能够从长远的、根源的问题上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给予正确的指导,情感心理教育的正确引导也能够为大学生良好的思政价值观提供重要的理念引导和行为表现,将两者相互融合展开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创新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着力点。[1]
将情感心理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既是彰显学校育人特色,创新工作形式的有效表现,也是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根本路径。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校教育方式都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意识形态纷乱复杂,各种丧文化的兴起给大学生追求个性化的心理带来了发展契机,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个体理想信念与未来发展上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同时,就业、学习以及各种评奖评优活动也为大学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将情感心理学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发展对于指导大学生的生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从情感交流与心理疏导的层面逐渐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理念,融合教育一方面能够保障学生直接认识和了解自身的情感与心理问题,在遇到生活压力和心理阻碍时积极主动去寻求帮助,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思政理论在大学生生活和发展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活困境,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两种课程教育背景的一致性是促进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以构建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为基础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质效提升。
思政教育和情感心理学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为大学生解决生活和行为上的问题,是学校德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且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理论上具有很大的交叉性,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情感心理学着重强化对学生情感、心理的教育与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思政教育则强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与培育,从而使学生个体的行为规范与社会环境相适应,而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思政教育的关键和前提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状态,两者的融合是促进学生情感与行为有机统一的根本教育保障。
两者教育主体的一致性使得情感心理学能够以多种形式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去,一方面,学生的情感表达与心理问题是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心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而思政教育工作则是在健康人格品质的基础上逐渐强化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培养,两种教育具有系统性,都是以大学生身心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目标来展开实践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教育体系的有效融合与衔接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素质全面提升;[2]另一方面,思政工作开展的主体是学生,就需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为基础强化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理论及实践认同,从而保障学生情感表达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情感心理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与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功能,但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两门课程具有不同的教育方向,在教育功能上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注意和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产生偏差,改变了课程的教育初衷。因此,将情感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实践进行融合的前提是要将两种课程的教育观念进行融合,依托现阶段学生发展中的心理与情感要素,因势利导,转变当前思政教育课程的角色定位,充分提升情感心理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范围。
观念的融合转变是强化融合效果,保障思政教育实效性与情感心理教育引导性价值的重要保障,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实践途径。[3]
思政教育与情感心理学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在两者的双向融合过程中,建立全面协同,知行合一的教育体系是根本保障,需要学校在遵循育人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情感与心理教育的优势,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一致,真正强化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建构,并以此为契合点,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实践的质效提升。
新时期条件下,学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多重多样的问题,网络环境意识形态纷乱丛生,各种复杂的社会事件频频发生,这些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思考,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和情感问题,因此,单纯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生活环境,需要将情感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教育体系中不断运用和渗透情感与心理要素,优化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情感心理建构,通过教育体系的相互融合来推动教学实践效果的不断提升。一方面,要对思政教育目标与情感心理的教育目的进行协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活动中的知行合一,使思政教育的宏观性与情感心理学教育的微观性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育人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体系的融合还需要强化内容协同,健康的心理观念和情感表达是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大学生面临着社交、工作以及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情感心理因素的转变需要以思政教育工作为基础进行有效疏通,从而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心理教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中要坚持内容的连贯性与互补性,例如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融入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内容,在情感心理教育课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两种教育体系的相互借鉴和互相渗透形成的融合体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是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心理架构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思政教育效果不断提升的有效探索。
教育方法的融合是确保思政教育与情感心理学教育效果最优化的直接实现路径,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向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体现在融合阶段的方方面面。情感心理学的应用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再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引导,从而加强思政教育的价值效果。尤其在当前教育发展模式下,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产生质化分离,导致学生在理论认识与实践发展中缺乏有效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引导,因此,在教育方法的融合中,必须要将化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鸿沟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以个体咨询与谈心谈话等方式融合来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校辅导员作为保障学生思想方向的重要引路人,不能将工作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管理上,而是要拓展和创新工作形式,以谈心谈话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生活以及情感思维,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平等有效的沟通关系,实现两方情感与心理方面的共鸣,从而保障思政教育在学生间的良好开展;其次,以班级团体活动与主题班会相融合等方式来保障情感心理交流与思政教育的融合。[4]在团体活动中展开心理辅导与情感交流活动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作用,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增强人际沟通,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最后,以人为本还要求注重家校融合,家庭环境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榜样作用,同时,家庭环境也对学生情感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校融合的协同教育模式,实现学生在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情感、心理与行为模式的统一表现,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促进学校思政教育与情感心理教育的有效融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发展融合是保障教育体系实效性,拓展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实情感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目的的根本途径。因此,在融合工作的展开中,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教育原则和本质,做好基础教育体制的有效衔接,真正实现动静协调。从动态层面来看,融合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发展,形成互动模式,以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为目的强化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理引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互相沟通和平等促进的动态互动关系,既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融合路径,强化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交流,促进思政教育的实践效能,与教育对象构建积极互动的关系,也要求教育对象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发展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与教育工作者形成正面的情感认同和积极的心理沟通关系,在思政学习中结合教育内容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推动教育双方之间有效关系的构建;在静态层面来看,两种课程的开展需要以促进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教育初衷。在情感心理教育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与社会发展情况强化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输出,在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结合现实环境与学生的发展情况注重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引导功能,在提高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同时不断拓展情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教育体制上做好两者的内容与关系衔接,真正做到对学生思想、心理和价值观的全面引导,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