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银安(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义务教育教研室)
“四两拨千斤”。“四两”之所以能拨动“千斤”,起到以小胜大、以巧胜拙的效果,是因为找到了解决矛盾的关键。教学中,抓住文本特征设计好关键问题,就具有同样的功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涵,激发学习潜能,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怎样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结合日常听课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通过研读、学习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案例,谈一点浅见。
教师要善于研读文本,抓住其核心的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去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通过对孔乙己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旧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主题。
李镇西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解剖,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并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他认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目的。李老师围绕着这个主问题,细化为“孔乙己最后究竟死没死”“既然‘的确’死了,为什么又要说‘大约’呢”两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课文中找理由、找根据,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分析孔乙己的生活环境,最后归纳结论:“这个‘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这个‘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整节课,李老师通过这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带领学生认识、了解孔乙己,明白了造成其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原因。
研究文本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一个好问题,就是一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金钥匙;预设出一个能直指文本特征、牵出文本内涵的问题,课堂教学也许就能成功一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有味的问题,就能在自然而然地涵养、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欲望和动力。
黄厚江老师教《孔乙己》时,设计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极具趣味和吸引力:一个是补写孔乙己的“手”,另一个是为孔乙己写一句碑文。“小说是作者的创作成果,我们读小说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文中多处写“手”,其实有些地方也还是可以写手的,而作者却没有写。你们能找出这些地方来,来一次再创作,补写出一两句,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写吗?”问题新颖有趣,为鲁迅的作品进行补写,既自豪又有挑战性,学生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纷纷动笔,写出了“两手放在背后踱进酒店”“用长长的手指夹起一粒茴香豆十分小心地分给小孩子们”等许多尽显小作家浓浓的创作情趣的句子。再创作成功吗?是否合理?有啥意义?黄老师及时肯定鼓励:“有想象力。同学们是在读小说中想象,在想象中重新创作。这样可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对培养文学素养很有好处。读小说就要这样。”有了初步的成功,意犹未尽,老师就顺势再起波澜,引导学生设想孔乙己死的情景,集体补写这时孔乙己的手的状态。师生兴致浓厚地交流探讨,人物的性格特征、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都在再创作中找到了解答。
第二个问题,更有趣味:“有没有写过碑文?”“我想为他(指孔乙己)立一座碑,请同学们为他写一句碑文。”写碑文?初中生别说写,读过碑文的又有几个?学生能不乐意试试?黄老师首先让学生写一个竖式碑文:……之墓,学生很快写出了“孔乙己之墓”;“碑文的格式一般是在人的名字之前还要加上人物的身份,请大家在‘孔乙己’之前再加一个身份”,学生思考后很快加上了“读书人”“上大人”等词语;接着,黄老师推进一步,让学生模仿外国人碑文的格式再写一个横式的碑文:这里躺着一个……的人,学生再读书、再思考后写出了“这里躺着一个可悲的人”“这里躺着一个可笑的人”“这里躺着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的人”“这里躺着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等含义丰富的语句。在努力找到合适的词语过程中,学生兴趣满满,动力足足,不知不觉被老师带入文本深处,“所有主题的理解都在其中了”。
“导之有方”,学生才会“学之得法”。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工具,学生顺着这个导向去思考、去探究,自然就深入文本。
语文课本身就具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方法的功能。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例子,凭了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孔乙己、丁举人这两个人物形象,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同是读书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结局。宁鸿彬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因势利导,适时教给学生掌握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在《怎样教语文》中,宁鸿彬老师这样谈自己的教学体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指导学生阅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适用的阅读方法。因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课堂中,他以“小说为什么要写丁举人这个人物”为引子,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认识到“丁举人是迫害孔乙己的凶手,不能没有他。”宁老师继续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再深化提升:“但是仅仅这样认识问题还不够,还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思考。怎么思考呢?我教大家一种阅读方法,叫比较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学生之前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宁老师就作了详细介绍。接着,他要求学生用比较阅读法找出孔乙己和丁举人最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到答案后,宁老师再次激活兴趣和思维,把课堂再向深层推进:“作者把这样的两个人物放在一个作品里,除了故事情节的需要还另有什么用意吗?”师生经过认真讨论,认识到了作者的深层用意是“科举制度造就了两种人,一种是像丁举人那样的统治阶级的爪牙,另一种是像孔乙己那样的没能通过科举爬上去,又放不下架子,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无法营生的废物。这就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扭曲。”这不就是小说要表现的深刻主题吗?宁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有效研读了文本,还自然地教会学生学习掌握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会得不到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更是艺术中的艺术,非一日之功可以达成。四两拨千斤,千斤力在后。只有善于学习,厚实底蕴,才可举重若轻,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