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2-03-17 00:41陈宏寿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办工匠校企

陈宏寿

(a.蒙古研究大学,蒙古 乌兰巴托 999097;b.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民间工匠艺人的高度认可,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特别是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背景下,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从而探索一条以产教融合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已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一词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代名词(如古代的鲁班、庖丁和现代的蛟龙号装配组组长顾秋亮、C919大型客机首席钳工胡双钱等),更是中华民族现代工艺创新发展的血脉荣光。在古代,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农耕时代,科学技术甚少用于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创作基本上是纯手工完成,正是在“师傅带徒弟”这一实践传承过程中,传统技艺在古代社会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进入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已身处“工业4.0”时代,有部分传统工艺虽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合(如年画制作、皮影和吹糖人等),但工匠精神仍具有时代价值,特别是在“工业4.0”的背景下,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重拾“工匠精神”,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障。有鉴于此,高职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的内涵具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一种在本职岗位上不断钻研的职业精神

系统性和长期性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需要严谨与钻研的态度,在岗位上不断地坚守与学习。若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与钻研,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就无从谈起。当前,工匠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之一,其内涵十分深刻,“爱岗”不能是“磨洋工”,而是把工作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把自己满腔的热血和热情都奉献给工作;“敬业”则要求对单位安排的任务不能有拈轻怕重的情绪,要有一种“钉钉子精神”,只有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才不仅能在待遇方面获得相应的提高,更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

(二)是一种对技艺传承精雕细琢的职业态度

精雕细琢是指在产品质量上追求一流品质,是工匠型人才的基本特性。只有发自内心的“匠”,才会点燃“臻于至善”的熊熊烈火。如C919大飞机主任设计师刘若斯(80后),不管是在当学徒期间,还是成为主任设计师,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都是以超常规要求进行打磨。正是凭着这种对完美的孜孜追求,“中国制造”才得以迈向高端,走向世界。其实,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不仅促使一个从业者,甚至推动整个企业形成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并在提升产品品质的过程中,通过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跨越式发展,从而树立行业地位,获得良好信誉。所以,工匠者,美也,对照规范的工艺流程和美学的产品设计,工匠们认真审视每一个环节或每一次组装,最终实现“技”与“艺”融为一体。

(三)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

对人类社会而言,每一次变革,都是对瓶颈的突破,而这些变革都与工匠们所用的材料、技术和方法密不可分。“独具”则表达了不仅要保留产品原有的创作风格或生产方式,更要随着社会发展主动融入“跨界”元素,这不仅是传承技艺的需要,更蕴含着创造性思维的特质。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由集中化学习转向碎片化,只有发挥突破条框的创新思维和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才能与时俱进。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养问题分析

(一)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充分挖掘校企各自优势资源,让彼此找到教学改革着力点。而校企专兼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如在理论知识讲授方面,由学校专任教师负责,而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方面,则由企业导师评价,在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下,真正让学生(学徒)成长与成才有通道、有盼头。因此,仅靠学校一方无法完成工匠型人才培养,而真正意义上的工匠型人才,只有在“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才能实现校企精准育人和深度融入。因此,在试点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企业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有待提升,特别在学生(学徒)的教育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经验,推进过程仍是以“边改革边推进”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有益经验,如建设企业培训课程、打造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和构建激励的薪酬体系等方面。

(二)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不够清晰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因为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虽有借鉴参考实例,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现,不仅取决于学校顶层设计,更取决于合作企业的参与度。以民办高职院校为例,2019年广东省只有8所民办高职院校获批试点现代学徒制,占全省民办高职的30.8%(比2018年下降4.9%)。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人才培养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养,普通本科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对现代学徒制缺乏制度性设计,时常出现“一事一议”现象(如招生经费、教学投入、产教融合和师傅补贴等),进而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推进。

2.教学模式及教学观念不适用于现阶段人才发展需求

“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不仅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更是工匠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两者共同之处在于强调“技能”的重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和技能的训练都在理论教学和商业模拟过程中完成,但这种方式根本培养不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原因有三:一是对技能的重要性缺乏感性认识。与公办高职相比,民办高职的校内实训投入相对较少,加上教学投入经费有限,大多数课程只能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完成,学生缺乏接触具体技能的过程(如钣金工,通过持续敲打,打造出适合相应产品的模具),对技能如何造就人才缺乏感性认识。二是信息化投入方面有待加强。作为00后学生,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休息,手机早已离不开半步,但由于民办高职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够,以致网络化教学无法顺畅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或校内实训,网络卡顿或掉线现象频频发生。三是课程设置合理性有待确认。课程体系不仅要讲明各个阶段学习什么课程和获得什么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前后呼应的育人体系。但由于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受实训场地和教学设备投入的限制,课程设置方面强调较多的是理论讲授,而对各个阶段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关注的较少,以致“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只能停留在理念创新,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缺乏有效载体。

(三)师资队伍中仍须深化工匠精神

德国“双元制”教育,已发展成为全球职教标杆,其中,在教师选拔过程中,将教师的工作经验作为第一要求,而不是学历优先。受民办高职投资方影响,大多民办高职教师综合薪酬(含“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远低于公办高职,以致师资选拔方面较多选择应届毕业生。而这些教师由于企业工作经验或技能指导较为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赛教结合”。民办高职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和薪酬待遇缺乏竞争性使得工匠型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在高职院校评估中,“双师型”占比须达到专业课教师的50%以上,这对师资结构本身不均衡的民办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必须迈过的槛。为提高“双师型”占比,民办高职院校应付式或被动式安排教师到企业完成“挂职锻炼”,以满足教学检查需要,“双师型”培养缺乏可行性培养路径和激励性投入政策。另外,由于兼职教师教学成本过高(如排课不合理、课酬标准过低和学生学习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行业能工巧匠不想或不愿到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技艺传承。同时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平台或环境,很难与公办高职院校或大型企业相比,很多教学政策或文件仅停留在纸质文件上,没法真正落地,高水平兼职教师的聘请只能通过私人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分析

(一)出台激励性政策,增强校企协同育人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发展壮大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等方面协同共进。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必须借助社会资源,以最大力度搭建校企“精准育人”协同平台,培育“适销对路”的工匠人才。企业作为工匠人才培养的重要变量,其作用与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现阶段校企合作层次仍以相对松散为主,企业仅满足于招人,而学校仅满足于就业,在校企利益各异的背景下,产教融合难以在民办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因此,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工匠型人才,必须在税收优惠、人才补助等政策方面调动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动性。首先,政府出台激励性政策。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校企冷热不均”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只获得学生半年的实习时间,在缺乏经费保障或激励性政策的背景下,大多企业不愿意过多投入校企合作。为改变现状,有些地方已为推进试点现代学徒制出台了激励性政策,如山东省财政厅规定,对经考核达到要求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按5000元/生给予补助;广东省财政厅规定,对参与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企业,按4000元—8500元/生给予补助,在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使试点现代学徒制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其次,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企业要及时转变人才观念,以横向课题、联合科研攻关、协同育人和企业经营咨询等多种形式,与地方高职开展深层次合作,使科研成果不仅惠及学生,更能打造校企双方品牌美誉度。再次,完善企业导师激励机制。现代学徒制下,企业导师与学徒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实行导师负责制,既要对导师量身定做激励性政策,以实际行动提高其企业认可度,又要对其进行不定期考核,使导师的技艺得以传承,并通过其言传身教,提高学徒的成才率。最后,校企协同开展产教融合。作为企业,更多关注企业经营效益,但参与现代学徒制后,发展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因为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学校,更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只要坚持教育初心,校企就能越走越久,就能产生出更多有益于“校—企—生”的标志性成果。

(二)优化顶层设计,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

新的育人模式,必将带来新的变化。首先,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仅停留在理想设定层面,能否实现并不在考虑范围,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始终以企业岗位为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培养“适销对路”的工匠型人才。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迫切需求和招生形势日益严峻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民办高职院校应厘清投资方与管理方的职责与权限,对标省内一流同类院校开展自我诊断,为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学习成果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证,并通过工匠进课程、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开展校内技能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技能宝贵”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胜任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目标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与有代表性的企业协商后确定的,如果企业不具有代表性,其培养目标只能停留在某一企业,易被其它企业否认,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校企精准育人”为中心,校企双方定期或不定期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企业产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内容,如华为某品牌手机因手机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严重影响其品牌手机销售,此时,销售企业迅速调整营销方案,调整进入华为汽车销售,而原先的课程、岗位都应及时调整到汽车销售管理,以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因此,校企合作应该是紧密联系的,除了招实习生外,还可以在共同开发课程、共享教学资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构建专兼师资队伍等方面发挥作用,以工匠精神为指导,重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扎实教学改革推进工匠精神的落地,才能在学生内心真正建立“技能宝贵”这一信条。

(三)外引内培,夯实“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

人才是取胜的关键,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先天不足,很难引进高层次或高技能人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灵活的体制优势,加大硬件(如星级餐厅、数字化图书馆、校园WIFI等)和软件(如竞争性薪酬待遇、公平竞争的科研政策和鼓励“干好活”的政策氛围)投入力度,构建师生满意、同行认可的校园环境。正因为有了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钻研的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何谓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路径有三:

1.外部引进优秀人才

这种人才补充政策见效快,但由于公办和民办高职运行机制迥异,公办高职因政府投资设立,人才补充较为迅速,而民办高职则要求投资方付出高额的人才引进费,这对投资方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作为“经济人”的民办高职院校,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节约成本办大事,所以,外部引进只能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与优秀人才谈判达成最终引进方案。

2.内部培养教学名师

二是内部培养“适销对路”教学名师。主要做好两个层面:一是用“激励政策”让专任教师在企业“潜心钻研”。对选派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或挂职锻炼的专任教师,学校不仅要注重过程中实践情况(如履职情况、企业评价),更要考察实践反哺教学的效果(即能否将岗位学习的技能融合教学),以提高育人效果。同时,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过程管理,如挂职成果展示、履职能力评价等,并将企业实践锻炼经历作为职称申报的前置条件,助推教师主动提升技艺或企业工作经验。

3.引进企业行业能工巧匠

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实际,聘请地方支柱产业的企业管理者或技术骨干或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兼职任教,并与所属专业“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出台优秀学徒(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遴选方案,对达到评选条件的候选人,给予相应的待遇(低职高聘)和奖励(激励性奖励),进一步引进提升内部师资教学能力。

(四)产教融合,促进工匠精神培育见实效

产教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表现,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宏观方面——深化产教融合

“产”对应企业,“教”对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应从协同育人的角度重构高职教育如何对接企业产业、职业岗位,双方都需要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高职,在缺少国家财政必要支持的情况下,更应以强有力措施(如出台工匠培养、高层次师资培养等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满意度,助推“双师型”教师真正成长为“工匠型”教师。

2.中观方面——对接职业标准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事前制定的,但产业调整或岗位变动是不确定的,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滞后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对接职业标准,将最新的职业动态、技术信息和经营理念融入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或建设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工匠教学内容和提升技能教学效果。

3.微观方面——强化技能训练

在一线教学中,考虑到民办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过程应对接生产过程,将校内实训课程搬进企业生产一线或在校内建设“企业工厂”,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技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真实任务(奖励式)、模拟实训、“1+X”书证融通和学赛结合等活动单元,为工匠人才开辟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通过产教融合,不仅可以让教师具备工匠技能,更让学生传承工匠精神,力争在受教育过程中将追求的技艺做“绝”,促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校企精准育人,使高职教育释放“技能宝贵”的积极信号。

猜你喜欢
民办工匠校企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