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意蕴与实践指向

2022-03-17 00:41莲,陈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四史思政政治

王 莲,陈 斌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a.公共管理系;b.思政部,江苏 连云港 222061)

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要以建立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四史”教育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可以强化政治引领,教育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化使命担当,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高校“三全育人”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自觉,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

“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四史”教育融通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喷涌出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思潮,错误的社会思潮更是见缝插针,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企图用碎片化的资源迎合大众的口味,不时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部分大学生的理念信念不够坚定,遭受了负面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最好的教科书,能够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丰富的史料和客观的史实感染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国家归属感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和正确选择。

(二)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推进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密码都蕴含于我们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史,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于波澜壮阔中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四史”学习,进一步弄清三个“为什么”,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构成了当今中国文化。“四史”中包含了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所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包含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全面建设、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学习“四史”过程中深刻浸润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又一有效途径,“四史”教育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支点。

(三)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实效

“四史”是思想理论史,更是实践发展史。一方面,伟大实践历程为大学生担当使命指明了路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史”是实践检验真理的发展历程,其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论断,进一步深刻阐释了“四史”发展历程的人民立场,矢志不渝坚守的人民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为大学生砥砺前行树立了标杆。“四史”反映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奋力前行的峥嵘历程,从引领思想觉醒的陈独秀、李大钊,到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从凤阳县小岗村按下红手印的18户农民到为推进改革开放做出巨大贡献的百名改革先锋,从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邓稼先到为国防安全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黄大年,都为大学生深化认知、践行使命树立了榜样。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建构

(一)将“四史”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推进高校“四史”教育,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做到内容上融会贯通,逻辑上环环相扣,既呈现历史知识,又要把历史发展中的规律讲清楚,让大学生通过“四史”学习,立足于“四史”的伟大史实和实践,使理想信念教育有理有据,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将“四史”教育作为培养“大历史观”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大历史观是世界观,更是方法论。通过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内在逻辑,推演历史发展大势,提升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历史自觉。将以往历史发展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和当下的现实作比较,再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运用比较思维看待问题,洞悉规律、把握大势,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历史方位,学会用大历史观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三)将“四史”教育作为激发爱国力行的有益助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所践行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性统一,为人们探寻真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从知与行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并且能够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将知识、理论的梳理和宣讲作为认识、形成、改造主观世界,增强思想自觉的重要基础,将知识、理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相互结合,转化为直接经验并内化于生命本体,可以增强行动自觉,做到学史力行。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对主体需求把握不精准

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直接反映出高校“四史”教育的效果,着重分析大学生的价值需要、认知结构、思想观念等,准确把握“四史”教育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才能找到“四史”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大学生具体需要的契合点。目前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已有的历史基础和价值观念的调查,没有结合大学生的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对“四史”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知识信息进行梳理和选取,整体规划性不强,详细的落实举措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与思政教学融合不紧密

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将“四史”教育的具体内容明确列入,大学生从各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所了解和掌握的“四史”内容知识零散、笼统抽象、不成体系,对历史发展中所蕴含的逻辑更难以深刻把握,与教学内容融通性不够,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思政课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涵盖了“四史”,教学目标也与“四史”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教学内容呈现仍有不足,“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仍存在融合什么、如何融合等问题。

(三)保障制度机制不健全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具体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布置,进一步细化了落实举措,并强调要突出青少年群体。各高校把“四史”宣传教育和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不够,还没有跟进落实的具体实施方案。高校“四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工程,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对其开展情况缺乏系统有效的督导和评价机制。

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结合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和需求,将“四史”教育融入理论武装体系

经济全球化利己价值观的浸染,网络媒体下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各种思潮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高等教育人数多,质量参差,既要注重整体性特征又要关注类别性差异。一是从大学生的整体性特征出发,组织专题理论宣讲,加强政治引领。“以史论今就是要明确历史使命、破解现实问题、开拓新的历史”。[3]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史实支撑下的逻辑,对青年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丰富历史认知的过程中,应将历史思维方法的训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升运用历史规律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四史”专题宣讲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围绕内容上的融会贯通和逻辑上的环环相扣下功夫,以史料为基础,通过革命先烈坚守信念的初心故事、开辟道路的创新故事、艰苦奋斗的品德故事,讲清楚“四史”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一步加深对“四史”以及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将“三个为什么”等基本道理真正弄清楚。二是注重高校学生类别差异化特征,通过多样的“行走课堂”开展宣传教育,厚植爱国情怀。根椐青年学生特点,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和学习小组,围绕“四史”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与科研育人相融合,发挥高校科研能力,围绕“四史”教育进行科学研究,推出一批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与实践育人相融合,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四史”教育,将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重要目标;与文化育人相融合,通过视频、漫画、诗歌等文化艺术作品征集,“四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先进文化教育效果;与网络育人相融合,创建“四史”学习网络资源库和线上交流平台,借助VR视频等新技术、新媒介,云参观网上纪念馆、云走访革命遗址,通过灵活的形式推进“四史”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二)结合“四史”与思政教学的内在逻辑,将“四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体系

高校课程体系中每个学科都有其发展史,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协同,依托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运用好历史教育资源。一是“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程有效衔接。发挥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四史”教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关键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时间发展的历史线索、横向纵向比较的历史全局,做好点、线、面的分析讲解。通过“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讲好“四史”红色故事,理清“四史”发展规律,印证法治发展轨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锤炼道德品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法治思维。将全面、系统、科学的“四史”内容阐释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使思想与理论体系更加具体、形象地呈现。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有关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是开展“四史”教育的方法论。二是依托“四史”教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课程思政的提出,是要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协同育人。高校“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一致,本质属性相同。“‘四史’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可以转化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内容,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5]“四史”为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方面,挖掘课程育人资源。挖掘专业课程自身发展的史学内容,将“四史”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等同学科专业发展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把“四史”内容和专业内容中思政元素的内在逻辑阐释清晰,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另一方面,构建课程协同机制。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丰富其中的“四史”教育元素,将“四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枢纽,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讨、师资互通、教学评价过程中共享资源、有序衔接,激发“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建全“四史”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四史”教育为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提供了内容和形式的补充。高质量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制度机制保障。高校党委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将“四史”教育、思政课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谋划,结合实际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责任分工,尽量精准地绘制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建立评估督导体系。建立分层分类、科学有效的“四史”教育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推进的量化测评标准,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推动把“四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指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首先,发挥思政课教师的“领路人”作用。思政课教师在高校“四史”教育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准政治方向和立场,要深究细读,从根本上把握“四史”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注重方式方法,将家国情怀融入“四史”教育,感染学生。其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打造。严格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配备要求、职务职级晋升办法和岗位津贴待遇,强化教育培训,科学考核,大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最后,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教师要主动加强课程思政业务能力建设,读马列原著、看经典理论、思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四史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