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周,徐本川,姜登峰
(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阆中 637400)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应用型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实现教育强国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的根本点,是高校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关键依托,是培养供需适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要求:推进并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至此,国家拉开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序幕。经过近几年的系列政策供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新引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成为我国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因此,研究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既是国家要求,也是校企所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要求可以看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国家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明确转型的高校“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此,应用型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融合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1],通过建立校企互动的专业增设和调整机制,明确“产业需求”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组建由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举措,率先研究与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动力及其内在关联。在某种意义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本质上是对人才培养动力系统的调适。[2]《辞海》对机制的定义有三:一是工作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二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功能;三是指用机器制造。[3]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究,首先需要明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体和动力。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力量来自于教育系统内部高校的自我发展动力,教育系统外部政府的引导动力、行业企业的主体动力、社会的监督反馈动力,教育系统内外部整合的生态进化动力。
1.高校的自我发展动力
高校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自我发展动力,是由协同育人主体的共同目标、各自职能、权责利以及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组成的。一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借助于办学机制灵活的差异优势,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具有自主办学、企业化经营、成本效益、自负盈亏的意识,能够促使民办高校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采取集约化和资源整合的方式自主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从事的是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客观规律是事物、过程、系统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且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5]比如,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就要求高校要处理好办学内外部关系,运用开放思维实现教育内外部物质、信息、能量等的交换和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效果。
2.政府的引导动力
政府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引导动力,是由价值思想引导、发展环境引导、办学方向引导组成的。政府价值思想引导主要是围绕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服务国家战略导向而提出的。因此,政府要转变思想、转换角色,不缺位、不越位,去官本位、去行政化,实现政府、高校、社会在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政府发展环境引导主要是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资金扶持、舆论导向及简政放权等方面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健康协调的发展环境。最后,办学方向引导。政府办学方向引导主要是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3.行业企业的主体动力
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主体动力,是由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经济效益需求、持续发展需求组成的。行业协会、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首先,根据亨利·埃兹科维茨的三螺旋理论,企业是“政府—大学—企业”三螺旋之一,具有与政府、大学共同的创新创业人才诉求,理应为满足自身的人才需求贡献力量。其次,企业是技术应用、创新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场所,而经济效益产生的关键力量在于人才的创造力,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过程正是满足企业自身经济效益需求的过程。最后,企业一般具有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创业人才这一第一动力上,为此,行业企业理应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普通的游玩和观光模式,所以相关的航空公司和旅游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通一些航空旅游项目,航空公司也可以开设跳伞等一些极限运动项目。而且在实际情况当中,我国很多地区的航空公司都已经开通了相关的旅游业,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航空公司的发展并提高了相关的经济水平。
4.社会的监督反馈动力
社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监督反馈动力,是由监督评价机构、制度、反馈组成的。[6]其一,社会扮演着验证政府引导作用发挥效度、高校自我发展程度的角色,这一角色的实现须建立在专门的监督评价机构及其监督评价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之上。其二,要使监督评价机构良性运转,监督评价制度体系的建设就不可或缺,以此确保监督评价的第三方性,从而保证监督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其三,监督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而,监督评价机构理应及时公布监督评价结果,以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各主体及时沟通协调,主动改进协调育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5.内外部整合的生态进化动力
高校、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四方面主体要素构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系统,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结构一起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这个整体效应远远大于各单个要素相加的总和。同时,系统内部要与外部社会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交换过程中实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耦合与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与系统外部社会环境的互促共生、生态进化。
产学协同创新理论认为,产学协同主体应追求校企共同体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共同体中单一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基于以上理念,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办学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优势,世纪鼎利集团发挥资金、工业级设备、双师人才、企业案例等优势,双方合作成立了鼎利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二级学院,属于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探索。
系统科学理论认为,系统的内聚吸引、互相合作、相互作用的普遍现象,是由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差异与协同来完成的。[7]有鉴于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必须优化社会环境,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系统内部各要素优化组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体及主体所带要素的优化组合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动力生成。故此,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需要多元主体治理机制的定向导航。如,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鼎利学院成立了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等多元主体组成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事会,协同管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政府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环境、政策供给、办学方向引导、经费投入、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学校层面,当前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渐益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和“大学—政府—产业”三螺旋中的核心螺旋,为此,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牵头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动协调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与合作内容,通过“人力外流”“资源外流”打开校园边界,实现行业企业与大学的深度融合。在行业企业层面,世纪鼎利集团通过学院的“引企入教”“产教融合”等政策开展跨界教育活动,赋能教师、师傅和学生的专业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事会秉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理念,通过校企教学委员会等制度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的供需适切性,保障教学资源的集约优化性;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开放性和高信任性,建立校企信息共享平台,破除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政、校、行、企”多元主体互相信任、紧密协同,保障“政、用、产、学、研”全方位、全过程合作。[8]
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根基,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和各项工作运转的导向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需要通过管理机制来加强其要素的协同性,具体来说,可以从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人才培养培训机制、资源对接共享机制、政策制度建设机制这四方面入手。
1.学科专业设置机制
学科专业设置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诉求是供需适切的创新创业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科专业,因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事会应建立基于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以导向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在实践中,鼎利学院通过设立由校政行企代表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鼎利学院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评估等工作。
2.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依托。鼎利学院基于“以终为始、标准导航,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理念构建了UBL人才培养培训模式。UBL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通过“任务→案例→项目→岗位”的阶梯式混合教学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创业人才。具体而言,UBL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网上+网下”“上游+下游”和“自学+借脑”教学途径,任务驱动、案例驱动、项目驱动和岗位驱动“四轮驱动”教学方法,“知识融通、技能融通、岗位融通”的培训体系,实现“工程体系—工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目标。
3.资源对接共享机制
首先,人才资源的对接共享。一方面,学院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实现对中国科技城(绵阳)高教联盟人才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双向挂职”、企业订单班的方式,实现对企业与学校人才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其次,科研资源的对接共享。通过校地共同开展学术活动、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和科研基地、共同开展校政企产学研资源对接等方式全方位共享科研资源。[9]最后,就业资源的对接共享。通过校政企联合举办校园就业招聘会、搭建学生就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平台、市人才服务中心招聘信息校园同步化平台等方式全渠道共享就业资源。
4.政策制度建设机制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政策的推力和制度的拉力,因此,学院建立了校政企共同制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政策和制度的机制。一是以校地、校企协议的形式,规范了校政企三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责、权、利,明确了合作形式与内容。[10]二是在校地、校企协议的基础上,本着“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校政企三方在理事会这一平台上共同制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政策和制度。
评价是激发和调动被评价者主观能动性、进取心和创造性的动力轴,是实施有效激励的基础和前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11],为此,应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内外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组织过程、质量管理等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12]。评价机构在制定评价方案时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实践中,学院在评价主体上,囊括了教学评价督导部门、企业代表和学生,实施三元共同评价。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应基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的结合。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激励是促进被激励者创新行为、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按激励形式划分,激励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内激励是指个体自身的成就感、价值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产生的持久性积极行为。如通过向被激励者授权、赋能,针对性地满足其合理需要,提供培训机会与上升空间等措施,让被激励者喜欢工作,愿意接受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成就感。外激励是指通过改善外部氛围、条件,从而产生的短期性应激行为。如对被激励者授予奖金、增加报酬、晋升职务等物质奖励。鉴于此,学院通过适度提高工作挑战难度、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创新组织文化氛围等方式来建立内外组合式激励体系,从而切实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创新绩效。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一个持续优化、动态调整的过程,只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各利益主体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综合协同,才能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入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发展的,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各机制也应动态调整。为增强动态调节的科学性、有效性,学院借助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校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全过程信息在所有主体间传播共享,这不仅降低了主体之间的信任成本,还增强了主体之间的利益融合度,更重要的是为动态调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依据。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动态调节机制的平衡,使得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及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实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