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基础医学院(351100) 林志萍 郑建盛 颜桑桑
【提 要】 目的 在线混合教学模式下对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并构建相应的模型。方法 在2019级220名护理本科生中开展医学统计学在线混合教学,使用SATS-36量表调查他们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分析基于S-F-T三维分类模型的在线网络操作认知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并构建学生心理特质、网络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220名护生的学习态度均值得分范围为1.8~6.0分,平均4.40±0.64分。课程的自评满意度得分范围为3~10分,平均为8.54±1.34分。学生学习态度、课程满意度、操作认知行为、问题解决行为、期末成绩等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学生的期末成绩受到课程满意度、学习态度和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课程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07,P=0.047),并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9和0.125);学习态度既直接影响学生期末成绩,又通过学习行为间接影响成绩(总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07,P<0.001;直接系数为0.283,间接系数为0.124);学习行为直接影响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29,P<0.001)。结论 本科护生的医学统计学学习态度和课程满意度会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并和网络学习行为共同影响学习效果。
医学统计学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作为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必修课程,对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阅读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1]。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均开设医学统计学,作为各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因为抽象的统计概念和思维、较强的逻辑推理性以及繁琐量大的运算过程,使得医学统计学成为公认的难教难学课程[2]。
新冠疫情期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的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3]。本课程之前的教学方式是基于OBE导向的“课堂教学 + 网络教学 + 实验教学”立体模式[4],之后又在实验教学中结合了TBL模式[5],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对网络教学比例的提高、教学方式/内容和资源的革新以及实验教学的云操作等全新变化,教研室又在前期基础上进行了在线混合教学模式建设的尝试,并从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方面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选取2019级护理学院5个教学班22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医学统计学课程的线上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式教学,并研究教学效果。
2.在线混合教学模式:课程共32学时,其中理论 24 学时,实验8学时;理论模块包括基本概念和研究设计、定量和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定量和定性资料的统计推断、非参数检验方法、相关和回归等6个部分内容;实验模块紧扣理论进行SPSS操作实践,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资料的统计描述;资料的统计推断;结果报告和论文撰写等四个部分内容。课程以大学慕课网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山大学医学统计学”为框架,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医学统计学》(第7版)为教材,采用异步SPOC模式,利用大学慕课网和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混合式教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促学三个环节,课前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堂在学情分析基础上通过测试、案例讨论、SPSS操作、互动答疑等方式促进课程内化与吸收,课后完成作业、实验报告等进行巩固提升。
3.网络学习行为模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020年6月,在学生完成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后,采用问卷星对220名护生的心理特质(学习态度和课程满意度)进行实名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2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100%。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其网络学习行为(操作认知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分析护生的心理特质和网络学习行为对其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
(1)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态度:使用统计学学习态度量表(survey of attitudes toward statistics,SATS-36)[6-7]对护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调查,该量表共36个条目,从情感(对统计学课程的喜好态度)、认知(在学习统计学课程时对自己的智力和技能的认知态度)、价值(对统计学知识在自己个人和职业生活中的有用性的态度)、难度(对统计学知识难度的认知态度)、兴趣(对统计学知识的兴趣)和努力(对统计学学习的努力程度)6个维度体现学生的统计学学习态度。同时计算学习态度总分均值,均值越高学生的学习态度越积极。本次调查SATS-36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3,分半信度为0.883,量表的信度高。
(2)课程满意度: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资源设置、课堂互动4个方面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每个条目采用5级里克特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满意度越高。4个条目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779,分半信度为0.800,信度较高。同时另外设置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的自评得分,得分范围1~10分,分数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
(3)课程的网络学习行为:在结构-功能-方式(structure-function-type,S-F-T)三维分类模型的基础上[8],将网络学习行为分成操作认知行为和问题解决行为两个维度[9-10],操作认知行为主要指平台信息检索、加工发布等行为,用课程视频完成程度、课程访问次数、课程资料阅读完成程度和讨论参与程度等来反映,以学生完成次数与教师要求次数的比值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问题解决行为主要指对问题解决、产生结果或方案的行为,用作业完成程度、实验报告完成程度和章节测验程度等来反映,平台直接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4)课程学习效果: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5)网络学习行为模型构建:根据新建构主义理论和加涅的条件学习理论[10],并参考黄瑶[9]等的研究结果建立网络学习行为模型,模型认为学习者的心理特质如学习态度和课程满意度会影响其网络学习行为,并和学习行为共同影响学习效果。具体见图1。
图1 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行为模型构建
4.统计分析方法:使用SPSS 23.0和AMO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根据资料类型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进行描述,定性或等级资料采用频率进行描述。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心理特质、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使用AMOS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做模型系数计算和适配性分析。
1.本科护生的医学统计学网络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描述分析
(1)护生的学习态度分析:220名护生的学习态度均值得分范围为1.8~6.0分,平均4.40±0.64分。六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努力5.48±1.12,价值5.00±1.03,情感4.25±0.95,认知4.24±0.76,兴趣4.23±1.11和难度3.35±0.71分。
(2)护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分析:220名护生对课程的自评满意度得分范围为3~10分,平均为8.54±1.34分。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的有182人(占82.73%),比较满意的有29人(占13.18%),一般的有8人(占3.63%),不太满意的仅1人(占0.46%);对教学模式非常满意的有22人(占10.00%),比较满意68人(占30.91%),一般118人(占53.63%),不太满意11人(占5.00%),不满意1人(占0.46%);对资源设置非常满意的有23人(占10.45%),比较满意58人(占26.37%),一般131人(占59.55%),不太满意8人(占3.63%);对课堂互动非常满意的有46人(占20.91%),比较满意50人(占22.73%),一般119人(占54.09%),不太满意5人(占2.27%)。
(3)网络学习行为和成绩分析:220名护生的操作认知行为成绩为78.68±13.43分,问题解决行为成绩为88.69±6.81分,期末考试成绩为74.23±12.14分。期末成绩分布:<60分25人(占11.36%),60~69分52人(占23.64%),70~79分70人(占31.82%),80~89分46人(占20.91%),>90分27人(占12.27%)。
2.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做心理特质、网络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间的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表1)学生课程满意度与学习态度、操作认知行为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r1=0.381,P<0.001;r2=0.150,P=0.026;r3=0.207,P=0.002);学习态度与操作认知行为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r1=0.152,P=0.005;r2=0.321,P<0.001);操作认知行为与问题解决行为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r1=0.396,P<0.001;r2=0.357,P<0.001);问题解决行为与期末成绩呈正相关(r1=0.291,P<0.001);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态度越积极,对课程越满意,网络学习行为成绩和期末成绩均越高。
表1 本科护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r(P)]
3.本科护生医学统计学网络学习行为对其学习效果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根据预设的模型和变量的相关性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可见(图2,表2):学生的期末成绩受到课程满意度、学习态度和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对课程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07,P=0.047),并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9和0.125);学习态度既直接影响学生期末成绩,又通过学习行为间接影响成绩(总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07,P<0.001;直接系数为0.283,间接系数为0.124);学习行为直接影响期末成绩(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29,P<0.001)。模型的适配性分析,CMIN=51.384(P=0.381),CMIN/DF=1.049,GFI=0.967,AGFI=0.938,RMSEA=0.015,根据极大似然比卡方值(CMIN)P值>0.05,CMIN/DF在1~3之间,GFI和AGFI均大于0.90及RMSEA<0.05的标准,说明模型拟合良好[11]。
图2 本科护生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表2 各变量影响因素及效应分解
医学统计学作为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课程,对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因为课程的属性特点,许多学生对学习统计学怀有畏惧心理[12],这就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情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行为具有调节意义[13]。本次采用的SATS-36量表是评价学生对统计学课程学习态度的专用量表,其信度和效度在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均得到了证实[6-7,13]。护生对统计学的努力和价值态度较为积极,情感、认知、兴趣和难度等态度一般;说明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价值即有用性方面有比较好的认识,也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对课程的喜好、知识技能的认知、学习的兴趣均不高,尤其认为课程难度大从而影响了学习态度;这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受课程满意度的影响,课程满意度高者学习态度亦积极;这是因为对网络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会对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起重要作用[8],提示做好课程设计,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资源设置和课堂互动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行为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体系[15],受学习者个体特征、心理特质及环境要素的影响[8],并对学习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9]。本次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心理特质如满意度和学习态度,会促进其网络学习行为的发展,表现为登录、浏览、点击、学习等操作行为、讨论答疑等协作行为以及探究总结报告等解决问题行为的增加。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认为[10],人类的内部条件(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动机、态度和能力等)和外部条件(对人产生作用的结构与方式如网络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共同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发展进程,外部条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合适、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内部条件。因此,当学习者感知统计学知识的使用性和有用性时,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使用的意向,最终产生使用行为[10]。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和学习态度与网络学习行为的相关系数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传记特征、个体心理特征、技术环境、群体与组织环境等)[10],我们仅研究个体心理特征的部分因素。但这也为将来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比如在个体心理特征对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路径上,考虑其受个体人口特征的影响,和与网络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比如综合不同的心理特征,探索学生学习行为的目标导向因素等[10]。
学业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课程的教学效果[16]。医学生的医学统计学成绩既受到学习者内部特质的影响,也受到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良好的课程满意度和学习态度,会通过直接方式或改善网络学习行为的间接方式,对学习成绩起促进作用,此结果与Milic等[17]的研究相似。同时,网络学习行为会直接对成绩产生作用。学习者在网络平台的操作协作行为,反映了对平台知识信息的收集、吸收和消化;问题解决行为则反映同化、顺应和更新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新的认知结构来解决问题[10]。这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网络学习行为,极大地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高。
总之,本次研究采用在线混合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的医学统计学网络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将为提高学生的医学统计学的学习成效,以及将来更好地从事临床护理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