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添川,罗颂辉
漳州市正兴医院眼科,福建漳州 363000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升高。有相关研究统计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1]。而在高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3.17%[2]。其中白内障在糖尿病人群中,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发病率快、极易成熟及病状严重,严重甚至导致失明,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3]。经统计,我国患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数量较多,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而言,其瞳孔不易扩散,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且术后的炎症反应较严重,所以对其的治疗变得尤为重要[4-5]。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常用于治疗白内障的首要方法,其具有对角膜组织的创伤较小,且无需进行手术缝合和屈光矫正可预见性的优点[6]。该文以该院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收和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及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接收和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一般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一般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5.28±3.1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1.21±1.97)年;平均白内障病程(2.77±1.31)年。联合组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4.91±3.24)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98±2.05)年;平均白内障病程(2.81±1.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在近3个月内未经过相关任何治疗;一般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伴随心、肝脏、血液等相关严重疾病者;合并其他眼部手术史者;眼盲者;伴随严重语言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者。
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进行规范的眼科检查。一般组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降糖、控制眼部压力、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联合组则在一般组的基础上进行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使用仪器为由眼力健公司生产的Diplonmax超声乳化仪,在做好术前准备后使用0.4%倍诺喜进行表面麻醉,作一透明角膜切口,用粘弹性剂维持前房,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晶状体核和皮质,使用超声乳化仪乳化晶状体核,吸取残余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作一水密切口。术后均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普拉普洛芬滴眼液,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量,直至停药。
治疗前后30 d,抽取5 mL外周血作为血液流变学检验标本,收集0.2 mL房水作为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反应检验标本。
①使用ELISA法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②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检验,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主要包括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WHV)、全血黏度中切(WM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PCV)。
③使用ELISA法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酸(MDA)、过氧化氢栓(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联合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s)
组别联合组(n=50)一般组(n=50)t值P值IL-2(pg/mL)治疗前 治疗后84.33±7.98 84.44±8.01 0.068 0.945 90.22±7.84 95.62±8.78 3.648<0.001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38.91±4.54 39.01±4.18 0.094 0.924 42.56±4.51 46.29±8.88 2.648<0.001 6.32±1.29 6.36±1.59 0.138 0.894 9.66±2.11 13.61±2.97 7.665<0.001 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后0.88±0.12 0.83±0.19 1.573 0.118 1.02±0.22 1.21±0.29 3.691<0.001
治疗后,联合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组别联合组(n=50)一般组(n=50)t值P值WHV(mPa·s)治疗前 治疗后6.21±0.78 6.23±0.81 0.125 0.902 4.55±0.81 5.19±0.89 3.761<0.001 WMV(mPa·s)治疗前 治疗后PV(mPa·s)治疗前 治疗后PCV(%)治疗前 治疗后15.36±2.52 15.33±2.49 0.059 0.952 11.87±2.12 13.29±2.69 2.931<0.001 2.15±0.51 2.13±0.54 0.190 0.849 1.33±0.35 1.79±0.47 5.551<0.001 41.82±6.66 41.78±6.59 0.030 0.976 41.24±6.02 44.79±6.89 2.743<0.001 FIB(pg/L)治疗前 治疗后3.36±0.66 3.39±0.67 0.225 0.822 3.03±0.61 3.34±0.89 2.105<0.001
治疗后,联合组MDA指标明显低于一般组,其余指标均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比较(±s)
组别联合组(n=50)一般组(n=50)t值P值SOD(U/mL)治疗前 治疗后GSH-Px[nmol/(min·g)]治疗前 治疗后MDA(nmol/L)治疗前 治疗后61.68±6.69 61.78±6.74 0.074 0.948 53.31±6.15 45.13±6.19 6.628<0.001 145.22±8.87 145.39±8.97 0.111 0.912 126.74±7.94 100.35±7.46 16.021<0.001 1.68±0.22 1.66±0.23 0.407 0.684 2.22±0.27 3.41±0.39 18.741<0.001 CAT(IU)治疗前 治疗后16.88±1.66 16.89±1.70 0.297 0.976 12.33±1.44 9.21±1.08 12.529<0.001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在当今世界排名第一[7]。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一种较常见的代谢性白内障,大多发生于血糖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病主要原因是体内半乳糖酶活性减弱或胰岛素缺乏,使患者的血糖升高,眼压增加。逐渐出现晶状体纤维严重膨胀甚至断裂和塌陷,最终导致晶体完全混浊。该病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达到63%[8]。张国全等[9]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增长,其患白内障的概率也逐渐增加。因此在糖尿病人群中,白内障往往与糖尿病并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加,患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患者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0]。所以在目前,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有效治疗,开始逐渐成为众多医药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影响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因素很多,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其治疗手段也逐渐有效和集中。自1967年以来,有相关临床实践证实,乳化超声吸除术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广泛用于白内障的治疗,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散光发生率低等优势[11-12]。而人工晶体植入是基于之前的晶状体而言,取代了解剖和光学晶状体,帮助快速恢复视力,建立三维视觉和眼睛护理,并具有对于角膜组织损伤小且不需要屈光手术的矫正和手术缝合[13]。孟杨等[14]研究表明,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植入人工晶状体在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中,可大大提高其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但由于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尚不清楚,目前对于其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也未知。该文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通过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该文结果显示联合组各指标明显优于一般组(P<0.05)。可证实以上理论,有助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康复。该结果与徐晋等[15]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研究表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内蛋白的变性导致混浊,所以导致氧化应激和炎症的产生,导致晶体损伤增加[16]。通过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减缓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出现,从而减少眼外伤,并有助于白内障的治疗。而视神经血液灌注的调节是影响眼神经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白内障患者的视神经血液黏度表现为高黏滞状态,使用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其残余血液进行吸除,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在经过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低于一般组(P<0.05)。且该结果与Han MM等[1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使用该方法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眼部房水的渗透压,提供视神经和视网膜营养,保证了术后眼部的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前应该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1 mmol/L,其中最佳控制在6.12~7.22 mmol/L,一般控制在7.23~8.33 mmol/L,较差控制在8.33 mmol/L以上。有研究表示,由于该手术可能导致正常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应激性升高,后者更为突出,经过相关统计得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血糖平均升高4.16 mmol/L,因此原则上应选择术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Gao X等[18]研究显示,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对于患者的损伤越广泛,术后血糖水平也逐渐升高。糖尿病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与术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为保持术后患者的视力,必须定期检查餐前和餐后血糖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的剂量,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对术后视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使用乳化超声吸除术结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对其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意义,但需注意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控糖,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