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朱 宇 ,王 宇 ,李梦娟
(1.朝阳市双塔区林业工作站,辽宁 朝阳 122001;2.沈阳工学院 生命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3.朝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辽宁是我国葡萄设施栽培较为集中的优势区域,设施栽培以阳光温室和标准冷棚为主。标准冷棚较阳光温室结构简单投资少、管理精简省力、效益显著,葡萄成熟期介于阳光温室与露地栽培之间,填补鲜食葡萄季节供应缺口,是北方种植户首选的栽培设施。据调查,露地栽培葡萄每亩收益0.8~1万元,冷棚栽培葡萄第2年每亩产量可稳定在1 500 kg以上,平均每亩收益3~5万元,最高可达8~10万元,已成为乡村振兴中极具潜力的重要产业。
冷棚建造要尽量高标准,前期投入大,但产投比高。冷棚基架为拱形,骨架采用镀锌钢管和钢筋焊接而成,棚顶覆盖农用PO膜。冷棚高度3.2~4.0 m,宽度12~16 m,长度一般为80~120 m。棚体一般按南北走向设计,冷棚内主要配套无立柱架面、水肥一体化设备及防霜防寒保护等。
1.1.1 无立柱架面
冷棚中,由棚顶钢筋支架下悬挂倒三角形框架及横向固定在框架上的钢丝(直径1.8 mm)代替立柱支撑,绑缚葡萄主蔓及结果枝。无立柱架面适宜机械作业,管理精简省力。
1.1.2 水肥一体化设备
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冷棚实现节水、节肥、省工管理。一是配备施肥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出口连接水源过滤器、分配器阀门、压力泵及滴灌微喷灌主管线。二是铺设水肥输送管线,灌水方式采用泵加压管道滴灌和微喷灌。行内地面纵向铺设滴灌支管线,每行铺设5根,滴灌管每根间距30 cm,覆盖面宽1.5 m,每隔30 cm设1个滴灌滴头,出水量控制在8 L/h,可选压力补偿式滴头。架上铺设微喷灌主支管线,微喷头距地面1.2 m左右,每2 m设一个喷头,可选旋转式微喷头。
1.2.1 防晚霜危害
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变幅大,晚霜危害严重。天气预测预警是预防晚霜危害的先决条件,其次木炭熏烟升温是较有效的措施。方法是棚内每亩摆放木炭10~15堆,均匀分布,每堆1.5 kg左右。
1.2.2 防寒处理
传统冷棚越冬防寒采用覆土覆膜多层保护,用工量大;改进后,采用两层加厚毛毡覆盖,减少覆土撤土等环节用工量60%以上。
飞鸟型架适合大多鲜食葡萄品种。该架式设3个架面,共拉7道钢丝。第1层1根钢丝纵穿三角形框架最底部至冷棚两端固定,距离地面1.6 m,绑缚葡萄主蔓,以主蔓为中心,分别向两侧斜上 45°、30°、20°角形成 3层架面,每个架面由2根钢丝行间延长至冷棚两端固定,每层架面间距30~40 cm。该架式优点:缓和树势、提高品质,适合机械化绑蔓和剪梢,提高劳动效率,是优质、省力、节本的冷棚葡萄栽培架式。
2.1.1 冬剪
飞鸟型架冬剪,根据预定产量和主干粗度来确定留芽量。飞鸟架的葡萄树直径2 cm以上,按照株行距保留两个主蔓长度1~1.5 m,两株相邻主蔓刚碰头,不要交叉重叠。直径1.2~2 cm,两个主蔓总长度留0.5~1.2 m。主蔓长梢修剪,结果枝短梢修剪,保留2~3芽。
2.1.2 夏剪
葡萄整个生长季都要进行夏剪。主要包括抹芽、定梢、摘心、副梢处理、去除卷须及枝叶整理等,达到通风透光、平衡营养与生殖生长。
2.2.1 无核化处理
不同品种处理时间不同,两倍体葡萄在花序分离末期处理;四倍体葡萄在盛花末期处理。两倍体葡萄,用浓度为50~150 ppm赤霉酸;四倍体葡萄,用浓度为10~25 ppm赤霉酸和2~5 ppm氯吡脲一起使用,处理时用花穗浸沾调配好的溶液。
2.2.2 膨大处理
膨大处理要根据品种、果穗敏感耐药程度及处理经验具体确定处理浓度。两倍体葡萄膨大与无核化处理间隔20 d左右;四倍体葡萄膨大与无核化处理间隔15 d左右;三倍体葡萄膨大处理在盛花末期进行。两倍体葡萄用浓度为50~150 ppm赤霉酸;四倍体葡萄用浓度为20~25 ppm赤霉酸加2~5 ppm氯吡脲,处理时可适当添加氨基酸、海藻酸、葡萄糖、芸苔素和生长素等;三倍体葡萄品种如夏黑,用浓度为25~50 ppm赤霉酸处理。
果穗整理是高品质葡萄生产的关键,也是用工量最多的环节。鲜食葡萄商品化优质果穗一般控制在500~650 g左右。大果粒11~14 g的葡萄,需要留40~55个果粒;中果粒8~10 g的葡萄,需要留60~80个果粒;果穗小、果粒小的葡萄品种如茉莉香,果粒膨大后约6 g左右,保留 35~40 个果粒,果穗均重 220~240 g。
葡萄各生长发育期需要的水分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按需供水、协调好冷棚内温度、土壤中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是促进葡萄正常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的关键。冷棚葡萄各生长阶段水分及温湿度调控指标详见表1。
表1 冷棚葡萄各生长阶段水分及温湿度调控指标
夏黑葡萄在完成上糖退酸前,葡萄果皮厚、有机酸含量高,糖酸比低于21.38:1,入口有酸涩感。采用上糖退酸调控技术后,夏黑葡萄含糖量为21.6%,总酸降到0.61%,糖酸比为35.4:1,口感酸甜适度,风味更佳。有机酸含量低的品种,如阳光玫瑰糖酸比为60.62:1,吃起来无酸涩感,口感更甜。因此,有机酸含量高的葡萄品种通过调控叶果比、摘套袋时间和增施素钙镁钾肥等措施,形成黄金糖酸比35~40:1,获得最佳风味。
2.5.1 叶果比
通过夏剪控制叶片数量,每生产500 g葡萄需16片左右光合正常的叶片提供光合产物,使棚架通透,光合效率高,促进上糖上色。
2.5.2 摘套袋时间
冷棚葡萄在硬核至着色期间套袋,葡萄品质好,上糖着色快。摘袋时间根据葡萄品种色系确定,绿色品系在采摘前1~2 d摘袋,红、紫色品系在采摘前10~15 d摘袋。
2.5.3 调控着色上糖期需肥比例
葡萄着色上糖期各肥补充比例为钙:镁:钾:硼铁锌=3∶3∶3∶1。滴灌和叶面喷灌稀释倍数为 300~500 倍。滴灌15 d一次,需2~3次;叶面微喷7 d一次,需3~5次。
3.1.1 试验方法
研究对象为晨香、夏黑、茉莉香、辽峰和阳光玫瑰。试验区根据树势进行无核化与果实膨大处理;对照区常规管理,未采用无核化与果实膨大处理。
3.1.2 数据调查
试验区与对照区各品种各设样树3株,共设样树30株。每株样树随机抽取5穗葡萄,共抽取150穗,分别称重并计算优质果率及产量。
3.1.3 结果分析
在a为0.05的显著水平下,不同品种无核化与果实膨大处理的葡萄产量和优质果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无核化与果实膨大处理是提高鲜食葡萄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技术,可显著增加葡萄品质16.8%以上,产量22.3%以上。如夏黑、茉莉香等品种进行处理后,品质极佳,是葡萄中的畅销品种(图1)。
图1 果实膨大与无核化处理对葡萄的影响
3.2.1 试验方法
研究对象为晨香、夏黑、茉莉香、辽峰和阳光玫瑰。试验区对照区采用飞鸟架管理进行整形及花序整理。试验区按优质果穗标准确定果穗大小、留穗数量;对照区按常规管理,依树势随机留穗、对果穗大小要求不严格。
3.2.2 数据调查
试验区与对照区各品种各设样树3株,共设样树30株。每株样树随机抽取5穗葡萄,共抽取150穗,分别称重并计算优质果率及产量。
3.2.3 结果分析
在a为0.05的显著水平下,不同品种优质果穗量化管理后产量和优质果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按优质果标准留穗定穗疏果,每株负载量合理,显著增加葡萄品质13%以上,增加产量7.3%以上。据市场调查显示,大多消费者喜欢葡萄果穗重约500-700 g,果穗紧密度要求是适度松散型的,可见,优质果穗整理技术是符合现代市场消费理念的(图2)。
图2 优质果穗整理对葡萄的影响
3.3.1 试验方法
试验对象为茉莉香,试验一主要研究葡萄着色期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对葡萄裂果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试验采用3个处理,处理Ⅰ土壤含水量≤55%;处理Ⅱ土壤含水量处于55%~65%之间;处理Ⅲ土壤含水量≥65%。试验二主要研究昼夜温差对葡萄着色上糖及成熟期的影响,试验采用3个处理,处理Ⅰ昼夜温差≤10℃;处理Ⅱ昼夜温差为10~12℃;处理Ⅲ昼夜温差为12~15℃。
3.3.2 数据调查
调查不同试验处理对裂果及病虫害的影响;调查不同处理对葡萄品质及成熟所需天数的影响。
3.3.3 结果分析
在a为0.05的显著水平下,裂果发生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相关;葡萄含糖量、着色率及成熟期与昼夜温差极显著相关。因此,葡萄着色期至成熟期应严格控制灌水,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55%~65%之间。土壤含水量及空气相对湿度过小,易诱发叶螨危害;土壤含水量≥65%时易发生裂果、白腐病、炭疽病和霜霉病等病害。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控制在15~18℃,通过夜间冷棚放风降温,形成大于10℃温差,可促进糖分积累、果实着色。温差小于10℃时葡萄着色慢、成熟延迟(图3、图4)。
图3 温湿度对葡萄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
图4 昼夜温差对葡萄着色上糖及熟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