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一、吐露心声
小文(化名),18岁,家中独女,高三学生,身材高挑,担任班长一职。爱好声乐、表演和朗诵。在老师们的眼中,她品学兼优,家庭关系也很融洽。但是在高考的前几日,她来到了心理辅导室,吐露多年来埋藏在心中的伤痛。
小文自述当天早自习时,因其大声朗读课文打扰到了同桌而遭到同桌指责。后来,同桌又向其透露其实班上很多人都不喜欢她,令其情绪崩溃。经过与小文的进一步沟通发现:小文在七年级时就曾因与一位同学发生冲突而几乎被班级同学孤立了三年,这成为了她的一段痛苦记忆。高中时,本想重新开始,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却没想到又重蹈覆辙。小文此刻非常委屈、愤怒,她不明白明明自己很优秀,为何同学们会对自己不友好?
二、情绪何来
认知疗法认为,让个体产生某种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认知和信念,导致其产生特定的情绪和行为。不合理信念将引起不良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只有修通不合理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小文的困惑来源于其不合理信念。主要表现为:认为自己初中时被同学孤立是因为当时自己不够优秀。她存在“只要我优秀,别人就应该喜欢我”的不合理信念。此类简单因果联结、以点概面、绝对化的认知模式使她深受困扰,最终导致情绪失调。因此,本次咨询的目标为:调整情绪,修通不合理信念。咨询前,咨询师请小文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分,0分代表“完全平静”,10分代表“有强烈负性情绪”,小文自评为8分。
三、咨询过程
1.积极关注,建立咨访关系。
咨询之初,建立相互信赖的咨访关系是首要任务。可以說,每一位来访者都是带着情绪走进咨询室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往往使其处于痛苦之中,同时也僵化了思维,使其陷入看似无能为力的困境之中。因此,为来访者建立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氛围,是建立咨访关系的最有效的方法。
当小文哭诉了自己的遭遇之后,咨询师诚恳地表达对来访者的理解:“当你意识到自己情绪崩溃时,能第一时间来到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这一点做得非常好。你很恐惧同桌所说之事,因为它勾起了你初中时被孤立的痛苦回忆。你真的很不容易,坚强地挺过来了。” 让来访者尽情“诉说”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当来访者充分地表达之后,负性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情绪平稳了,大脑才能进行建设性的思考,为接下来的认知重建工作做准备。
2.引导来访者识别不合理信念,并与其辩驳。
小文说:“曾在初中时被孤立了三年,这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认为,当时被孤立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所以上了高中后,她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尽力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依然没有得到期望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结果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委屈感。可见,正是小文的“只要我优秀,别人就应该喜欢我”的不合理信念引发了她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应该”句式很容易引起认知扭曲,它包含了太多的主观臆测。当我们把“应该”句式强加于他人时,我们就会产生愤怒、沮丧甚至是怨恨的情绪。
为了引导小文发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提问:“‘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人,应该受到周围人的喜爱。’这句话是否有不合理之处?”小文思考了一会儿,说:“‘应该’一词有点儿太绝对。换成‘可以’会更合适一些。”当小文把“应该”换成了“可以”时,就是在修通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信念的改变缓解了负性情绪,让她感觉轻松了许多。
3.转换视角,从危机中寻找成长的契机。
小文的不合理信念“只要我优秀,别人就应该喜欢我”,来源于其“自我中心”的视角。她认为,“个人的优秀”就等于“别人眼中的有价值”。小文很少能做到换位思考,也不善于觉察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而影响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心理上的“收支平衡”,即我们会去衡量自己的情感付出、精力付出、物质付出和对方给予我们的是否达到一个心理平衡的状态。只有心理平衡了,同伴关系才能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咨询师将引导小文跳出“自我中心”的视角,学会从他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咨询师提问:“你的情况让我联想到了两个词——‘能人’和‘领袖’。你认为哪一个更贴近你目前的状态?”小文答道:“我现在更像是一名孤独的‘能人’,但其实我想成为的是一名受人喜爱的‘领袖’。”
小文通过对比“能人”和“领袖”的区别体会到:“个人的优秀”不一定等于“别人眼中的有价值”。经过进一步沟通,小文坦言,她以前只关注自己,没有考虑周围同学的需要和感受。现在,她认识到:适当的利他行为才是拉近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说着,小文的脸上渐渐露出一种释然的神情。
咨询结束时,咨询师再次请小文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分,自评3分,说明小文的情绪已趋于平稳,咨询目标基本达成。
四、咨询反思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同伴中寻求归属感和自尊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归属感的获得遵循“双向满足”原则。群体可以接纳、认可某个个体,提供个体所需要的安全感、尊重感;同时,个体也应该尊重群体的规则、信念,并向群体贡献出自己的价值。因此,青少年需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人际关系的意义;学会换位思考,做到心中有他人。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价值只是没有被看见,没有机会展示出来而已。我们应努力为每个学生创造能供其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获得自信,从而有能力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371650190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