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小华
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欧阳小华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漳州363000)
现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理解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地为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提高奠定基础。本文基于实践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水平的措施。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本文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总结了有效的培养方法。
学生可主要通过阅读掌握各类知识信息,可见学生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对知识储备形成重要的影响。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教师须侧重对学生的自学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便可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广泛阅读文章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其认知水平。这样不仅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能力,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通过大量阅读获取知识信息时,还可将上述信息内容与课堂知识融合内化,不但能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同时还可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的思考能力,实现创新思考。在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在阅读能力方面较强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真实情感,这种创新技能便是通过大量的阅读理解形成的。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过程中要提高认识,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进一步为学生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提供保证。
提高小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更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便可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学生还可从中吸取大量的知识精髓,丰富自身的头脑,不断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从而优化整体的学科能力。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期间能够从文本中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从而在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等方面获得熏陶,形成更高水平的综合能力,以此作为后续深化学习的基础。
在开展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时,教师须侧重注意学生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阅读能力差异和规律特征。在针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需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具体情况,就既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指导,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开展阅读活动期间,教师需逐步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大致意义的理解,促使其能够通过阅读领会文章的大致内容。该过程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阶段。在学生磨炼自身理解能力的过程中,便可大致掌握文章的字词,形成理解的前提。此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复述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自主表达,在不断提升阅读量的同时,加强对汉字的把握能力,持续增加词汇储备。
其次,在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时期,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抽象思维,这样便可从多角度出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与作者形成同步的思维,这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特征。在此时期,学生已经能够准确捕捉关键词,全面把握文章的内涵。
该阶段属于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发展阶段。学生在阅读速度方面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能力,能够在开展速读期间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含义,并针对文章的关键词语及句子形成深刻理解。此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依据文章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推理。学生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找出对应的答案,表现出更主动的探索意识。在阅读理解能力的拓展时期,学生会主动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尽量契合,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判断,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要不断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全面地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加强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可倾向于使用情境创设的方式不断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若想通过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便需科学设置不同的情境,通过丰富的情境展现阅读内容。因此,在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情境,同时也可通过丰富而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形成相应的情境,以此促使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形成更直观的感知体验。如在开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文章阅读时,教师不但可以组织学生以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开展文章的阅读理解,也可组织小学生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进行主动描述。这样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提高理解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能够在语言表达方面获得一定的锻炼空间。这种阅读方式更能够契合学生的兴趣倾向,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体会文本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据文本的具体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知识竞赛、分享等实践活动内容。在丰富而紧张的阅读环境中,学生便可主动分享阅读的视角,广泛交流总结出更深刻的阅读体验。通过多种情境的辅助,小学生便会针对文本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此时教师需注意,在创设具体的情境过程中需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情绪反馈,并对上述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科学的建议下达到预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
虽然兴趣能够作为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动力,但却不能成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克服困难的万能钥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需重视培养学生熟练应用阅读技巧,通过准确应用阅读技巧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化理解,不断克服文章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形成更强的自信心,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阅读实践中。此外,在熟练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教师还需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不断提高其读写方面的技能,辅助学生在阅读能力与学科的综合素养方面实现同步提升。如在对记叙类文章进行阅读时,教师不但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事件脉络、人物等因素,同时还需整体梳理文章的线索结构及作者的情感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为强化上述效果,教师便可将一系列的阅读文本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该方面的阅读技巧。如针对标题的作用、环境描写等方面进行熟练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作业检查环节,从读者的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从而全面梳理文本的内容,在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的同时,学习一定的写作方法,科学设置文章结构,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深化提高。在学生读写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全面地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加强综合实践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阅读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也不能用无限的时间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持续的培养。因此,教师便须侧重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后,便可自主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训练,从而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教师通过实践可知,部分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普遍阅读量较大且范围更宽泛,该部分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题,相反对于课外阅读量较少的学生来讲,在其理解文章时不但效率较低且理解的深度不够。因此,教师需持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拓展阅读氛围。首先,教师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识。兴趣可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最佳动力,如果学生能够在兴趣的促使下开展阅读,则阅读效果便会更理想。引导学生由被动的阅读转为主动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持续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主动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其次,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学生若想实现课外自主阅读的良好效果,便需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先向学生推荐部分阅读价值较高的书目,在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后,学生便可使用课堂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在既定问题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这样不但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同时阅读质量也会明显改善。此外,在完成课外阅读后,教师还可倡导学生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写出阅读体验,这样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深化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运用演讲和朗读的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相关学习的内容。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将演讲、朗读等具体形式积极地运用起来,让学生能够有选择性理解演讲的内容和朗读的内容,并且还能理解认知内容的叙事逻辑、内在结构和中心思想,从而让学生复述自己听到的内容,讲出个人的看法。在听的时候实现全面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从而也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语文阅读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使用舞台剧的形式也有其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对文章故事的理解、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加深。所以,教师需要运用舞台剧开展语文阅读,不断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叙事表达技巧,切实让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在阅读具有角色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实施演绎,依据学生的知识面实施个性化创作,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人物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特点和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要想一起得到提高,以读后感的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就很适合。而教师还需要对读后感形式的语文阅读能力做相关培训教学,利用同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写作,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情感表达,掌握写作的具体技巧。除此之外,语文阅读能力不只是在阅读理解能力上停留,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写作能力让阅读能力训练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讲解分析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认知的良好逻辑。第一,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要想形成系统化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这个阶段其实非常关键。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全面化、细致化的讲解,分析语文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知识认知能力的地基。第二,重点讲解语文写作技巧、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词汇和典故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也让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保证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训练计划,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加强训练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当中的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对阅读理解的内容有更好地掌握,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将合作教学方式合理化地加以运用,促使学生在合作当中对阅读有深入性的理解。第一,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依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化、合理化地分组,有利于合作沟通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合理化地分组对于语文阅读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开展。如果分组效果不好,没有依据成员互补、优势相当的原则划分,就会影响整到整体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不能让合作教学的作用得到有效性的发挥,而且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三,实施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准确地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安排好小组内的搭配,有利于学生之间、各个组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从而也让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增强。如教师在讲解《落花生》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化地分组,不断强化学生的沟通,也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第四,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语言阅读,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讨论的整个过程当中,将问题的先答案找到。比如,教师可以提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有的学生理解上不是很深刻,基本回答就会相对简单些。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加以有效引导,并重点讲述落花生的意蕴,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场景寻找有花生品质的人,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从而制定高效的教学方式,加强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从多方面探索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赵强.小学语文教学中读说写一体化教学之我见[J].科技资讯,2020,18(11):137-138.
[2] 王月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38.
[3] 林晓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87+89.
[4] 贾双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54.
[5] 唐保海.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9.
[6] 刘石云.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60.
[7] 付小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才智,2020(18):113.
G622
A
1002-7661(2022)04-0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