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

2022-03-16 16:10宋千凤
读写算(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课程

宋千凤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分析

宋千凤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江苏昆山215300)

随着国家不断的富强壮大,我国在教育事业上投入大量精力研发教材,力求让小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打好教育地基,为接受更广泛的知识夯实基础。小学课程教材在时代的推动中不断修改编纂,实时更新知识,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教育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为提升小学科学的教育效率,本文将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概念,并分析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意义,同时对于当前科学教育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提出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

生活化教学;小学科学教育;应用策略

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覆盖范围广、知识面宽的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国传统教育里面,更多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培养方式,要求学生背诵长篇大论,却忽略了他们探索能力的培养。这一教育方式严重缺乏科学思维和科学习惯,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很少质疑,变成了学习中的被动者。而科学教育这门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求知能力以及质疑能力为主,教材上的知识点丰富多样,并且在生活中处处能发现科学的影子。科学教育是二十世纪新增的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里面的知识点涉及物理、生物、化学等,内容生动有趣,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意义

我国目前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侧重于综合素质,教育部门在教材的制定上以及教学方法上都投入了较大精力,在教材制定上选取有教育价值的素材融入小学课程中。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科学是一门集理论、思考、实践、研究等于一体的教育学科,又是培养学生科学萌芽的教育学科,那么教育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对于科学现象进行操作和研究,在探索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推断能力、实践技能以及科学素养。生活化教学对于科学来说,主要在两方面寻找突破口,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将自然生活与课堂教育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多发问,与教师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再者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对于课堂学过的知识点可在生活中创造条件自己动手演示一遍,发现科学的神奇之处。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也应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发挥想象力,让教材上的知识在学生的生活中演绎,将科学变为一场电影,让学生做这场电影的导演。生活化教学应用于科学教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合作能力、质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超乎了其他学科。据大数据显示,科学是当前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可见一斑。

二、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为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笔者对于本市三所小学展开调研,全面了解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将其进行整理归纳,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对小学科学教育认知存在误区

当前小学对于科学教育存在认知误区,在教育上也没有过于重视,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三点展开分析:第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将语文、数学、英语作为教学重点,重视学生文化课程的培训,将科学、社会等归纳为艺术类,认为学生没有必要占用太多时间学习副课,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课上。第二,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评比主要倾向于成绩,而科学不纳入考试范围,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无从体现,索性将教学目的侧重于纳入考试范畴的学科。第三,科学这门课程起步较晚,没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类似于语文,早在几千年就存在,对于人们的影响不容小觑,科学作为新起步课程,还没有完全得到教师的认可。第四,对于科学这门课程无法准确定义,到底属于什么专业的范畴,内容涉及理科范围,但是又与文科有一部分的关系。科学教师属于哪类专业范畴,是当前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

(二)教师队伍安排不够科学

科学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对于任课教师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不仅要有专业理科知识,还应具备相关实验能力以及新颖的教学手段。教材中涉及众多物理实验、生物知识、化学反应等,文科教师难以胜任,只能在理科类教师中寻找,但是小学并没有开设理科课程,这一现状使得小学科学教育陷入了困境。部分小学有专业的科学教师在校授课,但是教学手段太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部分小学科学由数学教师担任,教师身兼多职,不仅无法实现科学教育,还影响了数学课程的进度。教师队伍的不合理安排对于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存在威胁,也极易导致学生的科学教育流于表象形式,失去了科学教育的意义。

(三)班级人数多,不利于科学教育

当前小学班级人数普遍处于60人以上,而科学教育主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感,以课堂小实验为主。班级人数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和每一个学生实现互动,学生在课堂中也没有参与感,对于科学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及时明确。虽然科学教育一直在开展,学生缺乏参与感,也无法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的小实验需要学生走近观看或者与教师共同完成,但是这一点在大班中难以实施,学生人数多,前来围观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看见,更难以实现学生参与完成实验的教学方针。科学教育必须互动,主要体现学生的参与感,注重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单靠教师的口头表述难以实现教学,因此班级问题是当前对于科学教育急需改进的问题。

(四)教学设备不完善

综上所述,科学涉及诸多理科试验,因此在实验器材上必须全面,才能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例如学习《工具与器械》这一单元,需要滑轮、杠杆等工具;《能量》这一单元涉及电力,最基本的电力用具需具备;《微小世界》学习中必须要有显微镜、放大镜的辅助;《运动和力》这一单元需要制造小车,这也需要相关材料。类似于这种还有许多,科学课程内容冗杂,涉及自然,在教育工具上要求广,学校在教学设备上当前还没有做到全面,部分实验需要的器材缺失,难以辅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这些设备就是科学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方向,设备不完善对于科学教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利的。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接下来将研究新形势下科学教育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站在综合素质的角度上,让科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融入科学,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门教育方针,落实科学教育政策,将学生培养成乐于求知、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勤于实践“四位一体”的生活中的科学家。针对当前教育趋势,主要探索出以下五种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学是当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诸多课程中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点的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是最直观的教学途径。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科学资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将其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在探索知识中进一步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水能溶解多少物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寻找课程学习的灵感,以水为题材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喝水的过程中喜欢加什么,例如糖、果粉等。除了喝水之外,生活中的水溶解物质也较常见,教师可用一杯水进行实验,例如加盐可以溶解,加酒精也会与水相溶,加植物油就不能溶解,加沙子也不能溶解,因此,水并不是能溶解所有物质。通过小实验将课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结合实验思考,水能溶解什么材质,不能溶解又是为什么呢?这一种质疑精神就是科学教育需要教育的方向。

(二)引入生活化资源

科学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并探索科学,通过生活挖掘隐藏的科学原理。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入生活化资源,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于科学原理的理解。例如《光》这一单元中《阳光下的影子》小节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观察不同时间段自己影子的方向、大小等,也可以观察别人的影子,对于观察的数据做一个记录,在课堂上与同学核对数据,相互讨论。随后教师对于学生讲述光的原理,以及太阳在不同的方向对于人的影子照射有着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存在,只是肉眼难以发现,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光和影的理解。再如,《物质的变化》这一大的版块内容中,无论是《我们身边的物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还是《铁生锈了》,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这些知识就是从学生生活中而来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拿出这些材料。比如在《铁生锈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拿一些生锈了的铁钉,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之后再分析它为何会生锈、在什么条件下铁钉会生锈。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主要以作业与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将学过的知识点落地。传统的作业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较大的作业量占据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闲时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作业量在教师的改进下有所减少,作业质量也有所提升。科学教学应充分意识到作业多不是教学的捷径,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索新知识的作业才是高效率的作业。例如学习《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这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种子,说明种植方法,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种植,并记录种子的成长过程,可以与同学、与家长、与教师分享这一份喜悦,并根据实际行动挖掘种子背后隐藏的生物知识、种子成长的室内温度以及浇水次数,将这些做好记录便于学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带给人不同的心情,声音的大小、强弱、幅度等,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捕捉科学的影子。再如《铁生锈了》这一课,在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个铁钉或者铁块,依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个环境,观察铁的变化,从动手实践、实际观察中体会《铁生锈了》这一部分知识。

(四)开展生活化活动

科学教育具有极强实践性,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生活化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不一样的科学,也能进一步验证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如学习《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内的自行车,寻找自行车的零件组成,探索自行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动起来?又是什么力量推动自行车动起来呢?学生可以互相讨论自行车动起来的原理。随后教师在对于定滑轮原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对于自行车的研究就能轻而易举理解滑轮的原理。生活化活动对于教师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科学原理,也能提升学生对于生活中科学研究的兴趣。

(五)开展生活化评价

评价在这里主要指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科学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只有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制定优质的学习计划,为后期的进步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应定期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好的部分继续保持,不好的部分及时改进,也可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汲取班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树立看齐意识,向班级中的好学生看齐,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将创新性和启发性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合理使用生活化的方式展开对于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态度、能力、成绩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育源于自然,涉及内容广泛,对于教师的师资能力与教学方法皆有要求。科学来源于生活,如何从生活处读懂科学,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的。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科学、走近科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夯实基础。

[1] 韩英委.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9).

[2] 高俊友.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J].文存阅刊,2019(012):83.

[3] 赵阳阳.浅谈生活化情境创建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策略运用[J].未来英才,2017(019):37.

[4] 刘海峰.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探究[J].新丝路:中旬,2019(011):1.

[5] 何永兴.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基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现代教育,2018(005):63-63.

[6] 王永梅."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A];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

[7] 冯晶晶.小学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12):104.

[8] 高美娟.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06):35.

[9] 王建辉.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18):69-69.

[10] 刘洋.浅淡“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

G622

A

1002-7661(2022)04-0150-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科学课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