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萍
采用“灵活化”教学模式助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董雪萍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甘肃酒泉736100)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影响度,并且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的内容。目前,针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手段研究数不胜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却存在着不断反复性地应用降低了小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密切相关,比如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自己喜好的事物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核心灵活性地应用教学手段,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小学数学;灵活化;教学策略
受长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却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应积极地思考如何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课堂中后,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快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且能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中,进而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助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手段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喜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法布尔曾说:“兴趣的力量犹如炸药,可以在一瞬间将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创新教学,就应当积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并且思维也会跟随教师的引导而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本节课需要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时将学生的喜好融入在内,进而设计出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在问卷内容中可涉及学生喜爱的玩具、学生爱吃的食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喜欢的教师教学风格等。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制并全部收集后,教师可统计出学生的各类喜好并罗列出来。然后,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每一节数学课程时都可以根据罗列的学生喜好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数一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小玩具带到课堂,一同摆放在课桌上,然后组织学生数一数每个人带来的玩具,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数一数的积极性。通过比赛,数得最准确的一名学生可以额外获得一件玩具作为奖励。在这种欢快的课堂中,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对课堂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如此学生便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由于每位学生的喜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化,教师在每次开展教学时都可以利用学生不同的喜好创建出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可采取趣味性的教学过程,进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另外,由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会为学生带来快乐,进而促进学生将思维全部集中在课堂中,并且能够快速接受教师引导教学的过程,学生的配合度会处于最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趣味性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二年级中的《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正方体物体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工具,在正方体各个面粘贴上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如斗罗大陆里面的各个角色。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动漫动画作品,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上面的各个动漫人物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正方体后,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观察正方体,在教师的问题中思考并了解正方体。比如通过提问:“你们在看每一面的动漫人物时,你们发没发现他们所在的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管角色人物在动画中大小是否有差异,但是在正方体展示出来的大小是差不多的,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发现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相同的,以此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正方体的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教师教学中会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出一套教学手段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是较优质的,但是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只能通过实践后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应在备课时准备多个教学手段,当然这些手段都是围绕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的。教师要先选择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然后在课堂中密切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存在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教师要及时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若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存在缺失学习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继续采取这一教学措施,只是在课堂提问中可以多次提问未存在学习兴趣的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并且让学生了解教师是关注自己的,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促进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都能够完全集中在课堂中的目的。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围绕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多个教学手段,从这些手段中先选择出自己认为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法,这一教学法是教师经常在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时发现大多数学生未被游戏激发出参与兴趣,教师要将未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思考留置课后进行分析。然后,及时从准备的多个教学手段中再次选择自己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当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后,教师可继续应用此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注意力未集中在课堂中的学生,教师可采取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进而实现优质的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中存在着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可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实施辩论会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刻地理解与记忆,可让学生先对知识点进行预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由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收集学生回答的内容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学生分别根据自己的答案进行辩论,将解答的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及完整的解答过程。在此过程中的学生会因辩论激烈而对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可实现深度理解与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例如,在引领学生学习“数学广角”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由于小学生对于“数学广角”知识并不理解,教师可利用社交软件告知父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广角”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并由学生进行解答。比如“某个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的人数一样多,人数都是由5、6、7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构成的两位数,并且十位数与个位数的数字不同,你们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种可能性吗?”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思考自主解答这一问题,回答完成后上交给教师。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创设出两个对立面的答案,最后向学生公布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所站的队伍,再通过学生辩论的过程研究具体解答的方案,最终由教师提出正确的答案,并将解答的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由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能够对这类的题型产生深刻的认知,再通过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及解答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深刻记忆这类题目的解答方式并进行有效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控好学生辩论的场面,通过有效地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朝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即使答案错误的一方也能通过辩论的过程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可实现学生深刻理解这类题型的解答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尚小,导致他们天生就对游戏充满兴趣,学生在游戏的世界中也会充分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就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思路。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开展知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把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通过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上、下、左、右、前、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就给学生设计了一场“给小狗指路”的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简单的地图,并在画完地图之后在地图上随意一个位置贴上了一张小狗的图片。然后教师会告诉学生:“小狗皮皮今天淘气地跑出家门去玩了,玩了许久之后,它发现自己迷路了,这时正好赶上我们班的小朋友放学,也刚好从小狗皮皮的身边经过,谁能帮助小狗皮皮找到自己的家呢?看看哪一位同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帮助小狗皮皮回到家。”最后,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游戏活动中详细地进行了“上、下、左、右、前、后”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快学生对上、下、左、右、前、后各个位置的认识,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如何看地图,在地图上如何进行方向的辨认。把游戏带入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但能降低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与无聊的弊端,更能够彻底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降低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教学之前,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真正地让知识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会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利用有效的情境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时,就给学生设立了一个“文具店购物”为背景的数学课堂。首先,教师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有效掌握了这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就引导学生进行“文具买卖”的活动。然后教师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具的摊主和顾客,通过文具买卖的活动方式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定数量的钱,看看在这场买卖活动中谁能花的钱最少,但买的东西最多。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教师轻易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接下来更具有针对性的数学训练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自我为教学的中心,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断层,没有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这就会导致教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学生并没有学会相应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应当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知识探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消化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之间产生交流。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学生就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合作的意义。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认识图形》知识时,首先,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当学生对这部分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猜一猜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一些相对复杂的图形都叫作什么。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是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进行一轮猜测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给学生提供一些线索,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二轮的猜测。最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通过这种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有效地开拓,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被教育领域广泛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图片和声音三合一的方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以往平面化的枯燥课堂转变为生动立体的动态课堂,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中的“图形的运动”知识时,就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将不同图形的运动方式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空间现象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动态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将这部分内容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由教师实施的教学手段决定的,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创新,因为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着好动且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可让教学手段的新鲜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教师有效引导的过程促进学生快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1] 王金玲.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2(005):58-58.
[2] 陈丽霞.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5(15):166-167.
[3] 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022):52-53.
G623.5
A
1002-7661(2022)16-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