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融合“五联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3-16 11:15:05乐哲君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师

乐哲君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一、 智慧课堂助推教学改革

(一) 智慧课堂

本文的“智慧课堂”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智慧教学等理念开发的一款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软件。这一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由网络状态下的微云服务器、教师教学端和学生学习端等组成,是一种交互式教学系统。它借助“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融“云+网+端”为一体,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便捷传送和学习内容的多形态呈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并进行动态分析,帮助教师实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构建起师生、生生间立体化沟通交流渠道,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教与学的教学系统,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五联动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大三附中”)基于智慧课堂的“五联动教学”实践,是指使用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促进知识教学、例题讲解、问题解决、个性辅导、检测作业等五个环节更快、更高效地产生联动,实现“教、学、测、评、辅”的一致性。它秉承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智慧课堂系统深度的课堂交互、精准的数据分析、及时的教学反馈等功能,丰富课堂形式,加快教学节奏,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拓展课堂时空,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智慧课堂助推教学改革

在高中阶段,智慧课堂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是一个现实难题。以高中数学为例,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高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基础学科,教师容易以自己的主观思维为主导,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双新”课改的实施要求重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科育人,说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的教学要求,亟待调整。另外,《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2.0”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智能化将与数字化、网络化、泛在化同行,这也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师大三附中正在使用的智慧课堂就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实践案例。在使用中探究如何推进教学五环节的联动,提升学生思维参与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模式,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二、 智慧课堂融合“五联动教学”

(一) 微课预习辅助知识教学

课前导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传统预习模式主要依靠学生阅读教材,但高中数学教材难度较大,学生难抓重点,往往预习效果不佳。借助智慧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推送微课资源,高效地布置预习任务,明确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学生课前练习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学定教,精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比如,在“三视图”课程教学前,笔者将空中课堂的教学片段制成8 分钟的微视频发送给学生,并设计导学单。从批改和课堂提问的情况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微课,能够基本掌握投影线的结构、方向特征和空间图形的位置特征。教师在课上无需重复,可以直接进入三视图的构建,加快了学生进入新知识点学习的速度。基础知识用微课提前推送,既能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提高预习效率,又能使课堂上的知识教学更加突出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 一键同屏推动例题讲解

这里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加快教学节奏。智慧课堂的同屏功能使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能被随时调用,教师不用在抄写题目或绘制图像上再花大量时间。以“指数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的同时,播放描点形成指数函数的图像,利用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绘制其他函数图像时,教师在白板中手写函数解析式,即可自动生成单个或多个函数的图像,为后续的函数性质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二是实现直观教学。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困难。利用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借助图形的直观呈现对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处理,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同时创建趣味性的课堂。比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笔者课前用GeoGebra 软件制作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学生回答时同步演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这些几何体的空间结构,为学生的空间想象提供支持。再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为例,笔者用GeoGebra 软件设计当三个参数改变时正弦型函数图像的变化动画,在课上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参数数值,观察动画中三个不同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在课中播放了一段正弦型函数特效的音乐视频,意在让学生体会蕴含在数学中的艺术美。从课堂氛围来看,这一技术的使用让学生感到新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 师生互动促进问题解决

传统的数学教学多为教师只讲不倾听,学生只听不交流。高中生不愿意主动举手回答或提问,这样教师就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智慧课堂多样的互动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课堂答题、拍照讲解、抢答、学生讲等,有利于教师精准定位问题,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草稿箱发布设置好的题目和答案的互动内容,学生在学习机上完成作答提交后,系统会自动批改,并以柱状图的形式反馈到教师端,直观地呈现正确率、错误的选项和学生姓名,帮助教师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需要让选择错误选项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从而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三视图时,笔者使用拍照讲解功能,拍下多名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讲评,每次最多可以同时展示四张图片,点对点指出问题所在。这种即时作答、提交,实时统计、分析能让问题解决这一环节的精准教学“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构建了以学生为本的智慧课堂。

(四) 云端平台保障个性辅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时空的限制,唯有线下面对面,教师才有机会对学生进行辅导。而在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今天,智慧课堂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时空上分散的师生联系在一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例如,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在作业的批改界面选择添加文字点评或语音点评等功能,既不用占用课堂时间,还使得讲解更具针对性。教师还可将课堂上来不及讲或者难度过大的题目录制成微课,分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或者发送给全班学生,供学生根据需求选择观看,解决不同学生“吃不好”“吃不饱”的问题,实现分层教学。如果学生看完微课后还存在疑虑,就可以使用师生交流功能,找到对应学科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提问、点对点的讲解,从而实现个性化辅导。

(五) 作业系统实现精确检测

高中数学的学习不只是新知识的讲授,还依赖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下习题讲评内容的确定大多基于教师的批改印象,大致确定错误率高的题目,缺乏精准性。而智慧课堂的作业系统帮助教师实现习题讲评课的精准教学,使得讲评效益最大化。教师在教师端设置作业,其中的选择题可以提前设置答案,学生提交后系统会自动批阅并反馈错题的统计数据;其他题目以简答题的形式布置,学生拍照上传后,教师在教师端批改打分,并在图片上进行批注,标记正确和错误的步骤。结束批改后,教师会在移动终端收到系统给出的分析报告,包含每个人的得分情况、每道题的得分率以及学生的答题分布等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教师精准定位学生在哪些题目上存在普遍问题,需要统一讲解,从而确定习题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助于将上课时间充分利用,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学生也能在教师设定公布答案的第一时间查看,对比自己的错误情况,有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也实现了作业订正的及时性。

三、 智慧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一)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顺应了“双新”改革要求

借助智慧课堂实现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广泛推送,尤其是教师精心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能有效避免盲目性预习问题的发生,辅助解决作业疑点,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外的知识学习与探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多种互动功能有效提高了师生交流的即时性和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对数学知识的接受保持良好的状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顺应了“双新”改革的要求。

(二) 发挥了信息技术优势,充分体现出学科特色

PPT 动画、GeoGebra 软件、影像同屏等技术的使用,既能提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达到化抽象为具象的效果,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提供支持,从而大大降低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能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培养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更好地帮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出学科特色。

(三) 助推了“五联动教学”改革,构建起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智慧课堂是推动教学五环节更快、更高效联动起来的智能工具。多种资源的随时调用使得教学节奏明显加快,课堂容量也随之增大;作业信息的及时反馈、数据的分析统计功能更有效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确定位,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透明化、可视化,为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智慧课堂提供技术支持。作业系统帮助教师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精准讲解,提高讲评效率,而微课的使用可实现个性化辅导,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课堂与课后也能联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总结与反思

智慧课堂的确能有效拓展课堂时空,切实增大课堂容量,但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需要逐步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一味追求快节奏和大容量往往会导致学生缺少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反而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使用智慧课堂,发挥它高效快捷的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调动思维,跟上教学节奏。智慧课堂本质上是一个现代化教学的工具,课堂的真正精髓还是在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导学单的设计、例题的选择、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前后联系、检测作业的安排等。教师应积极而合理地使用这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动态分析学习数据,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实效,融合学科特色,实现与“五联动教学”的有机结合,切实提升智慧课堂对教学效益的贡献率。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有智慧的羊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