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瑄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江苏 泗阳 223700)
自然界、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都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现象,用物理知识对各种物理现象加以解释,可不断刺激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激发学科学习兴趣,而在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物理课堂越来越注重生活化元素的应用,以通过生活与物理知识的关联关系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中诸多知识都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物理教学中的诸多元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知识的原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元素在物理教学中加以应用,让学生加强物理知识解读的同时可以了解生活,亲近生活。与之同时,生活元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将过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现象加以解释,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现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且物理生活化教学也并不只是单纯地多列举生活化知识,而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指导多层次进行生活化改革,让学生可以脱离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结合个人日常生活经验解读物理知识,主动发现物理知识中包含的独特趣味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自主探究、深入研究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将会更加高涨,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生活元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顺应了教学改革趋势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为了让生活化元素在教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得到利用,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完善。首先物理知识本身来自实际生活,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学习趣味性,因此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教学特征,将课本中所需要讲解的知识点生活化,利用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记忆和解读。其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除了要使教材生活元素以外,还必须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学习素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内容,促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出生活的独特魅力从而逐渐亲近物理知识,在学习活动中逐渐能够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进行生活化设计,将会影响到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新教学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从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拥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可以通过全新的角度解读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设计生活化实验,让学生在课后或者日常观察中仔细发现物理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可以同其他同学与教师共同通力合作,完成知识的学习与认知。如在与静电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冬天在脱毛衣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在脱毛衣时出现的电火花来自毛衣的什么特征和特性。学生很快将会把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学习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物理活动。为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千斤顶,顶起一辆汽车;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使用起子起瓶盖会更加省力?”学生通过不断地讨论与自主实验,将会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就能够帮助学生建设生活化学习思维,逐渐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也是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探究的重要教学过程。而任何实验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部分实验就取自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教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生活化改革,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按照课本要求为学生进行实验的基本展示,由于学生通过课本已经了解到了实验的结果,所以教师的实验过程学生并不在意。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质量大大下降。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无论是对实验内容安排,还是对实验教学的策略确定都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或是大自然中的真实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探索,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更加熟悉生活,促使生活可以利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周围事物加以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有关于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家利用家中的大米、黄豆、小米、绿豆等谷物来自主完成一次摩擦力的实验,将不同的谷物铺在桌子上,随后将一块重物放在桌子上以及谷物上进行分开实验,学生拖动谷物感受受力大小的变化。随后让学生自主总结摩擦力的影响元素,以及不同谷物形状对重物拉动力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对摩擦力和受力拥有初步的了解,随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登上讲台,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学习成果,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分享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具有内涵。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包含大量知识点需要学生加以记忆,所以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课后作业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做好课后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书面作业,这些书面作业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师的课后作业布置不能够只是简单地从课后习题中进行抽取,而是应当附有生活化气息的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以活动或者自主体验的方式加强物理知识的生活化认识,这样才不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又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加强生活体验。例如在学习有关于物质密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必要为学生布置多少有关于密度计算的练习,而是让学生利用统一的杯子装家中的牛奶、酱油和醋等常见的日常生活液体。随后让学生测量一下相同大小的杯子所装的液体重量,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意识到不同的液体,即便体积相同也会有不同的质量,这就说明液体的密度有一定的差异。随后再让学生按照密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液体密度,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对于任何的学科学习而言,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学习兴趣,才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要求进行相应的知识探索。对于初中物理而言,其中的知识体系复杂,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教师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也难以保障教学成效。因为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使得在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通过生活现象和元素在课堂中的引入刺激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当生活现象被导入课堂以后,再辅之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就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保持足够的专注力进行相应的思考。
比如,针对初中物理中的“压强”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杂技中的气功表演,表演者躺在地上,在其腹部上放置一块大石块,而旁边的另一个表演者则挥动大锤砸向石块,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石块被砸成了若干个小石块,而在地面上躺着且处于石块下方的表演者却没有任何问题。通过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一生活化现象,也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也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压强的概念。
例如,在与声音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日常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引发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回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银行收银员利用弹钞票的方式发出声音,以此判断钞票的真假,顾客在挑选西瓜时也可以利用拍打的方式听西瓜的升调,从而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这些生活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利用这些画面引入课堂,不仅能够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还能够让学生展开自主联想声音与哪些外在环境会产生反应与变化,改善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枯燥乏味的学习看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很多的物理知识学习时往往需通过物理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为达到用“生活”点亮初中物理课堂的目的,教师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也学生以手动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大量的物理实验中有极高的实践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物理实验的参与时,要注重生活化材料和器具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和现实需求,通过生活素材的使用完成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经由物理实验的开展使得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密切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进而从更深的层次理解物理知识、物理变化规律。生活小实验的实验素材和流程都相对简单,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这些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参与这些生活小实验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初中物理的《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可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素材,如利用小试管、大试管和水,在大试管内注入水,将水注满,随后将小试管压在大试管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这一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观察分析后,发现小试管不会出现掉落现象,反而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情况。当学生在实验开展中得出了相对一致的结论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实验现象和原因展开分析,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学习。
因为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紧密关联性,为提升整体的教学成果,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充分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生活化作业的布置和完成使得初中学生可更精准地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完成对应作业的同时,逐步具备更高的物理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但生活化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严格结合物理知识的学习内容,并根据初中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动手能力开展,确保初中学生有能力完成这些生活化作业,可以在生活化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动手能力。
比如,教师可安排学生回家观察自家电器上的铭牌,记录不同电器的功率大小,计算电器运行一天的电能电量消耗。虽然这一生活化作业的完成相对简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进行电器基本功率消耗等的掌握,但部分学生在观察时没有注意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比如,某一型号的电冰箱耗电量为0.6kW·h/d,利用该数值就可进行电冰箱运行一天时的耗电量计算,但因为一些冰箱并非连续性的工作状态,往往处于间歇性运行条件下,要求学生在这一生活化作业下进行电冰箱间歇性工作频率的记录,进而开展对应的计算,这种探索、计算下,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当结合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理解能力,让物理从生活中并且运用于生活。并且结合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案例辅助记忆物理知识,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如若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对其进行自主研究。
以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的教学为例,为了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用社会热点话题和社会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加以解读。例如在韩国一档综艺节目上,有一条奇特的新闻——“会按摩的溪流”。该新闻是说,有一条小溪在人接触的时候会给人一种酥麻的感受,大家都认为这条小溪有着神奇的功能,成为地方独特的景色,大量人群将这一条溪流作为景点,想要感受一下溪流的按摩。这档综艺节目的新闻十分新颖,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测溪流会按摩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随着节目的播放,大家看到溪流上游有一处废弃的房屋,房屋外围与溪流有所接触,而在房屋外侧发现有漏电,所以很快就推测溪流会按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屋漏电,将电带入至了溪流中。随后专家将房屋电源断开,溪流也就不再拥有按摩功能了。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如果房屋电流进入到溪水中,小溪会产生多大的电压,为什么人在接触时并没有不适的情况发生。如果电压过高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将会从生活出发对电力的安全应用产生属于自身的独特理解,认识到不安全使用电力对于使用者人身安全的负面影响。
初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为提升总体的学科教学水平,教师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要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束缚,积极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经由生活元素和生活现象的引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