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润园幼儿园,江苏 宿迁 223800)
幼儿时期是幼儿接触知识、积累经验、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合理地将区域活动与课程游戏化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另外也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主题通常都是十分积极向上、健康的,而且有着合理的运动强度,可以更好地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快乐成长,使得幼儿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发展。而且,该阶段的游戏活动更多的是以趣味体育游戏为主,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发育水平是十分相符的,另外也会有着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以外,幼儿的身体发育不成熟,因此不能够开展运动技能训练。通过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可以在幼儿身体条件接受的前提下,组织幼儿开展低强度的运动,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锻炼其意志品质,推动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阶段,幼儿对事物的了解与掌握仍旧处于懵懂的阶段,其对个人的意义与价值,甚至是存在感并无明确的概念。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缺乏刻意引导与教学的前提下,很多幼儿在三岁前缺乏对个人的认知能力、缺乏对个人和周边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通过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对个人能力建立清晰的认知,增强其自我意识,使得幼儿能够更加重视个人的社会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地调节个人的情绪,能够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和平共处等。不仅如此,通过对游戏课程和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对自我价值的了解。尽管无法使其建立相对较完整的认知体系,但是可以初步地唤醒其自我意识,了解个人和他人之间的不同,提升其道德品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在幼儿阶段,通过课程游戏和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能够锻炼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提高幼儿的美学认知,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基于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其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不强。因此,在该阶段,教师要利用游戏活动等增加幼儿的艺术感知,使其可以对艺术建立好感,增强其对艺术进行鉴赏与亲近的意识。另外,基于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对艺术美进行鉴赏的能力。画画是游戏活动中的常见活动,基于此,可以帮助幼儿表达自我意识,而且可以锻炼幼儿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促使其对生命艺术进行思考。此外,游戏课程中还会涉及跳舞、唱歌等活动,这都能够锻炼幼儿对人文科学的初步认知,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锻炼幼儿的审美辨别能力,推动幼儿的良好发展。
幼儿的年龄较小,其好奇心很强,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可以有效地推动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也会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长时间以后会削弱其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对幼儿游戏活动而言,重点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游戏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基于此,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例如,女幼儿比较喜欢洋娃娃、男幼儿比较喜欢小汽车等,所以,每位教师都与对幼儿的兴趣点进行认真观察,增强其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因为大多数的女幼儿喜欢玩“过家家”等扮演类游戏,由于不同幼儿的不同的性格特点,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超市购物”的游戏主题,由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服务员、收银员与顾客等角色,增强其游戏兴趣。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对个人喜欢的商品进行自由挑选。在游戏中,教师要进行科学提问:“假如为你们提供一些钱,你们要买什么商品呢?”“小朋友们,现在存在哪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呢?”教师要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有效地发挥游戏的应用价值,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进而为今后游戏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开展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区域活动需要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出发,运用集体、分组或者是个人的活动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活动。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选择游戏的方式为幼儿创新活动形式,使课程效果最大化,进一步促进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人民币”时,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谈话内容进行导入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组织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实施课程游戏化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以将区域角设置成为小超市的情境,里面摆放一些幼儿喜欢的零食、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让幼儿运用合适的人民币进行购买,让幼儿扮演“收银员”“顾客”“导购”等角色,让幼儿通过购买、售出、收银等活动了解到人民币的用途及使用的方式。在这样游戏化的教学背景下,不仅让幼儿的知识水平得到了丰富,还增强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及动脑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锻炼。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中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幼儿实际需求为幼儿提供可发展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营造游戏化活动环境时要注意环境的构建,引导幼儿快速融入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深入了解并分析每位幼儿的需求,在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环境,使幼儿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要结合本年龄段幼儿拥有的年龄水平,如果游戏内容难度过高会使幼儿难以操作,而难度过低会导致幼儿丧失操作兴趣,因此环境的创设要确保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思考。
以探索区域的环境创设为例,探索区域是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世界与自然界的场所,教师则可以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水平投放多种类的材料。例如,教师可投放放大镜、天平、地球仪、世界地图等物品。幼儿对这些从未见过的物品会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会积极动手主动开展探索活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比较物体重量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上的国家与地平线;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操作区域准备一些空的塑料瓶、卡纸、油画棒、奶粉罐等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汽车等手工作品,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使幼儿多方面能力共同发展。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时,要根据区域课程内容确定游戏化活动的主题,确保主题的确定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主题的确定有助于活动目标的设计与幼儿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时一定要时刻将主题贯穿至整个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的思路与注意力时刻在主题游戏中。
例如,在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时,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要紧跟“大自然”和“环保”这两个关键词,区域活动场景的设计可以以大自然的场景为主,让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能够不自觉地进入到区域活动中。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幼儿展示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新的画面,如运用报纸做衣服、运用废旧的盒子做收纳筐等。鼓励幼儿收集废品进行二次创作,开展一次“环保时装秀”的活动,引导幼儿自由设计服装的样式,再将自己设计的服装运用废旧物品做出来。在幼儿设计完成后,教师再让幼儿将自己设计的衣服穿出来进行模特表演。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开动大脑进行创新。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地向幼儿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幼儿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提升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并在评价过程中再次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与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相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地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时为了真正地体现区域活动的作用,教师应当丰富课程游戏化活动内容,设计生活化的课程,将生活实际与课程相融合,加强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以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为例,由于其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有些小朋友并没有掌握正确洗手、正确进餐、正确如厕的方式,如果教师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讲解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效率。针对此情形,教师就可以开展“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娃娃家的环境,结合娃娃洗手的情境演示,让幼儿跟着娃娃一起边朗诵儿歌边学习正确洗手的方式,从而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洗手的方式。
还例如,根据美术课程“好玩的泡泡”为主题设计相关的区域活动。美术课程“好玩的泡泡”主要是以绘画为主,让幼儿初步掌握涂色的技巧,教师则可以根据此次的课程内容进行延伸,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了解到幼儿已有玩过泡泡水的前经验,然后引导幼儿思考泡泡水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自己运用实验材料进行尝试。教师再在幼儿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最终让幼儿掌握自己制作泡泡水的方式。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不仅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同时还增加了幼儿对于物品的认知程度,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年龄较小,十分单纯,其阅历很少,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指引性教学互动游戏,要实现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挖掘幼儿的潜能。因为幼儿的学识与年龄有限,所以其更加喜欢自由自在的想象内容,所以,教师要对幼儿想象的方向进行准确发现与科学指导,对其发散性思维进行及时的肯定以及表扬,引导幼儿进行持续、大胆的想象,进而增强其思维的活跃程度,而且可以更好地满足其想象心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十分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力,如“水的浮力”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积木与果蔬等物品,引导幼儿依次地把物品放进水中,对物品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进行认真的观察,接下来进行提问:“小朋友们,为何有的物品在水中会漂浮,有的却会下沉呢?”因为幼儿尚未学过有关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引导其发散思维,进行大胆的想象,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最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的年龄很小,其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其会用个人的感受与体会看待学习活动。许多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接触幼儿园与家庭,接触的环境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结合幼儿园的现状,为幼儿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游戏化教学和区域活动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推动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针对刚入园的幼儿而言,其年龄较小,另外其首次离开父母,所以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与生活以后会存在很强的不适应性,在此情况下,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使其充分体会到幼儿园的乐趣,寓教于乐,使得幼儿可以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相关纪律以及规则。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其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主人翁,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其中选择一个角色。接下来,再跟随教师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对话等。教师要对幼儿提供大力的配合与支持,为其提供合适的场地与材料,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帮助幼儿认真地遵守纪律,使幼儿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的游戏模式过于单一,长时间以后,幼儿就会慢慢地对游戏丧失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对游戏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增强幼儿的参与热情内容。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并且引导全部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个数字不能说”的游戏活动中。以数字3 为例,3 是不能说的数字,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数字接龙游戏,在数到有3 的数字时不能够说出来,用拍手的方式进行替代。基于该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幼儿对数数的兴趣。在数到3、13、23 与33 等数字时,幼儿记住不能说数字,而是要拍手。伴随数的数字越多、越大,很多幼儿很难跟上数数的速度,所以,很多幼儿会被淘汰。接下来,教师要科学地增大游戏难度,比如,在说到带有3 与7 的数字时用拍手的方式进行替代。在此基础上不能说的数字更多,所以就会增大难度。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鼓励与引导,逐渐加快游戏的节奏,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又如,教师要组织幼儿在园内开展“数字跨步”游戏,在操场上与幼儿相距20 m 左右的位置画出一条线,在每一轮游戏中,要求两位幼儿参与其中。在幼儿共同说出一个十以内的数字时,数字相对更大的幼儿就可以向前走一步。如果两个人说出的数字相同,就需要共同后退一步。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场外的幼儿也会争相出谋划策,从而帮助幼儿了解数字的大小,使其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设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促进幼儿健康成长。